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大豆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特点,对于研究大豆遗传基因的变迁、改善大豆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明黄河三角洲地区野大豆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14个乡镇26个采样点采集了227株野大豆,从其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实验、抗逆性实验、结瘤能力测定、结瘤广谱性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RAPD分析,共分离纯化出100 株根瘤菌,其中菌株3D-21,3D-24,3K-8,3K-23VS等对酸、碱、盐、抗生素、高温、低温均有较强耐受性,且结瘤能力也较强;菌株7K-8结瘤能力较强,K-5抗逆性较强。16S rDNA序列测定表明所获菌株分属于3个属7个种,相近菌株的RAPD分析呈现明显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野大豆根瘤菌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部分菌株结瘤能力和/或抗逆能力强,该研究为挖掘、利用优良菌株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选用50株分离自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的根瘤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抗性和耐逆性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地理来源或同一宿主来源的不同根瘤菌菌株在碳、氮源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来源于天蓝苜蓿、苏里木兰、窄叶野豌豆的绝大部分菌株比其他菌株有更广泛的碳、氮源利用谱;而在抗生素抗性和耐逆性方面供试菌株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对21株相思根瘤菌和2株大豆根瘤菌菌株进行NaCl、(NH4)2SO4、pH值、高温和低温的耐受性实验,其中耐(NH4)2SO4的实验分别进行了相思根瘤菌在含(NH4)2SO4的平板上的耐受性和在浓度为100mol/L、300mol/L、500mol/L、600mol/L的(NH4)2SO4中的结瘤试验。参试菌株均经过回接实验培养和镜检,培养基均为YMA。结果表明,相思根瘤菌均能耐受的盐浓度为0.5%~2.0%,能在37℃和pH值为6~9的条件下生长。在抗生素抗性方面,相思根瘤菌普遍抗氨卞青霉素,而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敏感。相思根瘤菌的耐盐、耐高温和耐氨能力强于慢生大豆根瘤菌。 相似文献
4.
苏铁(CYCAD)是珍稀的“植物活化石”,野生苏铁近二十年来遭到严重破坏,有灭绝的危险。但苏铁在地球上经历二亿七千多万年的沧桑巨变,具有极大的抗逆性,本文以观察试验的丰富材料,阐述了利用苏铁抗逆性培育苏铁苗木,尤其是培养异型植株,不但减轻了人为破坏野生苏铁的压力,还挽救了多样性和提高功铁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木本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为其宿主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氮素,这些根瘤菌在分类地位上可归入不同的属、种,说明它们的多样性及与木本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混杂性。另外从木本豆科植物上分离的根瘤菌还有较强的抗性,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为江苏省重要的乡土树种,野外资源稀缺。南京椴野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探索,可为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椴5个天然群体[江苏宝华山(P1)、牛首山(P2)、安徽皇藏峪(P3)、安徽蜀山(P4)和浙江天台山(P5)]93个体为实验材料,选用15对多态性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①用15对引物共检测等位基因数(A)总和为96,平均值为6.4,四倍体基因型(G)和四倍体特异基因型(Gi)总和分别为441和251,特异基因型比率(R1)和种质鉴别率(R2)均值分别为45.73%和17.99%。②在5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loc)和四倍体基因型丰富度均值(Gloc)分别为5.50±2.43和9.41±4.29;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1±1.43和0.62±0.14。参考各群体Gloc和He值,确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群体为P1和P3。③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030;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群体多样性水平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④聚类和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显示,5个群体可划分为2组(组1包括P1、P2和P5;组2包括P3和P4)。Menta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南京椴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宝华山群体和皇藏峪群体多样性较高,群体扩张可能是以这两个种群为中心,经人类活动迁移至其他区域。但南京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分化,主要是由于植株寿命长,群体缺乏自然更新,加之群体间存在人为种子传播。因此,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隔离区,明确优先保护群体、加大植株异交,并采用人工繁育及种质回迁的方式保护南京椴野外群体。 相似文献
7.
森林与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6(4):73
<正>随着全球生态系统的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面临极大的威胁。遗传多样性的缩小和丧失,所产生的有害影响极其深远。在一个长期的林木遗传改良计划中,必须首先注意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充分利用现有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三峡大坝、向家坝等水电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分析了长江上游向家坝库区(邵女坪)、三峡库区干流(巴南、丰都、万州、太平溪)及支流(箭滩河、嘉陵江、小江)等8个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历史动态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为0.770~0.876,核苷酸多样性为0.687%~1.967%;8个群体的错配分析图都呈双峰分布,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 值均为正值或统计上不显著的负值,表明长江上游鲢群体在历史上较为稳定;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MOVA)显示,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95.87%),仅有4.13%的变异来自群体之间;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箭滩河群体与太平溪、小江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他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不显著;Mantel检验显示,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远近无相关性;单倍型网络图显示,长江上游鲢群体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格局.建议加强长江上游鲢遗传资源保护,将产生分化的群体作为不同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11.
选用67株分离自甘肃兰州地区的黄芪根瘤菌菌株,测定了供试菌对甲基蓝、甲基红、亚甲基蓝、刚果红、孔雀石绿5种染料和脱氧胆酸钠、亚硝酸钠2种化学试剂的抗性反应,及耐盐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菌具有较强的耐盐性,36%的菌株可以耐受5%NaCl,21%的菌株可以耐受6%NaCl;黄芪根瘤菌对两种化学药物脱氧胆酸钠和亚硝酸钠均具有极高的抗性,几乎所有菌株都能在终浓度为0.1%和0.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不同的黄芪根瘤菌菌株对不同染料具有不同的抗性,对不同浓度的同种染料也具有不同的抗性,同种黄芪根瘤菌菌株对不同染料具有不同的抗性,对不同浓度的同种染料也具有不同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毛新国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06,(6):18-18
本书的作者巴特利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可可研究专家,长期从事野生可可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所以很多信息都是他亲自收集整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巴特利博士不仅从事可可的育种和栽培工作,还从事可可种质资源收集、性状描述整理工作,本书是他长达40多年从事可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结晶,也是他对世界可可研究卓越贡献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平抗纹枯病突变体和高感纹枯病品种蜀恢881杂交构建分离群体,经F2分离世代的遗传分析,抗、感单株比例符合3 1(χc2=0.563,χ12,0.05=3.84),初步确定该突变体对纹枯病的抗性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所控制,命名为Rsb-2(t)。利用已合成的530对微卫星引物,对抗纹枯病突变体和蜀恢881进行多态性引物筛选,用多态性引物对上述F2分离群体的全部感病单株和部分抗病单株的DNA进行PCR分析,借助MAPERMAKER/EXP3.0软件,对其微卫星标记实验数据进行连锁分析,将Rsb-2(t)定位于第3染色体的p臂,发现RM218、RM251、RM4321和RM5748与Rsb-2(t)连锁,它们均位于着丝粒端,连锁距离分别为32.1 cM,41.1 cM,42.4 cM和49.7 c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9份藜豆种质的指纹图谱,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0条,多态性比例为78.1%。应用其中3条多态性ISSR引物(UBC889、UBC812、UBC825)的12条特异性条带,可以有效区分供试的9份藜豆种质资源。藜豆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70.97之间。利用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3处可将9个藜豆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遗传算法的过早收敛问题,从种群个体、基因两个方面给出了遗传算法种群多样性的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变异操作的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问题求解的精确度以及收敛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地层条件下,套管的强度具有足够的富余量,因而一般对套管的偏心影响考虑较少.但在深井及盐膏层地层中,套管偏心的影响不可忽略.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套管受挤变形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管偏心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绘制套管偏心与套管最大应力的对应关系图,回归套管偏心与套管最大应力关系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地应力下,在最大地应力方向,套管偏心距越大,套管抵抗非均匀载荷能力越强;在最小地应力方向,套管偏心距越大,套管越容易挤毁.最后,利用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区块的最低钻井液密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套管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