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和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每组42例,每组口服用药6个月即停药,停药后继续观察6个月。以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比较,能有效地提高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相对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有更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逍遥丸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逍遥丸配伍拉米夫定,对照组只给予拉米夫定,3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6.86%和28.26%;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和82.61%.ALT和AST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和HBsAg阴转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丸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单用拉米夫定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概况。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拉米夫定能明显控制HBVDNA复制,血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复复发。结论: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可通过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依赖RNA的DNA多聚酶生物活性,明显抑制HBVDNA的合成,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88例病人服用拉米夫定三年,共有51例出现YMDD变异.定期观察其中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长期应用拉米夫定的44例病人,观察项目包括临床表现、ALT、SB、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DNA及YNDD变异情况.48 周、104周和168周YMDD变异率分别为21.7%、48%和68.4%.44例继续用药病人按变异后ALT的变化分为三组:ALT值<1ULN(16例)、>1-5ULN(21例)和>5ULN(7例);HBV DNA中位值分别为0.88、200.93和537.70 mEq/mL;血清转换分别为7、1和1例.与无病毒变异组的血清转换率61.1%相比,变异后ALT正常组为43.8%(P>0.05),变异后ALT异常组为7.1%(P<0.01).因此,拉米夫定对大多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仍有效,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 YMDD变异的情况;研究HBV YMDD变异的发生率同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及用药前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观察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分为2组,1组为拉米夫定治疗组50例,另1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实时PCR技术,并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组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52周的变异率3.3%(P<0.05); 治疗组在用药52周的HBV YMDD变异率为24.0%,明显高于用药26周时的变异率4.0%(P<0.05);治疗前HBV DNA水平较高组用药52周时的变异率为35.7%,明显高于HBV DNA水平较低组的变异率9.1%(P<0.05);治疗组中未变异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为65.8%,明显高于变异组的HBV DNA阴转率16.7%(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导致HBV YMDD变异的产生,并且该变异的发生率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者在应用拉米夫定后易发生YMDD变异;HBV YMDD变异发生后,可出现HBV DNA复升,但一般不会超过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干扰素组用α-2b干扰素300万IU,肌注,隔日一次,苦参素组用苦参素注射液600mg,肌注,每日一次,联合组用c-2b干扰素300万IU,肌注,隔日一次,同时用苦参素注射液600mg,肌注,隔日一次。以上三组均为1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肝功能复常幸、HBeAg转阴幸、HBeAb阳转车、HBVDNA转阴率和外周血WBC和PLT下降率干扰素组分别为82%、46.4%、39.2%、42.9%和28.6%;苦参素组80%、40%、33.3%、36.7%和0%;联合组90%、63.3%、56.7%、63.3%和3.3%。苦参素组的外周血WBC和PLT不仅无下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师廷梅 《甘肃科技》2012,(23):143-144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以往在一种抗病毒药发生耐受后再加入另一种抗病毒药的联合治疗,可能会导致多药耐药,特别是在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在本研究中,一开始就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伴随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毒学应答和耐药率。选30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剂量为阿德福韦酯(10mg)联合拉米夫定(100mg),或拉米夫定(每天100mg),随访48个月。对于需要强制采取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伴随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开始就采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比第一用拉米夫定效果较好,并且较少发生病毒学抵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因面色苍白,纳差3mo,心悸1w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3mo因外伤致左足跟健断裂,在院外行跟腱吻合术,并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未引起重视。1mo前出现乏力,食欲下降,面色苍白,牙龈出血,胸部及双下肢出现少许皮下出血点,到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行骨穿检查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惠尔血、促红素、升白血等治疗,病情有所缓解。1w前上述症状加重而收住入院,入院检查:T38℃,P90次份,R20次/分。Bp110/60mmHg(14.6/7.9Kpa),重度贫血貌,前胸及双下肢可见散在皮下出血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合并胸腺肽、猪苓多糖合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二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和SB的作用。同时均有一定的抗病毒抑制HBV复制的作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猪苓多糖二组对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8.6%、25%,对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46.2%、26.7%,对抗HBc—IgM转阴分别为50%、26.7%,说明二组药物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治疗性乙肝疫苗”是以乙肝病毒(HBV)的表面抗原(s抗原)为基础的生物制剂,目的是激发抗s抗原免疫反应,终止HBV慢性感染.HBV的e抗原与s抗原无抗原性关联,对e抗原的反应也与病毒及感染细胞的清除无关,因此以II期临床试验者血清有关病毒e抗原的数据结果,尚不能判断“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否有效.疫苗的应用是抵御病毒入侵,而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在病毒已经进入人体后应用,在患者肝细胞可能广泛受累的情况下,疫苗一旦打破耐受激发抗s抗原免疫反应,除能清除血清中游离的病毒和s抗原颗粒外,将直接攻击被感染的肝细胞.由于无法估计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感染程度,所以无法推测免疫反应发生后,免疫病理所致的肝损程度以及相应的风险.在应用上隐含如此风险,是“治疗性乙肝疫苗”走不出实验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拉米夫定(3TC)与原儿茶酸(PA)联合应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在HepG2.2.15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3TC、PA、3TC+ PA溶液,每4d换用含相同药物浓度的新鲜培养液,第8天末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量,用荧光定量PCR( 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被动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方法 在每年3、5、9、11月份内,每月第1、4、7、15、30d各肌注人免疫球蛋白1次.结果 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此疗法不失为一种经济实惠、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被动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方法 在每年3、5、9、11月份内,每月第1、4、7、15、30d各肌注人免疫球蛋白1次.结果 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此疗法不失为一种经济实惠、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质粒建立的水动力转染乙型肝炎小鼠模型的特性。方法将pcDNA 3. 1-1. 3-HBV-C 与PAAV-1. 2-HBV-A 两种质粒通过水动力转染法建立两种乙型肝炎小鼠模型,通过对建模成功率和小鼠外周血HBsAg 滴度及稳定性,T 细胞指数流式等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模型差异和特效。结果转染pcDNA3. 1-1. 3-HBV-C质粒建模成功率为78. 6%,转染后体内HBsAg 滴度最高达到220IU/mL; 转染PAAV-1. 2-HBV-A 质粒建模成功率为56%,转染后体内HBsAg 滴度最高达到2 300IU/mL。建模小鼠的肝脏进行切片,做免疫组化后,观察实验结果,转染pcDNA 3. 1-1. 3-HBV-C 质粒的小鼠肝脏切片的HBsAg 免疫组化较PAAV-1. 2-HBV-A 质粒小鼠颜色面积更大。实验小鼠转染质粒后6 周的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特异性T 细胞CD4 +、CD8 + 和正常小鼠比较,两种质粒的造模小鼠未有差别。结论利用水动力转染法用不同质粒建造乙型肝炎小鼠模型在乙肝病毒指标水平和稳定性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拉米夫定(3TC)分别与齐墩果酸(OA)、鞣花酸(EA)联合应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在HepG2.2.15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3TC、OA、EA、3TC+OA、3TC+EA含药培养液,每4d换用含同等药物浓度的新鲜培养液,第8d末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量,计算各药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并用金正均Q值法分析联合用药的抗HBV效果.结果表明,3TC与OA合用,对HbeAg的抑制表现为拮抗作用,在低浓度时对HbsAg的抑制为协同作用,其它浓度时均为相加作用.3TC与EA合用,对HbeAg、HbsAg的抑制均呈相加作用,但对HbeAg的相加作用在所取浓度范围内比较稳定(Q值在0.85-0.90之间),对HbsAg的相加作用则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为感染过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雏鸭,抗病毒阳性对照药为阿昔洛韦(100.0 mg/kg),保肝护肝阳性对照药为门冬氨酸鸟氨酸(简称门鸟,5.0 g/kg),研究在不同的给药剂量及不同的给药时间的条件下,原儿茶酸(PA)与拉米夫定(3TC)药物组合(1∶1,质量分数)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与保肝护肝作用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3TC/PA体内抗DHBV的最佳给药剂量为50.0 mg/kg,一方面其抗病毒效果优于阳性对照阿昔洛韦,另一方面保肝护肝效果优于阳性对照门鸟.1  相似文献   

18.
抗慢性乙肝药替比夫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比夫定是一种核苷类抗HBV药,具有抑制病毒能力强、耐药性产生几率低、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毒性、耐药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