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气象测报工作而言,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气象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很多常见的问题,仪器设备的问题以及极值与日极值之间的问题等影响了测报工作的成果,制约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了地面观测业务实际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其中以计算机完全崩溃或故障无法使用最为严重,因此仅以局域网内同网关段的备份专用计算机为介质,重点说明Allway Sync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余介质可参照说明进行相应修改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数值预报、卫星云图等,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5年8月3日傍晚前后发生在河南省新乡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这是一次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南下,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下,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本次强对流过程是东北冷涡与副高共同影响的,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落区难以把握,强降水的落区及系统移动方向受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和高空引导气流影响较大,是本次预报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面测报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倘若可以准确的给予地面测报,那么就可以及早了解天气状况,进而给出相应的应对,确保在出现相关天气状况时不会因为应对不及时出现巨大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地面测报工作的研究力度,制定有效的措施,以此提升地面测报水平。  相似文献   

5.
董保华 《河南科技》2013,(2):159-160
本文利用1961-2010年50年的江西省89个地面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西省强对流天气(冰雹、短时强将水、雷雨大风)的气候背景和特征,结果表明:50年中,江西省冰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年平均站次数分别为18.4、144.3、198.3次;冰雹的出现约为10年一个峰值;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5-8月,占总数的83.5%;进入21世纪,雷雨大风出现站次呈逐年减少趋势;总结了江西冰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等,对2016年7月30日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副高边缘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前期的高温高湿、显著的不稳定层结、充足的水汽条件以及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导致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气象灾害爆发频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实现气象变化自动观测和智能观测,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我国对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投入了较大精力。但目前,自动化现代气象地面观测仍存在较多问题。由此,本文主要分析自动化现代气象地面观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复合型技术人才短缺,未形成系统的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培训机制,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缺失,智能观测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对自动化观测资金投入不足和地面气象观测保障措施不健全。  相似文献   

8.
王瑞祥 《河南科技》2021,(15):135-137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对豫东、豫南地区2019年七下八上时期持续性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的背景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月下旬到8月初,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弱,脊线位置维持在25°N以南,豫东、豫南处于副高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中,蒙古冷涡强大且稳定地维持,持续分裂低涡东移并携带冷空气南下;中低空...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相关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降水等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对我省春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相对灾害指数,由此可将大范围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放在统一的尺度上来评价,为从宏观上把握和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面气象观测已进入观测自动化的新阶段,对观测设备和业务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调整业务分工,不断增强业务人员的设备保障能力,确保观测自动化业务的稳定运行。本文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三维拼图技术,并融合河南电网GIS,建立强对流预警模型,实现覆盖河南电网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将分散的电力、气象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有效提升电网防灾减灾能力和电网企业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3月11日至12日发生在福建的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降水前后高空各层和地面天气形势的变化,明确了此次降水过程天气系统环流的配置情况,进而对降水过程期间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VB语言环境下的地面历史气象资料查询统计系统。地面气象资料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信息、科学研究、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为方便快捷地使用地面气象资料以及对历史数据进行快速统计查询,开发了一款简单、实用、直观性强的资料查询系统。该系统设计了选择、查询、统计等功能,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实现了表格输出与打印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资料检索、查询、使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B(以下简称气象雷达)是一个探测、处理、分配并显示雷达天气数据的独立应用系统。通过一定的图形算法对距离、方位和反射率等数据做进一步处理,生成可显示的气象数据。常规的雷达装备主要由天线、发射器、接收器、显示器、电子计算机和图像传输等组成。本文主要介绍了气象雷达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重点探讨气象雷达的应用与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对2021年5月湘潭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偏差分析。【方法】分析采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NCEP和ECMWF再分析资料。【结果】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绝对湿度的持续偏高、系统性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层结不稳定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是一次典型的大陆强对流型降雨,并有“列车效应”发生。【结论】虽然不同数值模式对此次天气过程预报总体效果不佳,但GRAPES-3KM的降雨量级预报和华南模式的降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焕哲 《河南科技》2021,(1):156-158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已经被深入应用于气象领域.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直观地表达天气预报的结果,而且还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气象信息与其他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综合的空间叠加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天气预报应用、人工影响天气、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气象灾害评估、气象资料管理与可视...  相似文献   

17.
不定时重要天气现象包括瞬时大风、龙卷、冰雹、雾、沙尘暴、霾、浮尘和雷暴。本文对河南省不定时重要天气报的发报规定进行深入的阐述和总结,并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重要天气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区域陆续出现了更多新建的地面台站和一些新建的设备比较新的地面自动观测站。但是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些台站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时间检测的历史记录的资料,所以不能得出完整的质量控制技术结果。本文在使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气象局在过去25a存档的地面观测资料,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新建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技术。从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其一对空间一致性进行检查,其二对时间一致性进行检查,最后是对气温和气压采用极致的检查等三个方法对质量进行控制。结果明显表明,我们制定的方案可以有效的发现问题,可以为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提供有效、高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小时观测数据,分析2016年12月18日至21日发生的持续性PM2.5重污染过程前后空气质量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探讨气象因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过程是稳定气象条件下导致的局地污染积累;在污染积累阶段,风速明显偏小,相对湿度逐渐增加;而在污染清除阶段,气象要素的变化则相反,风速明显增大,相对湿度显著下降;风速和相对湿度与PM2.5质量浓度间均存在指数相关,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451 5、0.541 8,表明在大气污染过程中气象因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气象雷达属于雷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医疗、旅游、建筑、国防、航天、航空、海洋、能源、交通、林业、农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气象雷达在民航安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