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阐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创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实现了"政行企校,四轮驱动"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化工生物技术专业(锂电池方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订单模式建立、"厂中校"与"校中厂"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王国华 《科技资讯》2014,12(16):179-179
入世后,日资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校企合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长效校企联动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参与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至今未形成健全有效的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化工企业对接程度不深刻等问题都制约和影响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必须提高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建立"四位一体"化工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4.
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日本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外国文化的学习"、"本国文化的理解"这三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诸多研究结果以及教学现场情况来看,日语专业教育往往只重视外国文化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却明显不足。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改革,来加强中国文化在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工作要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烘焙方向)探索了"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从机制建立、育人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及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并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校企协同合作平台,以江苏苏州地区三坐标测量"紧缺"人才培养为载体,开展紧贴地方经济需要,职业岗位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具体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四方面问题,重点在三坐标测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师资培养、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合作社会培训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取得经验和成果,指出人才培养要有的放矢,要内涵提升,要职业岗位导向、校企协同,要彰显辐射和服务,要积极灵活拓展专业方向并为专业建设提供思路。研究和实践可为该地区同类高职院校开展类似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发展越来越快,商务日语人才也受到社会青睐,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至关重要。提高商务日语实践课时的比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商务操作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优秀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曹长春 《科技信息》2013,(24):165-165
《日语泛读》作为一门日语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教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泛读课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很容易把泛读内容讲得"过精"或"过泛"。这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了提高泛读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模式、阅读技巧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要培养既能熟练运用日语又懂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必须通过提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率,加强商务类、日语类课程的融合,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加快商务实训场室的建设等途径,改变课程设置上商务类课程偏少的局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最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日资企业就业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方向是日企,但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而在华日企受世界经济变化,以及国内经济调控、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其规模出现缩小趋势。同时,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有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有其他方面的技能。针对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有必要对高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式、教育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爱英 《创新科技》2015,(10):55-59
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由之路,这已经是高职教育界的共识。本文拟就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结论,以期推广到其他专业或兄弟高职院校,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无疑对高职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李新德 《科技资讯》2010,(33):229-230
校企合作是高职校与市场对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这种"一头热"的现象,基本上都是高职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而企业方面往往缺乏进行合作的内在动力。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当下几乎所有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都来自于长期从事教学的老师,他们都从自身的角度在看待问题,一些言论看起来证据确凿,但因不了解企业的本质,抓不住问题的核心,以至于有隔靴搔痒之嫌,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将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校企合作问题,尝试揭示校企合作"一头热"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出了看待校企合作问题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最终提出了高职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小伟 《科技信息》2013,(26):188-188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要培养既能熟练运用日语又懂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必须通过提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率,加强商务类、日语类课程的融合,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加快商务实训场室的建设等途径,改变课程设置上商务类课程偏少的局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最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依托校企合作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提出校企合作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更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理顺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将日常教学、课程建设等与校企合作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中国首家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三年促交易额近5亿元10月23日,2014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果发布暨创新论坛"在长沙召开。14家高校与长沙企业签约合作项目,金额近3000万元。如何发挥联盟整体优势、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加快地区创新创业发展、实现技术快速转移转化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立于2011年,是全国首家跨地域性的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立以来,其成员单位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17.
郭力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5):117-118
随着中日关系的友好化发展,双边贸易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对日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语专业要以培养既精通日语又懂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为目标。校企合作教育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对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福清市与日本交流的增加,日语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福清市中职学校普遍开设了日语专业。目前,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自身素质、教与学方法欠缺,以及学校日语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没有学习兴趣,更享受不到学习日语的乐趣。笔者通过分析福清地区中职学生特点,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经历,从中职学校的日语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就教师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挖掘日本文学所蕴涵的魅力,让日语课堂气氛愉悦、氛围轻松,从而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口语能力,增强日语课堂的趣味性,达到书面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乃至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资企业对华投资力度的加大,人才市场对经贸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对日语人才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给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日语教学往往是较单一的语言文学教学.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日语专业经贸方向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笔者所在大学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对日语专业经贸方向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伟元  吴尘 《科技信息》2009,(31):351-351,36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分析集成电路产业状况,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培养方向,并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