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书画表面形成聚一氯对二甲基苯薄膜,通过测定接触角推测膜的憎水性,研究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膜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聚一氯对二甲基苯膜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使书画基材的吸湿增重缓慢;膜的憎水性与膜厚度成正比关系;膜对水汽的透过能力很低,能够使书画在常温大湿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4-氰基苯酚、苯胺、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以甲苯为溶剂制备了苯并噁嗪中间体.用FTIR、1HNMR和13CNMR对苯并噁嗪中间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用DSC对其固化行为进行表征.通过TGA 对聚苯并噁嗪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DSC 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熔融温度为117.90℃,开环聚合的起始温度为225.00℃,固化峰值温度为232.10℃,低于类似结构的苯酚/苯胺型苯并噁嗪.TGA 研究表明:聚苯并噁嗪5%热失重温度为302.26℃,10%热失重温度为351.85℃,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433.91℃,残炭率为55.63%.与其他类似结构的苯并噁嗪相比,氰基的引入使其固化物的残炭率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合成、表征了三种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D型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C1~C3.该类小分子以苯并噻二唑为受体中心单元,以芴、三苯胺、咔唑为给体末端单元.C1~C3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其热分解温度(Td)都大于290℃,且在300~650nm表现明显的光谱吸收.以该类小分子为给体材料掺杂富勒烯衍生物(PC60BM)受体材料制作溶液加工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其中C1表现出最好的光伏性能(PCE=1.39%,Jsc=6.18mA/cm2,Voc=0.74V,FF=0.30).该研究表明末端给体单元对基于苯并二唑D-A-D型有机小分子的光伏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选择末端给体单元有望获得高转换效率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  相似文献   

4.
TiO2薄膜制备及光诱导超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粒径在10-30nm之间的纳米TiO2薄膜;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及膜厚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可以控制TiO2薄膜晶相类型,从而强烈影响薄膜的亲水性,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薄膜亲水性能达到最佳,经紫外光照2h后接触角为6°;研究还发现TiO2薄膜的亲水性随膜厚增大而提高,当膜厚超过85nm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合成、表征了三种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 A D型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C1~C3该类小分子以苯并噻二唑为受体中心单元,以芴、三苯胺、咔唑为给体末端单元C1~C3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其热分解温度(Td)都大于 290 ℃,且在300~650 nm表现明显的光谱吸收以该类小分子为给体材料掺杂富勒烯衍生物 (PC60BM)受体材料制作溶液加工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其中 C1表现出最好的光伏性能 (PCE =139%,Jsc = 618 mA/cm2,Voc=074 V,FF = 030)该研究表明末端给体单元对基于苯并二唑D A D型有机小分子的光伏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选择末端给体单元有望获得高转换效率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调制比的多晶CrN/SiNx纳米多层膜.对多层膜在900 ℃条件下进行真空退火4个小时.结果发现,当调制周期中SiNx的层厚较小时,退火后发生了明显的界面融混;而当调制周期中SiNx层厚较大时,退火后不但没有发生界面融混,反而使界面变得更加清晰,这一变化和界面处CrSiyN1-y相的析出有关,相的析出有利于界面的平滑和多层膜热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属管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金属管封装技术,通过实验研究其温度传感特性.采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内径r=1 mm,壁厚d=0.5 mm,长度L=100 mm管式结构的金属材料对光纤光栅进行贴壁封装实验时,得到黄铜管封装的传感灵敏度为14.9 pm/℃,紫铜管封装的为14.6 pm/℃,不锈钢管封装的为12.0 pm/℃,它们...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在不同挤压速率和挤压温度等工艺条件下的挤压成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行为对挤压温度和挤压速率有明显的依赖性.在挤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平稳流变的过程,其平稳流变所需的载荷(P1)与合金在高温下屈服强度有关.当应变速率为0.005 mm/s时,从355~415℃温度范围内,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从1.5 kN到0.5 kN,当温度为395℃,应变速率为0.05 mm/s时,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高达4 kN.在挤压过程中大块非晶呈现超塑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实现了对1 L水在10~70℃量程范围内每一点温度的自动控制,并确保设定的温度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水的温度由多个数字化温度传感器采集并直接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再由单片机将数据通过液晶实时显示采样的多个温度值,同时求出其平均值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温度调整阶段采用单片机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开合来控制一级、二级制冷系统以及加热系统的启动与关闭,实现对水温的控制,并保证水温的精度为0.1℃.测试表明,本系统功能完善,很好地实现了各项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比强胞状铝合金耐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耐火极限这个指标来衡量胞状铝合金的耐火性能,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温度场及耐火极限.胞状铝合金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以略高于铝合金熔点的温度660℃加热时,厚为26mm、孔隙率为76%的胞状铝合金的耐火极限为无限长,且形状不发生变化;要使胞状铝合金的背面温度达到熔点,必须提高加热温度.胞状铝合金在高于710℃的温度下加热,其体积发生收缩,且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共存分析法对甘肃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的23种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渐新世古气候各参数:年均温为-2.8~14.4℃(中值5.8℃),最热月均温为8.0~27.5℃(中值17.75℃),最冷月均温为-4.4~-14.6℃(中值-9.5℃),年较差为23.1~26.2℃(中值24.65℃),年均降水量为...  相似文献   

12.
以无机盐和氧化物为原料,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复合螯合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0.85Pb(Mg1/3Nb2/3)O3-0.15PbTiO3(PMN—PT)铁电陶瓷粉体及其烧结体.并通过XRD和SEM分析了PMN—PT钙钛矿相的形成和烧结体的显微结构.讨论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瓷显微结构、介电、铁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MN-PT陶瓷适宜烧结温度为1100℃,比常规固相合成法制备PMN—PT陶瓷的温度低100~200℃,且该条件下烧结的陶瓷性能优异:d33=252pC/N,Pr=17.8μC/c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白银市及周边28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近50年和30年热量资源的状况.建立了气温、积温与经纬度、海拔的关系,利用回归方程计算了全市各乡镇的年平均气温和积温,与气象站的实测值一起,利用Surfer软件分别绘制了平均气温和积温的分布图,对周边地区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热量的时间演变来分析,白银市气温适宜,日较差较大,气候变暖显著,热量资源增加明显,作物生长期延长了20天,未来还将持续变暖;以80%保证率≥10℃积温为热量资源的区划指标,将全市分为温暖、温和、温凉3个区;与近50年相比,近30年白银市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5℃,≥0℃、≥10℃积温都增加了50℃,80%保证率≥10℃积温增加了140℃,温暖区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15.
以苯胺作为导电聚合物单体,以醋酸纤维素作为成膜材料,以杂多酸(磷钼酸)为掺杂剂制备了杂多酸/导电聚合物复合膜,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进行表征.探索了杂多酸/聚苯胺复合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复合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与醋酸纤维素的最佳浓度配比为1:5,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5~2...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阻法测定香蕉片冻干过程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研究不同物料成熟度、厚度、护色剂、冻结方法、加热板温度、干燥室真空度对香蕉冻干品得率、复水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糖含量、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物料选用成熟度在7~8分熟,切成5~7mm厚度,选用L-半胱氨酸(L-Cys)护色,采用速冻方法冻结,干燥室真空度控制于70Pa,加热板温度0~60min~240min~300min~360min走势设定为20℃~60℃~60℃~40℃~40℃,所获香蕉冻干片品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冬季利用太阳能加热制沼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磊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4):146-149
采用太阳能加热厌氧发酵装置,进行冬季气候条件下的太阳能沼气发酵装置产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在冬季气候条件下使发酵罐内料液温度维持在25℃左右,料液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5-20℃,且料液的日温度变化幅度〈2℃,实验结果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升温、保温效果.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最大池容产气率达到0.5 m^3/m^3·d^-1,平均池容产气率达到0.273 m^3/m^3·d^-1,装置的沼气产气量可以满足农户家庭冬季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适用于粗陶器的白色基础陶衣配方,并进行了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950~1000℃范围烧成效果较好,陶衣生料与水的最佳配比为5∶4.此基础陶衣土可以应用于制备有色陶衣,并制备了呈色良好的紫色陶衣.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材料组分并掺杂一定浓度的MnO2,制备了系列(Pb1-xSrx)TiO3(PST)红外敏感铁电陶瓷材料.对其电热性能如介电系数的温谱特性、频谱特性和热释电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居里温度随组分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大致成线性关系,每增加mol比1%的Pb,将使居里温度提高约5℃.而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居里温度与温度系数基本不变,但介电常数却略有下降.通过对PST系样品热释电性能的测量,可知材料的热释电系数约在10-3C/(m2·K)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