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验对照法对太极拳运动治疗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P≤0.01)建议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应针对当前部分学生的体质偏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现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下,大力推广太极拳等具有保健疗效又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保健课程。  相似文献   

2.
该院大学生目前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大学生存在体质的个体差别大的情况。但是就其原因是更多的学生并不是不健康,更多的学生是处于一个健康与不健康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对于解决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的锻炼方式可以加以解决,可是就运动本身来说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此,体育工作者急需找到一个可以参与度更高的项目运动来缓解目前学生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普修简化太极拳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普修简化太极拳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即 :能够增强女大学生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迎合她们好静的特点 ,使自身美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现 ,并能伴随其终身健身 .她们具有的哲学理论基础 ,更有利于简化太极拳的学习和掌握 ,实践表明 :女大学生也是十分喜爱太极拳运动的 .因此 ,建议普通高校必须为女生普修简化太极拳  相似文献   

4.
郭磊 《科技资讯》2014,(35):174-174
太极拳作为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运动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由于太极拳非常注重对于体质的锻炼与良好心性的培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我国流传百年的运动项目,太极拳在当前社会中得到了大力普及,正是由于太极拳对于各个年龄段的练习者均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因此简化的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中成为了一门重要的体育学习课程,同时还能够让大学生们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该文针对于普通高校开展太极拳的作用和途径展开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与运动处方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的健康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运动,科学健身,以运动处方的形式指导大学生健身锻炼,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太极拳运动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伟 《太原科技》2008,172(5):32-34
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及亚健康的概念、产生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以沈阳工程学院轮滑选项课的6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5周的轮滑干预大学生亚健康实验.结果表明:轮滑干预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较干预前有明显缓解(P0.05),轮滑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效果.建议高校应做好提高大学生体质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工作,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和专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特点,通过多元人际关系的互动与转换,在提升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其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攀枝花学院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令人担忧,运动能力较低,达不到国家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而对提高大学生体质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对改善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健康在当今世界已非常流行,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该文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以及亚健康发生可能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探讨练习太极拳对有亚健康症状人群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它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10所高校1000名贫困、特困大学生与1000名一般大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角度上看,贫困、特困生体质与一般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调查发现,他们之间的体质状况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部分贫困、特困生的体质状况处于比较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处于疾病状态.为此,在两者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改善贫困、特困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