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阐述炎症性脑积水治疗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与相关文献,探讨脑积水的相关概念、分类方法,炎症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以及各种治疗方法选择的时机与利弊。结果炎症相关脑积水临床治疗手段诸多,但均不是解决脑积水的理想方法。结论脑积水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术后并发症较多,疗效评定指标不一,新的改进方法也层出不穷;而脑积水的病理生理、发展演变、临床诊治方法均有待于完善和规范,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我院自1996年7~1997年12月间收治的经CT证实10例脑积水病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对于引起脑积水的病因,各种疾病所致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上脑积水的分类进行了讨论。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男7例,女3例,年龄为32~69岁,其中30~39岁组3人,占30%,49岁1人,占10%,60~69组6人,占60%。1.2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脑血栓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癫痫2例,结脑1例,脑外伤1例。1.3起病形式以头痛、呕吐发病者6例,其中3例为活动中突然发生头痛、呕吐。以脑血栓后渐出现痴呆,强哭强笑,尿便失禁等缓慢…  相似文献   

3.
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方法:报告110例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置.结果:104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6例脑室形态恢复正常,但意识状态恢复不明显;1例于术后1年因急性胰腺炎死亡.本组无直接手术死亡.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目前已成为解决脑积水的一种主要术式,可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置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4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方法、脑室腹腔发流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例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无直接手术死亡者,74%的病人获得较好的疗效;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头部CT扫描应用以来,成年人脑积水病例发现明显增多。但上呼吸道感染井发短暂性脑积水尚未见先例。现将本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工人。因头痛、恶心、呕吐于1998年5月28日入院。病例号为76725O病人于入院前2天夜间约1点左右突然头痛醒来,伴恶心未吐,经服止痛药物,疼痛无明显缓解,仍恶心,伴呕吐3次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到门诊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给予时症治疗,仍不见效而入院。发病来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尿便障碍。既往无头部外伤史,无慢性头痛病史,否认绦虫病史及癫痛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方法、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例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无直接手术死亡者,74%的病人获得较好的疗效;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Wistar系自发性脑积水大鼠,大体解剖可见动物颅骨膨隆如球形,骨质变薄,小血管增多,扩张。脑室腔高度扩张成橄榄形,脑实质菲薄。光镜下,各年龄组动物内脏未见显著改变,可见颅骨骨化不良、变形,侧脑室扩张,中央导水管某些区段有粘连、狭窄、阻塞和闭合,各脑室脉络膜丛则未见异常。该病见于初生仔鼠,多在生后24h内即可由于头部轻微隆起,覆盖于脑壳的皮肤紧张而被发现,症状随患鼠生长发育逐渐明显或加重。病理学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外眼细菌性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3例外眼细菌性炎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0.3%诺氟沙星眼药水治疗。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痊愈率分别为90.4%及86.3%,总有效率分别为98.8%及96.3%。结论0.3%氧氟沙星滴眼液是治疗外眼细菌性炎症的有效药。  相似文献   

9.
Wistar系大鼠自发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建立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1989年10月在我所实验动物中心普通级Wistar鼠中发现一雄性脑积水幼鼠之后,1990年9月又在该鼠群中发现一窝三只脑积水幼鼠,遂将此窝内其他表型正常鼠育成基础种鼠群,并以此作为Fo代动物,于同年的11月19日开始建立此模型的近交育种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试繁与选育,仔代脑积水发生率从始发代的1.9%上升到17.O%,累积获得脑积水动物44只,其中雄性19只,雌性25只,雄雌之比为0.8:1。由于该性状系受隐性、致死基因控制,故建立了以“P×O”为辅助系统,“b×s”为主系统的育种保种方法。此脑积水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为:最早发现为1日龄,最早死亡日龄为<20日龄。早期表现为脑部隆起肿大成泡状,生长发育较同窝正常鼠稍缓慢,之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病情加重,脑部隆起更甚,体消瘦,被毛杂乱竖立,弓背,目光呆滞无神,肛门及腹面常不清洁,严重者步伐不稳,四肢麻痹,侧卧于宠底,常出现阵发性颤抖,直至衰竭死亡。此脑积水为生理性自发,与人类脑积水相似,且孕期短,窝(代)发生率较高,脑标本体积较大,可望成为又一理想的研究人类脑积水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4例脑积水患者施行了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并对其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不同分流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我们认为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具有疗效好、简单易行、创伤性小、更适合于生理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仪器是现代医学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临床实验仪器处于大量科学技术从不同角度与实验诊断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期:一方面,形成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实验仪器,造成仪器品种规格繁多;另一方面,许多实验仪器在功能上又可以互补,需要进行整合后才能具备一定实验诊断价值,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管理。主要阐述了实验仪器的选择、验收、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临床流行病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基础课,已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陆续开设,而在专科医学教育中尚未开设.专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科医学教育中开设临床流行病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高科研水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临床流行病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基础课,已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陆续开设,而在专科医学教育中尚未开设。专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科医学教育中开设临床流行病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高科研水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手,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也跟不上当前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尝试以药物临床评价为中心的药理学教学改革,以期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模型的艾滋病疗法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A方法,对艾滋病医疗试验机构(ACTG)研究项目193A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输出的BCC模型,计算了不同年龄段患者选用不同疗法在治疗中的各个阶段的相对有效性,并利用机会约束随机BCC模型对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采用预测DEA模型,对各疗法的下一阶段的治疗效果进行预测,为患者选择下一阶段的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大麻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备微纤化大麻纤维,除去纤维素之间的木质素(粘合剂)和使纤维沿纤维轴方向撕裂,研究了新的化学(室温碱、酸蒸汽、80℃碱)和物理(高压蒸汽)处理大麻纤维的方法 。用SEM观察了不同处理阶段大麻纤维的形态,用FT-IR表征了处理和未处理大麻纤维的结构和处理液固体残留物的结构,用TGA测定了化学和物理处理对大麻纤维热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化学和物理处理后可得微纤化大麻纤维,大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提高,木质素 含量降低,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种基质配比(火山石、黏土),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生长季末的苗高、茎粗、生物量,以及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根尖数、平均直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及土壤物理指标方面。通过对比,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基质配比,可培育高质量向日葵一年生容器苗,并提高向日葵产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浸渍改性对单根竹纤维表面碳酸钙附着情况、拉伸性能以及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将改性效果与纳米碳酸钙原位沉积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浸渍改性可以使碳酸钙颗粒均匀填充竹纤维表面微孔、褶皱等缺陷部位,附着的碳酸钙颗粒粒径均匀,分散性较好,附着量达到21.39%。经浸渍改性的单根竹纤维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5.98%、22.15%和5.21%,但提高幅度低于原位沉积改性。分别将纳米碳酸钙浸渍、原位沉积改性竹纤维与聚丙烯薄膜制成竹塑复合材料,通过断面形貌观察发现两种改性方法均可改善竹纤维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性能,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相应提高,浸渍改性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6.95%和15.80%,原位沉积改性分别提高18.68%和25.41%。虽然浸渍改性效果低于原位沉积改性,但工艺更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