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角草、碱蓬、柽柳为三种威海市盐碱地普遍种植的具有耐盐碱特性的盐生植物.本研究通过测定三种植物的生境指标,探究了盐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和对盐碱化土壤的适应性,并分析了耐盐机理,以期开发盐碱化土壤的生物改良技术,因地制宜地种植盐生植物,拓展盐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甜菜M14品系是利用野生白花甜菜(Beta corolliflora Zoss.)与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进行种间杂交及回交获得的附加有野生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具有野生白花甜菜的一些优良性状。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以未处理的甜菜M14品系叶片作为Driver,以500 mmol·L-1NaCl处理的甜菜M14品系叶片作为Tester,构建了盐胁迫下甜菜M14品系抑制消减cDNA文库;以地高辛为标记物,进行反向Northern Blot杂交筛选并测序,共获得盐胁迫下甜菜M14品系特异ESTs序列449个,组装后共得到58条Unigenes,并将测序所得结果进行了GO分类。该研究为进一步鉴定和挖掘甜菜M14品系新的优质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白雨霞 《河南科技》2022,(23):111-114
从市域尺度出发的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研究,对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解译技术、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碳排放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吕梁市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吕梁市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增加,主要是由于城镇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用地占用大量林地、耕地引起的。同时,在这15年间,吕梁市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对碳排放总量贡献最大;林地碳吸收量则是碳汇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对NaHCO3胁迫下5种木本植物苗木Na+、K+的吸收和积累及其与木本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Na+含量、地上部分Na+/K+总体上逐渐增加,地上部分K+含量逐渐降低.地上部分Na+含量依次为枸杞樟子松丁香南蛇藤白榆;Na+/K+含量依次为樟子松南蛇藤丁香枸杞白榆.研究表明,地上部分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不同树种抗盐性的有效指标,但对于非盐生植物与盐生植物应该区别对待,即非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负相关,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正相关.地上部分Na+/K+与抗盐性没有普遍联系,不能作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抗盐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赵静 《河南科技》2021,(15):114-116
对于尾矿坝而言,浸润线至关重要.随着尾矿堆积坝的升高,其排渗设施的有效性成为浸润线控制的关键.因此,尾矿库研究人员对尾矿坝排渗方式和浸润线的控制极其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并介绍了几种高效的尾矿堆积坝排渗技术.  相似文献   

6.
冯鑫  宋鄂平 《河南科技》2020,(2):136-139
以恩施市2003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本文利用ENVI5.1将影像分成六大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裸地。同时,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动态度的数学模型和混淆矩阵的分析方法,研究恩施市2003—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3—2015年,恩施市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最高的为林地和耕地,二者总面积超过恩施市总面积的80%,林地和耕地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用地类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剧烈的主要为建设用地、水域和裸地,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动态度K2分别达到28.43%、16.63%和7.74%;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方面,主要是林地和耕地的转化,其次是草地、裸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方法对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水域的减少,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增加的趋势.(2)2005—2010年闽清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718 8下降至0.715 7,局部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林地锐减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土壤类型与青皮苗木光合作用的联系,将取自尖峰岭热带植物园的青皮苗木置于4种不同土壤中进行盆栽实验.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的青皮苗叶片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青皮苗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除次生林土处理外均为单峰曲线.无明显的"午休"现象;2)青皮苗木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除胶林土外,另外3种土壤处理下的均呈双峰曲线;3)胶林土和原土处理下的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次生林土和沙土呈双峰曲线.其中,次生林土处理下的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各个时刻几乎都低于其他土壤.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可能对青皮苗木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郝新民 《甘肃科学学报》2012,(2):F0003-F0003
利用耐盐产酯酵母规模培养技术提高酱油中香味物质的生成,进而改造相关传统发酵产业,使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研究是近年来发酵工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随着极端环境微生物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耐盐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耐盐  相似文献   

10.
选用河南省南阳市主城区1990、2000、2010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市土地利用类型以居民地、耕地和裸地为主,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大量耕地转向裸地和居民用地。  相似文献   

11.
运用RS与GIS技术,以牡丹江市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运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及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等方法对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找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些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的10年期间:(1)耕地所占的面积呈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些增加的面积主要是由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转换的.(2)林地、草地的面积表现出先减少再增加,而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则一直在增加,且水域面积的增长速率由缓变快,使得牡丹江市土地利用强度处于逐步上升状态.(3)景观格局的主要变化表现为:景观格局优势度整体有一定的增加,增加速率由快逐渐变缓;而景观多样性整体先下降后上升,所以景观均匀度一直比较平稳.(4)在众多人为因素中,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