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抽象性形态是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它具体可概括为"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2个方面。笔墨情趣即借助线、墨、色等手段,表现出画面内蕴中的"气"与"韵",造成奇异的艺术效果;离形得似指画面与神似的关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并突破时空界限,巧妙利用虚实相生的关系,领略出画面之外的"神"与"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周唯 《科技咨询导报》2009,(31):181-181
数形结合方法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用数形结合方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的图形、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本文拟从“以形助教”和“以数辅形”这两方面,揭示出“数”与“形”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把问题优化,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3.
“表意性”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从笔墨、线条、意、趣、神与形等多角度观察,能够验证“表意性”在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武术实践还是从武术理论的角度看,“形神”在武术套路中所占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阐述了“以形写神”、“以形写形”、“写意传神”是武术套路“形神论”的三种美学特征和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形"与"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精辟论述数与形的结合"数与形本是倚依,焉能分用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因而,数形结合,相互为用,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以例述之.  相似文献   

7.
“木叶”是文学感性世界里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显例。“木叶”艺术地把诗人的心境色彩外化为外界的自然情致,是最容易唤起共鸣的最敏感的词语、最美的旋律、最美的画面、最动感的镜头,突显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质。教学实施路径为:知人论世:作者是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因而心领神会、体验真切,审美敏锐细腻独特,一语中的、见解犀利;明辨文体:“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相似文献   

8.
造型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形”与“神”是人物画造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形”是人物画的基础;“神”是人物画的灵魂,“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说明造型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各种艺术各有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在探索绘画的过程中,形式语言是我们必然要遇到的主要课题之一。如果借用柏拉图的“绝对形式”来说明它,是指一种抽象理念。那么,具体到一幅绘画中的所谓“形式”是什么呢?可以说它即是用以构成这幅画的各种因素:点、线、面、色、调、体、块之间的构成关系。画面所有构成因素都互相关照、联系,构成具有某种“秩序”的统一性。它与简单的总和有着质的差别,用康定斯基的话说:美是“数”的安排,数给大自然带来和谐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使命是应用视觉造型去显示自然多样…  相似文献   

10.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基本思想,探讨了认识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些观点;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中“以形解数”的几种常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用艺术辩证法系统剖析《红楼梦》是个全新的角度,本是作的艺理论新《红楼辩证析》的“前言”。它从艺与生活、艺创作与优秀思想化传统的关系,概括地论述了《红楼梦》含有艺术辩证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3.
两宋在山水画中北宋主要是层峦叠障,布置茂密的“以大观小”全景式,而南宋是去其繁章,采其大要的“以小显大”截取式,因而北宋山水画显得雄浑、博大、庄重,南宋秀丽、小巧、优雅。北宋山水画地域特点强,状物高于达意。南宋抒情气质强,创意高于状物。这样北宋以形象的深入刻画来丰富画面的构图变化,以景物的渐层、重复的节奏来形成画面的统一,南宋以突出刻画某一主体形象来构成画面视觉中心,以简洁空灵来加强画面的艺术感受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苏秀扬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它概括了教育与美学的关系,说明它是美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6.
对手机短信在意、音、形三方面的情趣进行了分析,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手机短信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7.
陶艺作为艺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它所承载的是某一生活方式的审美思想和情趣,是创作者以“观念”与“情感”表达的一种极有个性的形式,这一“个性形式”使陶艺本身不仅以表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更是以内在的张力作用于人的心灵。“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个性形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柳建平 《科技信息》2008,(20):133-133
本文主要说明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基本问题——用笔、用墨。并通过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的论述,认识到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就外延看,“形”指有形,“象”既可指有形,也包含无形。从实质层面看,形是既成而不能变化者,象是能变化者。形偏于“形状”义而不及内在之生机、生命、精神。或者说,形之内无“对”,形只与形之外的他者相对,形的动因往往被理解为形之“上”者、“前”者。象皆有“对”,即内含相反相成之“对”,故而“象”既指外形,也指内在之质、生机、生命、精神。形与视觉对应,象则是对内外之形的精神(对“感”)呈现。“象外无道”,及“形上”“形下”等观念正基于形与象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浅谈陕西民间剪纸的造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仍为现代人们所喜爱。它在历史的积淀与磨砺中形成了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文章从实例出发.分别从构图、透视、解剖、空间和色彩把陕西民问艺术独特的造型体现出来,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