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面对应激采取的应付方式,为护士调适心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1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一般资料、应付方式二部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被检错后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66份有效问卷中发现护士应激情况下采取的应付方式方面: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退避五个分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自责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结论本调查中护士应对方式主要表现为积极应对但存在较强的幻想和退避消极应付方式。提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面对应激时应减少幻想和退避行为,积极采取成熟的应付方式,调整心理状态以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肖浩杰  李广全 《科技信息》2011,(19):170-171
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是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面对考试等应激事件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高中男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同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无考试焦虑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考察重庆市成教自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在面临各种应激环境时的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自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00多名成教自考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成教自考生SCL-90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性等3个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成教自考生应对方式的选择与SCL-90症状各因子呈选择性相关;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人格多采用自责、退避的应对方式,人际关系敏感则多采取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研究提示重庆市成教自考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须特别关注成教自考生成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护士在应激状态下的应付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护士在应激状态下的应付方式。方法: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76名护士和90名其他职业自愿进行心理调查。结果:护士组在面临应激时较多采用“自责”、“幻想”类应付方式,而较少采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且不同的应付方式与情绪有显的相关性。结论:消极、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影响心理健康,应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素质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291名藏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施测,探究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上水平;藏族中学生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忍耐、问题解决、退避、发泄、幻想和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多元回归显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察重庆市成教自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在面临各种应激环境时的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自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00多名成教自考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成教自考生SCL-90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性等3个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成教自考生应对方式的选择与SCL-90症状各因子呈选择性相关;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人格多采用自责、退避的应对方式,人际关系敏感则多采取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研究提示重庆市成教自考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须特别关注成教自考生成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统一指导语下.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23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如下:(1)男女青少年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求助的方法,中学生更多地采用退避、幻想的方法.(3)父母在对青少年的养育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4)父母养育方式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结论: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本省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11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护士SCL-90各项因子中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精病性二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调查显示:工作来源于地不同的护士躯体化因子分有差异;工作性质不同的护士躯体化因子分有差异;已婚与未婚护士躯体化因子分有显著差异;不同级别医院护士恐怖因子分有差异;三级医院阳性项目数比例较高.结论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导致护士出现恐惧现象,并伴随精神病性症状,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适当减轻或调整护士工作压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性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专区482名女性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抗疫工作情况调查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21)、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性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得分为(63.52±15.23)分/人,低于我国常模(t=-2.709,P=0.007).相关分析显示女性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与抑郁、焦虑、压力情绪呈负相关(r=-0.538,-0.451,-0.451;P均小于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程度、到目前为止在疫情一线工作时间、每天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信息花费时间、是否满意目前的排班情况、抑郁负荷、焦虑负荷、身份类别、被告知赴一线时心情是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性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偏低,医院管理者应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提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增强护士防治疫情的自信心,改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采用肖计划、许秀峰编制的应对方式调查问卷与周宗奎等编制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了兰州市229名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适应与解决问题和求助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适应与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交往适应与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状况与解决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应对方式对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