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在“轴(孔)类工件圆度及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中实现自动等相位分度采样的3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对这3种方法作了客观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电子相位計是电磁分度测量装置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曾对各种相位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並且认为:双极性触发式相位計能够滿足电磁分度测量装置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我們試制了一台该类型的相位計。文章簡要地叙述了这种相位計的几个主要問題,以及实驗驗結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步进电机分度 ,设计出能自动分度、自动冲孔、送料、退料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冲孔机 .解决了传统的轴承保持架侧孔冲孔模机械方式分度 ,分度精度低 ,积累误差大 ,废品率高 ,人工操作 ,冲裁速度慢 ,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工程应用中效果很好 .  相似文献   

4.
声表面波(SAW)延迟线型无线传感器测量系统中,信号在反射栅上的延迟时间随着被测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何提取回波信号上的延时信息是提高传感器精度的关键.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以往采用的相干I、Q解调测量相位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相位测量误差.为进一步减小这些误差,引入了基于多相滤波的正交变换方法对无线SAW信号进行检波处理,在数字域中实现整倍抽取和延迟校正滤波,实现信号的正交采样.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正交采样法能够消除模拟解调所带来的误差.这种方法既提高了相位检测精度.也保证系统容易实现.最后,给出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通用平行分度凸轮仿真系统,实现平行分度凸轮CAD/CAM一体化,通过对平行分度凸轮分类,再对每一类型的凸轮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方程和工作轮廓曲线方程.采用VC++与UG软件开发了平行分度凸轮CAD/CAM系统,该系统给出了界面友好的参数输入对话框,能够完成机构参数的自动综合与轮廓的自动生成,以UG要求的格式保存数据,转入UG环境,生成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加工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相位像差自动补偿算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包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进行粗略的补偿,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对其背景区域进行分割,获得不含被测物体的解包裹相位图.最后,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从而实现相位像差的精确补偿.传统的数字全息显微技术需要通过手工检测背景区域来解决相位像差补偿的问题.然而,本文方法既不需要人工干预,也不需要光学设置的先验知识,即可实现相位像差的自动补偿.通过搭建的数字全息显微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圆柱蜗形分度凸轮的实用加工方法。用θ-X 二轴数控加工,再经修研作圆弧修正的工艺方法已加工出合格的分度凸轮。提出了用范成法实现θ-X-Y 三轴加工余弦运动规律的圆柱蜗形分度凸轮;已设计出简单实用的范成装置,在普通铣床上便可实现分度凸轮的加工。设计制造出的圆柱蜗形分度凸轮已成功地应用在研制的盖垫同心贴复合膜高速自动机上。本文还论述了圆柱蜗形分度凸轮可作为自动装配机回转工作台的关键组件。  相似文献   

8.
直接中频正交采样的Bessel内插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中频正交采样和处理方法,即直接在中频对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办法产生正复基带信号。通过选取工程较易实现的中点Bessel内插函数,得正交的两路基带I,Q信号,从理论与大量测试中表明相位误差比传统相干检波器小一个数量级,且无幅度误差,大大提高了检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又能适应电容生产企业现场快速测试要求的测量方案进行了讨论,采用了减小测量误差的几项措施,通过4个相位分量同时测量,缩短采样时间,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能实现空间曲面零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极坐标加工系统,阐明了系统的组成和运动规律,对其主要硬件装置——翻转式自动分度数控回转台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工艺范围,解决了空间曲面零件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立式同轴度测量仪的系统构成,该测量仪有用立式回转轴结构,优点是避免产生挠度变形,提高了测量精度,该仪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装置,采样位置准确,速度快,提出了同轴度误差的数学模型,其中给出一种高效的优化方法--余弦移位相加法,同时建立了基准轴线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用自动进样双通道离子色谱,同步检测壁画地仗中的阴离子(F-,Cl-,NO-3,Br-等)和阳离子(Na+,Mg2+,K+,Ca2+等).结果表明,阴离子的检测限为0.010.03μg/L,阳离子的检测限为0.030.03μg/L,阳离子的检测限为0.030.17μg/L,加标回收率为97%0.17μg/L,加标回收率为97%104%,RSD(n=7)<2.4%.使用自动进样系统与双通道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裕度的解析PID设计方法,使整个系统的相位裕度刚好等于设定值,从而能一次性地得到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Matlab仿真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等干度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体等干度分配方法--分相分配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基于单相流体较容易实现均匀分配的特征,首先通过强化两相流体在分配单元内的相分离,将气液混合物分离成单相或接近单相的气体和液体,然后以单相流的形式分别进行分配,最后将分配后的单相气、液进行两两汇合,完成两相流体的等干度分配.在空气一水实验回路上对这种分配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层流、波状分层流、弹状流和部分环状流的情况下,气液两相流体均能在分配元件内得到较好分离,保证在单相或接近单相的状态下进行分配,支路与主路间的平均干度偏差小于1.6%.  相似文献   

15.
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大挠度屈曲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大挠度理论分析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大挠度屈曲问题,并确定了几种不同芯棒直径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在大挠度屈曲时发生强度失效的极限值。试验研究证明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在大挠度屈曲变形时其屈曲性态与其放置形式无关。提出了选择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芯棒直径新的设计方法和选择条件。并用此新的设计条件研制了我国第一条北京安定—廊坊220kV紧凑型线路用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现已有300多支间隔棒在安—廊线挂网运行。  相似文献   

16.
孟现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80-4983
发现了一种实现静止光拍的方法。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真空中的静止光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利用电光调相可以实现群速为零的静止光拍,其波节和波腹位置固定不变;(2)静止光拍中光信号的相速仍然为c,在传播过程中光信号的振幅周期性变化,传播到波节处振幅为零,传播到波腹处振幅为2A;(3)静止光拍的拍频为零,场点的角频率为ω2。  相似文献   

17.
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后屈曲性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受压时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临界载荷Pcr的计算公式。并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试验证明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在受压载荷P≥Pcr时仍具有稳定的后屈曲性态。提出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新的设计概念,完全改变了传统线性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把新的设计概念应用到我国第一条220kV紧凑型线路安-廊线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的设计,线路已经运行。设计的间隔棒具有重量轻,柔性好,价格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裂步长傅立叶法研究了在色散立方-五次非线性媒质中碰撞的(3+1)维时空光孤子之间的能量交换.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发现(3+1)维时空光孤子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很敏感,两迎面相撞的时空孤子如果有相同的速率且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在(0~π)之间,那么能量从初始相位滞后的光子弹转移到初始相位领先的光子弹;如果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在(0~π)之间,那么能量从初始相位领先的光子弹转移到初始相位滞后的光子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天线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提出了一类周期互补多相码的构造方法。该方法基于完美码集合,通过对集合中任意2个等长完美码的交织操作,可以获得一类新的具有周期互补特性的多相码。所获得的多相码具有理想的周期相关性能,即该类多相码的异相周期自相关函数和任意位移上的周期互相关函数都等于零。不同于传统的子码长度受限的周期互补二元码,所构造的周期互补多相码能够产生大于4的所有偶数子码长度,从而既可以保证系统信道估计的性能,也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旋转机械设备振动信号测试中,由于数字锁相环不能准确对周期信号进行整周期采样会引起的幅值和相位误差,本文分析了这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