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对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引导广大师生及人民群众关注、防范各类灾害风险,自觉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事务,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5月9日,学士街道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纪元广场隆重举行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疏散演练活动,主题是:提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强化我省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实现城市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应急避难场作为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众用于躲避地震、疫情、洪水、火灾、爆炸、燃气有毒气体泄漏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场所,在灾害应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我省出台的《关于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湖南省防灾减灾救灾规划(2016-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防灾减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大部分采用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而且防灾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防灾减灾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应对自然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防灾减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今年国际减灾日期间,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紧紧围绕主题,通过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技能示范、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等活动,普及推广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中的防灾广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对防灾疏散因素进行研究,定量分析防灾广场的面积、位置等属性。在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火灾等灾害的特点,采用归纳、拟合、非线性规划等方法,确定防灾疏散各因素的量值或模型。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计能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进而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刊特邀请、摘编部分参与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感想。  相似文献   

9.
我省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每年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形势严峻。本文讨论了如何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及时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0.
正防灾减灾,责任重大。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沿线是地震、干旱、洪水等灾害的高发区域,防灾减灾需求强烈,但关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数据和信息服务能力相对滞后。面向防灾减灾知识服务需求,阐述了知识服务的起源和知识服务系统的主要特征,构建了以全球灾害元数据库、防灾减灾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系统门户为核心的防灾减灾知识服务框架,建立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并分析了灾害元数据标准、灾害数据产品、灾害知识应用、灾害案例共享等基础应用。重点介绍了目前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典型应用,包括孕灾环境基础数据知识服务应用、耕地干旱水平时空展示专题知识应用、蒙古国孕灾环境土地覆盖全要素数据服务知识应用、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历史灾害知识应用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草地产草量知识应用。从基于知识组织的灾害数据管理、基于数据共享的灾害资源导航、数据驱动的灾害信息产品、人工智能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面向应急的快速灾害制图和社交媒体灾害数据挖掘6个方面进行了知识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出通知,安排部署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基础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部署今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宝鸡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雾日、冰雹、暴雨、干旱.采用宝鸡地区10个县站1961~2000年气象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宝鸡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宝鸡气象灾害分为多灾区、中灾区和轻灾区等3个区,对各个灾害区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为宝鸡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综合防灾理论研究视角,在明晰山地城市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山地城市综合防灾与空间形态、交通道路系统、生态景观系统等研究方向的关联性.结合当前山地城市灾害发生趋势,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下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提高人居环境的健...  相似文献   

18.
袁虹  孙小霞  郭生祥  王善举  杨正国  汪有奎 《甘肃科技》2011,27(20):183-185,168
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表明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气象灾害对森林生长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地质灾害对局部地域森林或林业生产破坏性较大。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防灾减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灾害教育。高校作为一个高知识密集的组织,新知识的传播和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是实施灾害理论教育的理想场所。海南大学《珍爱生命、成就梦想》安全教育宣传片的推广是高校的灾害预防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学校灾害知识和能力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零散、通识教育不足等问题,导致师生防灾意识薄弱、防灾技能不足。通过改革灾害教育教学方法,建设防灾减灾虚拟演练实习基地,强化灾害通识教育,实施师资培训,加强学生考核评价,树立防灾绩效评价理念等措施,推动实现全民防灾减灾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