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采用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Disks 简称 RAID)技术存储数据,可以实现不同等级的冗余和错误修复。RAIDO 只是简单地增加了存储的容量和数据的操作速度,RAIDI 实现了数据的镜像备份,RAID3则具有效据的检错和纠错功能。各种 RAID 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符合服务器大容量硬盘、数据安全性和服务器运行速度等综合要求的廉价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磁盘故障率和磁盘URE的特点,分析RAID技术的性能特点,讨论医院业务系统中数据存储容错技术的选择,总结RAID选择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原有存储系统已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存储的要求。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存储系统因具有良好的数据可靠性、磁盘独立性和可扩展性,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存储系统。新型存储技术存在研究迟缓、推广率低的问题,使得在原有RAID存储系统中添加新的磁盘,成为存储海量数据最为便捷,最为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RAID发展至今,根据对数据存储的不同需求,衍生出了不同层级的RAID存储系统。RAID-6存储系统由数据盘与2个校验盘构成,相较于其他RAID存储系统,具有更好的数据容错功能,更高的数据恢复能力。因此,提出一种基于H-Code针对RAID-6存储系统的扩容算法HS6。该算法在扩容过程中体现了最小化数据迁移量和快速扩容等特性,与传统的Round-Robin和Semi-RR扩容算法相比,该算法减少了73.2%~88.6%的数据迁移量,缩短了30.6%~62.9%的总扩容时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RAID 5的存储原理和特性,结合Ilas数据文件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在RAID 5存储方式下Ilas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RAID技术浅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存储数据的技术手段也发生很大变化。存储信息并且防止信息丢失就成为了一个首要问题。利用RAID技术可以把数据分布到多个硬盘上,从而取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周伟  刘琨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1):100-103,112
通过对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原理的分析,实现了在SunSolaris9.0操作系统下使用SolsticeDiskSuite的命令行方式安装及维护RAID1和RAID5,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管理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并给出了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已建成的VMware vSphere云计算平台构建虚拟实验环境,实现了RAID实验中要求的配置、性能测试及数据修复等重要实践环节,解决了因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所导致的RAID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生对RAID数据存储的认知与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虚拟机的功能与RAID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虚拟机的软RAID实验教学设计方案,给出了Windows 2003Server平台下软RAID的实现步骤、测试方法、损坏后的修复方法,解决了该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生对RAID数据存储的认知与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RAID1、RAID5和双机热备方案实现地税发票布奖系统,能很好的防止服务器的单点故障,确保系统7×24h不间断运行,在主机出现故障时从机可实现无时间缝接管,没有宕机现象的出现。同时为同类系统提供了一种确保数据库安全、高效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数据不可用所带来的重大损失称为数据灾难,数据灾难的预防是一门正在研究和完善的新技术,本文分析了利用RAID磁盘阵列冗余技术实现数据存储领域数据灾难预防的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备份、SAN等其它预防技术,作为进一步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技术讨论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带外方式的存储虚拟化模型,提出了一种iSCSI带外存储虚拟化的体系结构及命令流程.根据该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iSCSI带外存储虚拟化的存储系统,并对该实现在低级别RAID下进行了读/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读/写性能随着传输数据块的变大而上升,当数据块的大小达到64 Kbyte时,RAID0的读/写和RAID1的读,其性能已接近30 Mbyte/s.  相似文献   

12.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将重复数据块归并存储,提高空间利用率却降低数据可靠性。该文提出一种数据可靠性保证机制——RLDS。RLDS将变长数据块打包成定长块,再使用ECC编码从一组数据块生成带纠错的块,分布到动态挑选的存储节点冗余组中。在节点发生错误时,RLDS分布式地恢复出错数据。实验结果表明:RLDS能取得与用RAID纠错机制的系统相近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供与用多倍冗余复制机制的系统相近的数据可靠性,数据块平均恢复时延也比RAID系统大为缩短。RLDS通过数据再生还解决了节点超载问题,提供系统动态负载均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应对大数据的长期存储需求,对基于COTS的归档系统进行改进,采用云计算技术扩展系统对跨数据中心存储的支持,SVM和本体方法对归档数据的存取进行分类以提高数据访问存取效率,采用非固定单元的检错次序检错,调整多错误区域的条带以优化RAID系统的磁盘检错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存储编码,进而分析了各种RAID编码的数据布局和校验构建机制,着重研究了存储编码的存储效率、更新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问题,归纳和总结了影响信息存储编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数据存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在计算机发展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良好的数据存储能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数据存储能力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而言显得格外重要。在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主要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当中,主要是以硬盘数据存储的方式保存数据,其中计算机硬盘是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关键部分,在当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区域当中,硬盘是最关键的数据存放地点,因此硬盘故障也是计算机数据丢失的常见现象。目前硬盘故障导致计算机数据丢失的现象经常发生,引发了用户非常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发生故障的计算机数据进行恢复,并且保障计算机数据得到完美安全的运行,成为当前硬盘技术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硬盘数据恢复技术的技术创新可以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提供保障。该文研究了计算机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对计算机硬盘的数据恢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兆柱 《科技信息》2007,(12):49-49
硬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硬件设备,是用户存储数据的主要场所。现在计算机硬盘转速愈来愈高,软件越做越大,加上杀毒软件的定时扫描、各种软件的自动更新、BT下载等导致硬盘的读写十分频繁。如果用户对硬盘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硬盘出现故障。在计算机使用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以减小硬盘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纠删码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以保存在线应用的用户数据。当部分存储节点发生故障时,纠删码存储系统需使用新的存储节点替换原有失效节点,并恢复失效的用户数据。由于需要执行数据编码、传输和读写等操作,纠删码存储系统通常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执行数据修复操作,存储的用户数据将长期处于不可靠状态。为了保障存储数据的可靠性,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数据修复性能优化方案以减少数据修复时间。本文介绍了数据修复性能优化问题,分析了各个应用场景下主要的性能瓶颈和性能优化难点,总结了提升数据修复性能的主要技术方案和研究工作,并对数据修复性能优化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纠删码存储系统设计人员准确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数据修复性能优化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白南石 《科技信息》2009,(33):100-100
计算机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是,有些时候因为操作不当经常会有硬盘数据丢失的现象发生。硬盘作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主要场所,用户必须谨慎操作。但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小心使用,也无法保证不出现故障。当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保护其数据?如何恢复丢失或受损的数据?在本文中,将向大家介绍各种数据丢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计算应用中的云存储技术,使数据存储变得安全可靠和易管理。在云存储技术数据存储的过程中,不仅考虑数据读写的速度,还得处理数据存储效率,以便满足当前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云存储中的数据缩减技术可以缩减数据信息量,提高存储的效率,满足数据存储急剧的要求。通过对几种数据缩减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探讨了对数据处理后存储的效率以及每项技术发展状况,为用户选择云存储数据缩减技术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存储的出现和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数据存储的便利,然而在云存储的模式下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用户对自己的数据缺乏访问控制能力,这给用户的数据隐私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访问权限的控制不当、云存储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服务商内部恶意员工窃取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泄露,而用户却不能及时了解到数据泄露情况。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数据溯源方法,不仅为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加密机制,而且增加了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支持数据拥有者的匿名性和可溯源性,能够在未知数据拥有者身份的前提下保证解密顺利进行,能够在不泄露数据拥有者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法身份的验证,并能够在必要情况下,由授权中心对数据进行溯源得到其拥有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