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工业考古学研究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工业纪念物发展到今天的工业遗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在工业遗产的定义、内容及意义中都强调研究工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但与国际研究工作相比,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工业进程中的非物质成分.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指出中国技术史研究者应当兼顾工业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注意发掘其中蕴含的非物质工业文化价值,这将有助于对工业遗产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老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短,民众缺乏对工业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工业遗产教育更是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研究匮乏及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借鉴英、法、德等国在设立培训制度,培育工匠精神,融入科学技术,创设专项资金及传播工业文化等工业遗产教育方面的国际经验,探讨如何将中国工业遗产教育与大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等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遗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系统项目原生境保存了传统农作技术和农业生物多样性,国际稻米年强调传统稻作系统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提高公众对粮食生产可持续性认识.我国几千年丰富的农业遗产值得大力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X-.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X-.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世界遗产的分类,遗产资源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几大类,并未划分工业遗产的独立门类,仅有少部分具有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纳入到了文化遗产的范畴。然而欧洲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的实践,并且总结摸索出了一套相当成熟完备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赵星  李江海 《太原科技》2007,163(8):61-63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相关材料和各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的申报文本为依据,在研究世界山脉遗产的基础上,对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遗产预备名录中有关山脉部分的遗产作了价值分析。并根据当前申请世界遗产的情况,对我国的此项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传承、转化,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本文从"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出发,分析"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中,出现了偏重遗产的地质学、生态学等科学价值的趋势。中国具有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建立“地质遗产”这一专门概念,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遗产的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更有成效地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自然遗产、地质遗址、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提出“地质遗产”的概念。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直接依托于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以文化遗产占据绝对数量的欧洲国家。考虑到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中国一类特殊的“地质本底文化遗产”,将其作为中国地质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应尽的责任。由于将世界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资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世界遗产正因为"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等错位开发而在生态环境、历史风貌等多方面受到破坏。为此,人们必须站在保存人类文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上,认清遗产本质,合理遗产地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由国家成立专门的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制订相应法律,完善管理体制,才能正确处理目前存在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并使中国 的世界遗产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教育人才是世界遗产教育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在师范生中推广世界遗产教育,有助于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国际多元文化认同感,对于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针对师范类院校,通过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师范生世界遗产教育的培训,通过其自身将本专业与世界遗产教育相融合,培养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看地质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角度,论述地质遗产在古生物、地质构造、地貌研究和自然美学方面的突出价值。从地质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不同侧重,将地质遗产分为4类。文章强调,地质遗产的地质学价值研究可以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但不能止于申报。应当依托于地质遗产的价值研究,重视遗产实际功能——科研、科普、游览、审美和启智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石刻造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艺术珍品.以龙门石窟为例,在对其政治本真性、经济本真性、文化本真性剖析的基础上,对旅游语境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本真性展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必须构建完整的解说系统,增强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本真性的理解,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提升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欣赏水平,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保护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资源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也就自然成为“世界遗产地”资源利用的主导方面。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以泰山为例,构建出“世界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图谱,对“世界遗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