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演变(1980-2006年)和富营养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0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5年、2006年等年份对红枫湖的调查资料,总结了过去26年来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等的主要变化: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在26年内由每毫升几百个增为几万个,夏季为藻类数量的高峰期,蓝藻数量始终占优势,绿藻和硅藻数量变化不大。种类上始终以绿藻和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藻类种类趋于小型化。以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对红枫湖水库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红枫湖水库26年来的富营养化过程是贫营养至中度富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污染过程是轻污染至β-中污染之间—中污染—重污染状态变化,近年红枫湖水库水体有向中污染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与水质污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与水质污染的相关性研究苗明升,史风琴研究表明,利用生物可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的性质和程度 ̄[1,2,3],水生生物生活于水中,水体受到污染后理化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为探讨小清河水质污染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河原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的调查,比较了各河段污染优势种数量及多样性指数,并对淡水原生动物与水体污染的关系,及西河水体污染程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秋佳 《科技资讯》2011,(22):47-47
我国目前全国很多地区水库无论大小都出现了水体污染的现状,这种污染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水体本身的富营养化和由于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所导致的水体污染,在对水库污染的防治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南海中北部沉积硅藻分布的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海中北部采集了46个站位的层积硅藻标本,根据硅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可将该海区分为7个硅藻组合带。由于各海区环境因素的差异,硅藻遗壳含量分布是不同的,从滨岸向深海盆,其数量呈递增趋势,而4000M以下则为放射虫壳体所代替。研究结果表明本海区的硅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是与诸如水深、温度、盐度及光照等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此外还受到海流及水团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拒马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至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203种浮游植物,隶属8门29科64属,其中以硅藻门种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64.04%.4月至11月硅藻在各采样点出现频度均为100%,其数量占藻类总数的73.92 %,说明硅藻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属于硅藻型.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88×104个/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采样点也有差别.依据污染指示种判断拒马河的水质为β-中度污染至寡污染水体,依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判断总体为寡污染水体.从以上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拒马河水质污染较轻,为寡污染水域,但可能有向中污染类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兴义马岭河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对马岭河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经定性,定量分析共纪录浮游植物130种(其中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4门7纲13目22科39属,其中硅藻在种类及数量上均占优势。通过浮游植物数量、群落结构、硅藻商、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该地区进行了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马岭河受到中偏重污染,属于富营养型水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区河道型水库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时空变化,于2016年10月中旬(秋季)、2017年7月中旬(夏季)对山口岩水库开展了2次野外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口岩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4目22科38种,其中,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2016年10月中旬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6科27种,2017年7月中旬共鉴定出6门17科24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秋季,夏季优势藻类为微囊藻、鱼腥藻、美丽隐球藻,秋季优势藻为微囊藻、美丽隐球藻、华美色金藻、点平列藻、长肋根管藻,优势藻类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水库中游下游上游,夏季优势藻类和理化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可能受总氮总磷的影响。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秋季群落Shannon指数(H)、均匀度(J)、丰富度指数(M)均高于夏季,采用多样性指数法、丰富度指数法和优势种指示法评价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山口岩水库整体水质2016年秋季为α-中污染,2017年夏季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1985年7月在重庆大足龙水湖调查采集藻类植物的情况.经过鉴定的种和变种(含变型)共有190个,分别属于58属、29科、5门.报告分析了龙水湖的藻类区系,着重对其种类成分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龙水湖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最多(占总数的52.63%),其次是绿藻(其中鼓藻类又多于绿球藻类),而且常见的种类大多数是微污水带和乙型中污水带的浮游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龙水湖是目前污染较轻、富营养化程度不高的水库.最后,作者在报告中建议今后应加强龙水湖库区的环境保护和注意水体污染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桓仁水库是辽宁省最大水源大伙房水库的调储水源,水质现状值得关注。在对水库保护区内开展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近年来的水质调查、监测、评价数据,分析水库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水质变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浮游植物评价颍河水质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颍河阜阳段浮游植物在 8个段面四季采样 ,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硅藻指数等群落生态学初步研究 .选用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硅藻指数对颍河阜阳段水质污染进行评价 .颍河阜阳段水质受到中等偏重程度的污染 ,属有机污染严重的河流 ,与过去颍河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相比 ,表明近年人为有机污染进程在加速 .  相似文献   

12.
拒马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拒马河(北京段)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调查分析,并且就其水质现状及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对污染的指示意义加以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底栖动物种类较为丰富,物种多样性高,水质生物指标综合评价拒马河水体只受到轻度和中度污染,水质等级为二级.还讨论了底栖动物环境指示种的生态特性.研究表明,水丝蚓(寡毛类)、摇蚊(类)幼虫的数量与污染程度大体呈正相关,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与河流污染程度呈负相关.此外,通过对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在不同站点分布的差异分析,表明河流水体污染可导致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从底栖动物指示种的变化,可预测水质变化的趋势以及季节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报道河南宿鸭湖水库野生湿地水鸟多样性,种群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湿地群落中明显的优势种群-冬候鸟;湖库水体污染,湿地水鸟种类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4.
利用网采法于2017年在虎威岭海域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43属65种,硅藻最多有41种,浮游动物共鉴定到9类21种,桡足类最多有7种.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均为全年最高.全年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为主,有15种;浮游植物以桡足类为主,有5种.秋季小环藻优势度高达0.60,夏季根状拟铃虫优势度高达0.57.浮游生物的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当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根据多样性指数污染评价分析,该海域处于轻污染到中污染.由于目前该海域仍没有相关的生物群落调查,该研究将为该海域环境提供科学评价,为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武威——红崖山水库段水质现状及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合 《甘肃科技》1999,15(5):12-13,59
1 水质现状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降雨融雪双重补给的内陆河流,上游有八条支流,下游水量主要由武威境内的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地表水及其地下水回归补给,这些河流在上游大多都建有水库,受人工调度控制,间断性地向石羊河下游补给水量.城市排放的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是造成石羊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钱塘江上游的淳安县境内,水库占地约90万亩,在正常水位108米时,相应库容量为178.4亿立方米,调节库容达102亿立方米,是我国已建的最大水库.水库大坝建成后于1960年安装了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使水库成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旅游、养殖等多种经济效益的综合体图1). 水库建成后的明显经济效益新安江沿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给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水库建成以后使山区经济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湾水库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浮游藻类的演替特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取样调查、研究了2008年2月-2009年1月间南湾水库浮游藻类的演替,发现:空间上,浮游藻类总数在同一时间的水库不同区域样点之间呈现数量级上的差距,大部分样点仲春一秋末期间藻类总数在10^3个/L数量级以上;时间上,藻类总数在4月中旬-10月中旬期间较高,春季高于秋季,冬季最少。中、晚秋、冬、春季以绿藻、硅藻为主,夏季一早秋以蓝藻、绿藻为主。南湾水库浮游藻类演替在自然背景基础上,叠加了人为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1982—1983年,以及1984年2月和5月在北碚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藻类植物中的硅藻,初步鉴定的硅藻有74个种和变种,分别属于2纲、6目、10科、19属.其中短缝藻属的3个种,即粗壮短缝藻大形变种Eunotia robusta var.grandis Cleve—Euler、粗壮短缝藻白氏变种 E.robusta var.Bergii和也兰短缝藻 E.Jemtlandica(Font.)mh.,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分析了黛湖硅藻区系成分,并对其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硅藻的种类多,个体数量少.而且常见的种类大部分属于微污水带,少量属于乙型中污水带的指示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较清洁的一个水体.由黛湖硅藻数量变化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双壳缝目硅藻是黛湖浮游硅藻的优势种类.在黛湖中还有几种热带硅藻,例如,胀大桥弯藻,纤细异极藻和某些双菱藻等,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将有助于了解黛湖硅藻区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浙中地区主要水生蔬菜基地的铅、镉、铬、铜、锌、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水体中铅、铬、铜、锌平均含量较低,砷、镉未检测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蔬菜污染情况及其生长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为5.37,其他几种重金属均小于0.70,说明调查区域的土壤受到重度镉污染,其他几种重金属污染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为3.87,属于重度级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0,属于安全级.水生蔬菜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铅(2.95)铬(2.24)锌(1.54)镉(0.53)铜(0.40)砷(0.27),表明调查区域水生蔬菜已经受到铅、铬污染,锌轻污染,而镉、铜、砷没有构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2.29,表明各重金属对水生蔬菜的复合污染属中度级污染.  相似文献   

20.
硅藻种类多,粒径分布范围广,其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而硅藻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明营养盐结构与硅藻多样性指数的关系,本研究于2016年夏季采集东营广利港海区38个站位的水样,分别使用锌镉还原比色法、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次溴酸盐氧化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