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概览     
美“勇气”号登陆火星经历近7个月约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穿越火星大气层后,于北京时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这是在日本“希望”号探测器登陆失败、欧洲“猎兔犬2”号登陆器登上火星至今下落不明的背景下完成的,因而意义尤为重大,也再次点燃起人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激情。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或许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探索火星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长远看,对寻找地球之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也不无裨益。但火星探测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科普     
美国宇航局的两辆“双胞胎”火星车已被分别命名为“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名字都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9岁女孩索菲·科利斯提出的。美国宇航局于去年年底发起了为两辆火星车取名的活动,邀请全美中小学生提供有创意的点子。参赛者按要求必须交一篇50至500字的文章,讲述准备为火星车取什么名字以及取名的理由。共有近万名青少年参加了这项活动。目前正上小学三年级的索菲·科利斯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索菲·科利斯在她的文章中表示,自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飞上闪光的夜空。索菲·科利斯8日与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一起,出席了在美国宇…  相似文献   

3.
艾华 《科技潮》2003,(12):14-18
40年前,美国有一本著名的科幻畅销小说——《终极人类》。书中讲述了一个8岁英国小男孩久久沉浸在半人半机器的“芯片人”世界中,幻想在自己体内也植入一颗强大的“芯”。4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还在为《黑客帝国》感到匪夷所思时,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凯文·沃维克教授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两次在自己体内植入“人体芯片”,并成功与电脑“嫁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芯片人”。沃维克教授说,我已经两次实现了小说中想象的人体芯片植入手术。谁能说50年后,地球不会是“芯片人”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4.
“猎兔犬2”号、“勇气”号、“机遇”号,在全世界掀起了空前的“火星热”。很早以来,火星就在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幅1939年的漫画:火星上的两个小精灵,正在用一架望远镜观察地球。他们看见了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法西斯分子,正在地球上共同挥舞着屠刀!这正是当时“地球人”处境的写照。也许在火星小精灵看来,人类的所作所为挺可笑的———他们自诩为万物之灵,却总有人在屠戮同类。一次世界大战不够,还要再来第二次。不知这幅漫画出自中国或外国哪位艺术家之手。它登在《世界知识》第十卷第一期,即1…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03,(7):12-12
2003年6月2日.欧洲宇航局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陕车”空间探测器由俄罗斯“联盟-FG”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价值3.5亿美元的“火星陕车”无  相似文献   

6.
火星探路     
有过几番成败1962年,苏联人首次向火星发射空间飞行探测器“火星1号”,尽管发射失败,却引发了六七十年代苏美两国进军火星的竞赛。1964年~1965年,美国发射两枚飞近探测型火星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后者首次成功地在距火星9920公里的宇宙空间拍摄并发回22张显示火星地貌的珍贵照片。画面显示,火星表面有众多环形山,恰似月球,也是一片死寂。1969年,美国连续向火星发射飞近探测器“水手6号”和“水手7号”,在距火星表面仅3000多公里的宇  相似文献   

7.
《广西科学》2006,13(1):11-11
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科学家安德烈·德比研究指出,地球细菌会附着在火星探测器上与其一起踏上火星土地。有不少细菌能抵御极端恶劣的环境而生存下来。他认为,火星表面看上去不适合生命存在,但实际可能并非如此。目前地球上已发现许多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加上在火星南北两极发现冰冻水,人们有理由推测,某些微生物也能在火星上生存。这样看来,过去许多针对登陆火星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显然已经过时。人类需要研究新的保护措施,避免地球生物过多“感染”火星。按照国际航天研究委员会规定的标准,火星登陆器必须经过消毒灭菌,它所携带的细…  相似文献   

8.
追赶太阳     
“火星叔叔”要请中国青少年为即将登陆的火星机器人起名十几年前, 中国电视屏幕上曾经放映过“马丁叔叔”的科幻电视片,马丁叔叔头上伸出两根天线,他的故事很受青少年的喜爱。现在有一位真实的“火星叔叔”,要和中国青少年们交朋友,他就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科幻作家杰弗里·兰蒂斯。  相似文献   

9.
阿瑟·克拉克是英国著名的科幻作家,科幻小说界对他推崇备至,他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探险》。他曾在1971年预测人类会在1994年登上火星,而现在还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他也曾在1951年预言在1978年有个登月行动,结果阿姆斯特朗他们把这一时间几乎提前了10年。他对21世纪做出了如下预言:  相似文献   

10.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6月8日报道 :自2002年3月以来 ,有大量消息报道 ,说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几乎已肯定探测出火星上存在水冰 ,并指出水冰处于距火星表面仅几厘米的地下 ;有人问 ,NASA在1976年曾发射“海盗2号”在火星着陆 ,那时并没有听说探测到火星上有水 ,现在却这么肯定火星上有水冰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究竟 ,于是有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日以继夜地设计新的火星着陆器 ,都想成为第一个钻穿火星地表并挖出地下水冰的探测器的设计者。其实 ,尽管火星上有水的消息令人振奋 ,但并没有任何证实火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太空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拓展到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进入21世纪之后,更多而又更为艰巨的太空任务将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得以完成和实现,比如太空旅游便可把全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美国富翁的太空旅游已为人类的这一梦想拉开序幕。据美国航天局2000年10月26日宣布,美国将在今后10年内陆续进行6项火星探测任务,为在2011年取回火星岩石样本奠定基础。这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之目的是寻找火星上有无生命存在的证据,其中包括将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探测器计划、两项机器人探测火星表面的计划和2005年进行的火星探测器计划,以及2007年进行的移动科学实验室计划与“侦察”计划。如果这6项探测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岩石取样的任务可望在2011年完成。另据目前的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局长戈尔在乔冶·华盛顿大学举行的纪念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12.
排在物理学热点论文第3位的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献,它报道了火星探测器太空行动的首批结果。当我撰写此文时,“勇气号”探测器的太空活动已历时780天(火星的昼夜),而“机遇号”探测器,即论文3的主角,已运行759天。这两个探测器的寿命都几乎比它们的保用期多出700天。2005年12月12日“机遇号”在火星上迎来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10月 7日 ,瑞典卡曼林斯卡医学院决定 ,把 2 0 0 2年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悉尼·布雷内获奖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领域 ,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 ,他就正确地选择线虫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 ,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罗伯特·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 ,并阐明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 ,同时也证实了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  相似文献   

14.
火星变地球?自从“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以来,科学家们就在讨论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一部分科学家说,只要火星上有了稠密、温暧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那么人类就可以  相似文献   

15.
据俄通社—塔斯社2004年9月10日报道,火星曾经拥有300000km^2巨大面积的海洋,这一结论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在比较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以及火星全球探测器获得的数据之后作出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并于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2年的火星探测之旅.2012年9月27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日前发回的图像显示,一些火星岩石中含有火星古老河床碎石,表明火星表面确曾有水流淌过,这表明火星也曾有过生命存在的某些条件.这一发现对科学与宗教这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引言30年来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第一。例如: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首次驾“东方号”飞船上天,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1962年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火星探测器;1963年捷列什科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空间的妇女;1965年利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间行走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发射升空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这条消息引发外界对俄罗斯火星探测前景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与美国已经开始对火星新一轮的探索,他们将在年底聚会火星。届时,探测器或许会对“火星上有水吗”这一重要问题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科学研究中的失误与科学本身一样,是一种“文化错位”现象。(当然,此处所指的是由于科学家能力所造成的“诚实的失误”,并不涉及欺骗行为)。任何地方的科学家都可能有这种失误。 1903年,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兰诺·布朗德尔斯宣称发现了N射线就是一个例子。较近的例子还有1967年,俄国物理学家鲍里斯·特尔亚金曾报道发现了“合成水”,说这种水具有比普通水更高的沸点(500℃),更大的密度(1.4倍)。但随后的实验证实:这种“合成水”只是一般的硅酸盐溶剂而已。美国天文学家波西费尔·罗威尔宣布他看到了火星上的运河,还绘制了令人眼花缭乱,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