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杉林土壤溶解有机碳吸附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借助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对杉林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层土壤比上层土壤有更强的DOC吸附能力,土壤DOC吸附的量与平衡前DOC的浓度显著相关,溶液中的 pH,磷、铁和铝的含量影响土壤对 DOC的吸附。pH为 5.0 时土壤对 DOC的吸附最强,pH为7.0时最弱;磷能阻止DOC的吸附,铁、铝则增加土壤对DOC的吸附,铁的含量对DOC吸附的影响明显大于铝。DOC对土壤铁、铝的溶出量有明显影响,铝的溶出量和溶出率要大于铁。DOC对下层土壤铁铝溶出量的影响要大于上层土壤。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考察了辅料的选择、制粒粒径、助流剂、辅料的配比以及溶出介质对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体外溶出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100mg,甲基纤维素(MC)为25mg,制粒目数为16目,微粉硅胶质量分数为2.5%,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溶出介质时,制备的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pH 1.2,4.5及6.8的溶液为溶出介质,在温度37℃,转速为100 r/min条件下,对5个厂家,0.25 g及0.5 g两种规格的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溶出度检测。建立不同厂家产品的特征指纹溶出过程图谱。对指纹图谱差异相对较小的两种0.5 g规格阿莫西林胶囊,进一步考察了其在pH 1.2,45℃条件下的溶出曲线。结果显示,两种规格的5个厂家的阿莫西林胶囊各自呈现的三条溶出曲线所构成的特征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pH 1.2及45℃溶出条件下,后两厂家溶出曲线相对于pH 1.2及37℃溶出条件的溶出过程曲线,差异加大,有利于产品的进一步区分。在检测设备及人员低配备条件下,该法可实现阿莫西林胶囊来源的有效筛选及质量鉴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及其溶出度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溶出介质对其溶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赋形剂(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的盐酸溶液在277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辅料无干扰. 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04%.本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诺氟沙星胶囊含量及其溶出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铅锌尾矿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来源问题,以青海某铅锌尾矿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细菌浸出体系极端酸化硫化矿尾矿中锌、砷溶出的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时期重金属释放规律及释放的主要原因,以期为铅锌尾矿的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Zn的溶出量与溶液初始pH的关系为pH2.0pH3.5pH4.5,呈负相关.矿物浓度越大,单位质量矿物接触氧含量越少,Zn,As溶出越少;与不加亚硫酸钠体系相比,重金属释放规律明显不同,亚硫酸钠的添加会提高溶液pH值,抑制Zn,As溶出.Zn,As溶出均表现为两个阶段,前期以酸解、氧化还原作用为主,后期由于吸附、共沉淀作用及生成的新物质CaSO_4晶体和钙磷石覆盖在矿物表面使溶出量减少.原电池效应和Zn对酸性条件更敏感是溶出量Zn大于As,Zn优先于As溶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深海微生物中筛选出的对结晶紫具有优势吸附能力的菌株Bacillus sp. LM-24从废水中分离结晶紫。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其反应条件,选用无机载体硅胶和有机载体树脂对其进行固定,分析无机盐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游离菌株在最适吸附剂浓度1.216 g/L、pH=9.0、温度30℃时,反应10 min对30 mg/L结晶紫去除率可达86%;在不同pH和浓度时,固定化微生物吸附作用较游离微生物更加稳定。动力学测定显示3种吸附剂均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等温线测定显示游离菌株和硅胶固定化菌株与Langmuir模型拟合度更高,而大孔树脂固定化菌株与Freundlich拟合度更高。Bacillus sp. LM-24对结晶紫具有快速且高效的吸附作用,且固定化技术能有效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可作为结晶紫染料脱色的潜力开发菌株。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状态失活和活性污泥对吐纳麝香的吸附性能.吐纳麝香初始浓度为10μg·L-1,采用活性污泥灭活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pH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在10、20、30℃不同温度下建立了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分配系数Kd;研究结果表明,好氧、缺氧与厌氧失活污泥对吐纳麝香的吸附在60 min内都基本达到吸附平衡;pH值在6~8范围内对吸附没有影响,pH为9及以上时随着pH值增加吸附量减少;三者在不同温度下对吐纳麝香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吸附,都呈线性吸附,分配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另外,研究了20℃时好氧、缺氧与厌氧活性污泥的吸附等温线与分配系数,3种活性污泥的Kd值为:厌氧>缺氧>好氧;3种活性污泥与灭活污泥对吐纳麝香的吸附未出现明显差别,吸附性能规律为:厌氧>缺氧>好氧.  相似文献   

8.
采用壳聚糖小球吸附废水中的腐殖酸,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壳聚糖小球用量、腐殖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小球吸附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速率很快,5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壳聚糖小球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30℃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水合肼提高天然锰矿界面吸附能力的改性方法.结果表明:天然锰矿经水合肼反应改性后,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改性时的硫酸浓度、水合肼用量、高锰酸钾氧化及反应温度均影响锰矿的吸附性能.改性天然锰矿的吸附pH曲线呈"反S"型,在pH<2.4时对甲基橙有很强的吸附去除能力;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20℃时饱和吸附量为776.5mg/g.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麦秸秆对含铜废水进行吸附研究.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秸秆投加量、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小麦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小麦秸秆对Cu2+的吸附;其动力学行为很好的符合Lagergren 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30℃时秸秆对Cu2+的饱和吸附量qm为24.6...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用多效唑对冬小麦浸种和各时期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证明,在冬小麦上拔节期前4—5天,喷施多效唑196ppm为最合适。并从群体器官结构水平揭示了多效唑的作用,表现在能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厚度;稳定后期叶面积;改善产量因素结构。增产率小区试验(对照倒伏情况下)30.75%,大区试验为10.7—11.9%。  相似文献   

12.
硅灰对水泥净浆与砂浆性能及砂浆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掺量的硅灰对水泥净浆与砂浆性能及砂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硅灰可以减缓水泥早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化产物减少,结构疏松,使水泥砂浆早期强度有所下降.掺入适量的硅灰可以提高水泥后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化产物增多,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度,并能促使水化反应长期进行,从而提高水泥砂浆的后期与长期强度;硅灰的优化掺量为8%.掺入硅灰会降低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但水泥的安定性均为合格.  相似文献   

13.
14.
论编辑活动的受制性与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制约,但编辑活动又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反过来又对一定的经济、政治以深刻的影响,这种主要通过精神产品(出版物)的内容表现出来的影响和作用就是编辑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温度和光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产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温光水平与黑木耳产量之间的回归效应函数模型,经过电子计算机仿真选出了袋栽黑木耳的最适温光条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阶段的温光条件能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温度表现为负效应,弱光表现为正效应,强光为负效应;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较低的温度、弱光对产量表现为正效应,较高的温度、强光表现为负效应;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温光条件为18—24℃和263—333Lux,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最适温光条件为15.4—18℃和966—1000Lux。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横胺药具有抗菌、利尿、降血糖等不同作用,分析和讨论它们的结构与药理作用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观察”的本质,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观察的区别,尤其是对微观世界观察的真实性问题给以“肯定”的答复。本文还分析了影响观察结果的几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检验观察结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pH=7.2,离子强度为2.0×10~(-3)mol·dm~(-3)的条件下,测定了十二烷基笨磺酸钠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在海泡石上的吸附等温线,并讨论了它的吸附特性。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了标准偏摩尔熵变和标准偏摩尔焓变随吸附量变化的数值,同时根据其变化规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在海泡石表面上形成半胶团结构的基本形貌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钱(PDMDAAC)和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PDMDAAC-阳离子膨润土,研究了PDMDAAC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改性前后膨润土的电性情况,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丁膨润土改性前后的形貌变化和层间距的变化,最后用阳离子膨润土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实验了阳离子膨润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PDMDAZC在膨润土上的吸附属于Langmuir吸附,同时也符合Freundlich吸附,改性前后膨润士的电性、形貌和层间距都发生了变化,处理废水的实验表明,阳离子膨润土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对COD也有一定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紫荆的受精作用与胚乳、胚胎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观察。珠孔受精,精子与极核的融合先于与卵融合,雌、雄性核的融合方式为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的类型,核型胚,初生胚,核先于合子分裂,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裂,胚胎发育属于Souèges的A_1型,相当于柳叶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