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交流变得频繁,西方作家笔下出现了不少东方形象。在西方"文明化"的大叙事中,东方形象作为"他者",是"文明化"核心概念"进步"与"自由"的对立面:停滞与专制。杰克.伦敦身处其时,也参与了美国作家关于中国的刻板书写,可贵的是他最终走了出来,早年露骨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思想更多地为理解、宽容、同情与理性思索所替代。在整个西方还在忙于塑造一个被否定的、邪恶的中国形象之时,伦敦已能思考东西方交流可能性之题,他笔下的中国形象故而特别值得中外学者关注。从早先露骨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思想到更为理性的思考与更为客观的描述,再到种族意识的明显弱化,最后达及对东西方沟通的乐观期待,显然杰克.伦敦的中国观体现出了强烈的渐变性。  相似文献   

3.
胡铂  吴芹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3):68-69,63
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当"哲人王"、"中国佬约翰"、"付满楚"等出于西方人自身需要描述中国形象的套话充斥于西方文学当中时,什么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由海外华人、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中国人群体创造出来的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中,"中国形象"又是以何种面目示人?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虽然不像中国文学那样络绎不绝,但也不约而同地出现,这是社会发展历程和男女不平等类似的结果.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与中国文学中的弃妇形象呈截然相异的走向特点:一是不平衡和淡化的趋向,甚或时而出现"缺失"现象;二是弃妇形象从反叛型走向主体型.这种走向特点是由其思想文化的发展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托马斯·柏克素以描写伦敦莱姆豪斯的"中国城"著称.他对中国题材的兴趣来自童年时代与中国人结下的友谊,来自切实的生活经历.既直面生活的阴暗与丑陋,又试图唤起人们的怜悯与同情.本着这种创作意图,他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不出两类模式,即心地善良、淳朴温厚一类;狡狯不端的市井细民一类.因而跳出西方"中国城"小说通常的套路,并未贴上"中国人都是恶棍"的种族歧视的标签.  相似文献   

6.
乔春雷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16-19,30
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的西方形象的文本解读,展示中国女性作家在女性视角的影响下,怎样逐渐摆脱社会集体想象的束缚,摆脱西方与中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制约,描述、想象和重建西方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作家毛姆的中国游记《在中国屏风上》一书当中,叙述者眼前的中国风景与其记忆中的欧洲风景常常虚实交叠,本文拟以文中的风景描写为切入点,分析这一特别的文本现象,从形象学的角度考察作者对中国风物进行的东方主义式的解读。本文从作者在文中征用的西方文学资源与其本人的情感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影响异国形象建构及文本生成的不同因素,并力图揭示《在中国屏风上》的文本如何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弥合作为能指的东方与作为所指的西方之间所存在的巨大裂缝。  相似文献   

8.
从形象描述、词语表达、神话故事,以及观念态度等方面对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主流媒体、卡通人偶、中国年等载体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龙的积极意义,从而提升其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中国的描写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拟通过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分析,指出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一形象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形象学理论来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在具体的思想史和艺术史阐释中所运用的方法具有解释学的理论意义,他的解释学核心是"追体验"."追体验"契合中国思想的"内在性"特征,它强调理解作为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主客观融合的意味生成过程,这与伽达默尔解释学建基于逻各斯中心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的哲学解释学不同.它一方面吸收了中国古典理解观中"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则以"意义"和"意味"的区分避免了此种解释方法的主观化倾向.在"意义"的指引下,"意味"在作者和文本对读者的理解召唤中生成,化解了"解释学冲突",带来对解释学循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宇文所安是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他以一己之力翻译和研究中国文论,为读者建构了一幅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文论图景。《中国文学思想读本》采用"概述+原文+译文+解说+注释"的编写体例,以文本释读为基础,通过语文学和跨文化两种翻译模式来审视和解读中国文论思想,体现了明确的读者意识和历史文本意识。其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和多元综合的研究路径对加强中西文论交流互鉴以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交际行为具有间接性和含义模糊的特点。这种化误读的根源在于西方人用他的眼光看待中国交际化,容易看到其显性化的一部分。阐释这些化现象时,西方人容易用自己交际化的标准对中国交际化进行重构,忽略中国交际化的隐性化,把中国交际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艾仁贵 《世界知识》2012,(20):56-57
公元1605年,在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民族学界的事件——开封犹太人"被发现"了!这其中,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西方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作为中西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不仅开创了中国化的传教方式,而且将大量的西方先进科技引入中国,这些贡献的共同之处都是将西方的事物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利玛窦也将中国的事物介绍至西方,其突出表现即首次"发现"了中国犹太人.在此以前,开封犹太人自称是"一赐乐业"(即以色列的音译)教徒,周围的中国人视他们为蓝帽回回,而利玛窦首次正式将他们确认为犹太人.从这个意义来说,利玛窦是界定中国犹太人身份的第一人.正是他的发现,改变了中国没有犹太人的习惯认识,自此以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参与到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发展之中,见证甚至几乎左右了开封犹太社团走向衰落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方东美的美学方法和他所回答的种种问题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他是从人文途径建构了一个"既超越又内在"形上学方法,并以此反对西方二元对峙的方法.他的美学和哲学是浑为一体的,是步了"天人合一"的理路.他把人、自然、宇宙的统一看作是生命情调以美学化方式的一种渲泄.方东美美学的方法还可以称作是"全体的直透"法.由于把宇宙、人皆看作是有生命的"情理集团",他对美的解释是庄子所谓的"大美",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同时,他主张这个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形于创造.总之,方东美的美学思想既承续了中国传统体用不二的路数,又借鉴了西方柏格森、怀特海许多有益的因子,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美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借用弗朗兹·法依、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通过对赵健秀作品及国内研究论文的分析,揭示了赵健秀在解构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形象时却塑造了新的刻板形象——暴力、野蛮、狭隘的民族主义“英雄”;指出他在文本中所建构的“英雄主义”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芥川龙之介乃日本近代文学"三杰"之一。其在中国的接受已近百年,其人其作是中日文学界研究焦点之一,研究成果丰硕。国内芥川笔下"中国形象"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借助接受美学、东方主义和比较文学形象学等理论得以深化,理论基础呈多元化趋势,各研究方向极具潜能及整合可能性;对芥川中国游前后文本的考察较为深入,展现了其笔下"中国形象"流变的基本脉络,但仍有细化深挖空间。反思现有研究成果,思考补齐短板之策,旨在全面挖掘芥川笔下"中国形象"流变,为描摹中日文学关系发展脉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体西用"思想作为晚清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文学中关于精神病书写的文学文本在美学特征上表现为境界线美学.这一美学特征主要集中在文本中的精神病人形象这一艺术符号上,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言行特征带给文本异样的美学样态,同时带给读者独特而深刻的审美心理体验.因此,精神病人形象是精神病书写文本中重要的美感催生剂和发生器.  相似文献   

19.
在对现代中国的命运及其文化的反省中,唐君毅发展了早期新儒家的理想,将对超越的理想和精神作为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内在生命和源泉.他认为西方的宗教、科学精神和民主得益于那种对外在超越的追求,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对理想的偏执也走向割裂和奴役.中国文化不等同于器物和自然主义等,在宋明儒的心性之学中也有一种内在的超越理想,它们成为中国道德生活和艺术的基础.中国应当学习西方的"方以智"的科学精神,其"圆而神"也可以补充西方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存在的负面刻板印象亟待匡正,科幻题材电影既吻合西方受众对科学精神的推崇,又有通过适度淡化社会背景,表现人类共同命运、共通情感的优势,据此线索对电影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特别是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空间与可能.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了几部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样本,通过绘制格雷马斯方阵,对样本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科幻电影已初步实现了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建构.未来国产科幻电影的创作应继续自觉承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历史使命,积极探求更多与世界对话的渠道,继续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