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活动是人的活动,建立合理动态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有效的用人机制,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强于其竞争者的特定的优势,是其具有的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展开竞争的法宝和杀手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源泉,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对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进行识别确定、维持提高,同时研究开发新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的主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但从概念上来说并没有对其系统化,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意识。笔者现就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的各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A企业核心能力的特点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持久性…  相似文献   

3.
工业设计的创新理念、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可以全面提升企业活力。企业活力是由企业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企业组织和机制的创新力、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管理的推动力、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集聚而成的企业内驱力量。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活力的根本体现。围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展企业工业设计,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可以提升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战 《科技资讯》2006,(8):189-189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企业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究竟会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大力加强企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活力、凝聚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领导的良好形象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施工企业统计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甘肃科技》2004,20(8):181-182
企业统计不仅是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础,而且是企业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既反映企业发展壮大的成就,又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同时还能鼓舞士气。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心,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国家强直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经营管理,而经营管理在于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表现。企业文化建设既涉及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又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既涉及管理思想,又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既要解决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问题,又需合理的组织制度保证。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实施,按照一定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企业精神文明和科学规范化建设潘建戎企业是国家的命脉。企业精神文明和科学规范化建设,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端正企业经营方向,促进经济效益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是维持企业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别是在现实情况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丹 《科技信息》2012,(29):442-442,493
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是密切企业与社会、员工之间关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加快,在当前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能使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形成基本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通过软科学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从而实现企业所肩负的使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是不是配置计算机和注册了企业网站就等于信息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改造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包括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改善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信息化以及决策信息化等。  相似文献   

12.
李保中 《广东科技》2014,(16):178-17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应当建立企业特有的文化,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念的力量,道德的规范,对企业员工具有十分强大的引导、感染以及熏陶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中铁的企业精神发扬光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中铁企业要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先导,全力实施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可操作层面的缺失,本文从强化的概念出发,对企业文化的强化管理进行了界说;同时,还给出了企业文化强化的方式、程序和原则。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或变革实质上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惟有对企业员工符合企业价值标准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企业文化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本文强调,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强化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大型企业ERP的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林 《应用科技》2002,29(7):61-63
企业ERP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标志,是企业先进管理技术应用的一个典范。在分析国内企业ERP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企业模型的管理思想,并对大型企业检修标准化平台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看,民办新技术企业模式尚不成熟。从企业形式和深层矛盾看它不可能提供企业健康发展所需的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内在能力。目前普遍存在共同问题是: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购并的动因与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购并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其意义在于它能使存量资产得以合理流动,从而带动增量资产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的实现。从4个方面说明企业购并的本质意义,分析了企业购并的动因,介绍了企业购并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主要由马克思的企业起源理论,企业本质理论,企业规模理论,企业代理理论,企业产权理论,股份公司理论等组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诸多内容不仅比西方现代企业理论要早,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龚咸  王美虎 《今日科技》2002,(11):30-31
一、何谓企业信息化目前,企业信息化涉及的概念和系统很多,有人形容企业信息化是大竹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先装CAD/CAM,再装MIS、DSS,现在流行装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信息系统根据其所处理的数据属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可分为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企业外部的电子商务(EB)。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所有针对企业内部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算机处理,并由企业内部的分析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的系统。如目前比较流行的EPR(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MRP(物料需求计…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突出强调市场主体的塑造和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而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其典型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流和基本形态。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其法人财产所有权,是公司自主、独立地参与市场的基础。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要将传统企业制度转化成公司制度,最终确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伦理不仅是企业的行为规范,更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伦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铸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企业伦理是影响企业能否从优秀到卓越的根本因素,是现代企业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