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2.
简·爱、苔丝是在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两个著名的女性形象.她们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在与自然、社会的抗争中,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求证着自身的价值,显示出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正是她们在自我奋斗的历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差异又决定了她们最终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4.
铁凝、张洁等女性作家,以母性角度切入女性世界,在作品中阐述了她们对女性及人类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寻找对于女性前途命运的企盼与希冀。她们的作品通过对传统“良”母形象的重新审视、对现实“恶”母形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自然母性形象的呼唤与追寻,体现了作家自身的母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中,女性的自然存在是动物性存在,女性的社会存在是奴隶的奴隶,女性的精神存在,则几乎被窒息,她们的人生归宿是无"家"之根,这里是女性的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芭芭拉.金索维尔(Barbara Kingsolver)第五部小说《丰盛的夏天》(Prodigal Summer)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女性和自然的命运。金索维尔通过赋予女性和自然惊人的能力来完成两者的自我救赎和相互拯救,从而构建起一个和谐丰盈的绿色世界。通过分析这部作品可以看到,金索维尔虚构三个非凡女主人公,赋予她们力量、智慧和仁慈,让她们带领误入歧途的人类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虽然完全由女性来构建一个绿色社会显得过于理想化,但是金索维尔真正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人们能从小说中得到自省。  相似文献   

7.
“他”与“她”都是第三人的人称代词。“他”指男性,“她”指女性。复数情况下,“他们”指两个以上的男性,“她们”指两个以上的女性。在第三人称既可指男性又可指女性的单数情形下和男性与女性混合一起的复数情形下,现定的用法都是用“他”或者“他们”。但这在有关法律条文中进行使用是不准确和不合时宜的。而法律人和出版人中则有人创造出并使用了“他/她”和“他/她们”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似乎还可以创造出一个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的新的ta字来,以替代“他/她”和“他/她们”难以用口头语言进行正确表达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与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是处于同时期的两位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从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找出两位作家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从她们写作的语言特色与叙事艺术以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女工的产生及婚姻家庭生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女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产生于大机器生产被动引入中国之后。然而,在谋生手段得到更新的同时,她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状况并没有相应提升,她们彷徨过,痛苦着,她们生活在光明与黑暗的过渡时期。然而,她们用自己羸弱的双手,实现了中国女性几千年来的梦想:自由。她们是中国女性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胡文慧 《科技信息》2010,(28):I0005-I0006
威廉·福克纳在美国南方那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几十年,奉献出一部又一部饮誉世界的传世佳作。这些作品扎根于美国南方,并探索了美国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喧哗与骚动》就是其中的一部。本文对《喧哗与骚动》中的三代女性人物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作为母亲、女儿和外孙女的三代女性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不论她们抗争与否,她们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她们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相似文献   

11.
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中国女性曾长期习染诗词创作,不像西方女性那样相对缺乏抒情文学写作经验,中西女性小说兴起的条件、状态、意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比其中异同,不仅是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别、跨语际的性别诗学研究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阿摩司·奥兹是一位有着女性想象自觉的作家,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恋父、背叛传统、单恋欧洲倾向的女性群体,该群体印证了作家对女性生存困境的理性思考:恋父行为体现了女性被支配、被操纵、主体性被剥夺的事实;女性尝试以叛逆行为实现突围,突围的力量源于父权的生产性与女性的边缘化益处;身处犹太复国主义和欧洲文化夹缝中的犹太女性产生了比男性更为强烈和持久的身份困惑与信仰危机。这些女性因承载着奥兹的个人思考而成为其对话尝试与主体间性探索的载体,成为其对自身男性、犹太人、知识分子三重身份进行确认的镜像。  相似文献   

13.
脚本理论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及其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ford & Abelson的脚本理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会在大脑中建构一个心理模型,激活用于理解语篇的认知脚本。在认知脚本的指导下,翻译过程中,脚本理论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译者的翻译过程是认知脚本被激活的过程,译者应采取脚本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结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应遵循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人类”和“自然”是薇拉.凯瑟内布拉斯加系列拓荒小说的两大重要主题。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上,凯瑟以深情的笔触营造了一个个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互蕴共荣的生态世界,充分折射出其崇尚自然、关爱人类的现代生态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情怀。凯瑟的生态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肯定,对人物共融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与人关系谐和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五龙是"性恶"的载体.他的恶不仅仅是先天的动物性所致,更多的是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五龙的一生是与女人相互纠缠的一生,但没有一个女人在他心田播下爱的种子.五龙在充满血腥复仇的男性世界里,将"性恶"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在五龙的亲情世界里,温情也被"性恶"排挤得毫无踪影.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由于性别区隔的视角差异,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建构女性形象不成功,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作家认同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无法进入双性同体的写作状态;第二,女性形象是小说的功能性人物,是作家理想化的产物;第三,作家潜意识中以女性对男性的付出程度来表现其存在价值。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应当服从人物的生命逻辑,平等地描摹复杂的人性,以更宽广的视野完成人物主体在社会中的多维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7.
妇女的穿戴打扮 ,往往在节日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甚至具有明显的超乎节序的特色 ,形成节日民俗一大景观。明代市情小说《金瓶梅》堪称最好注脚。明朝妇女在元宵节期间喜穿白绫的习俗 ,《金瓶梅》中有多处与此相关的描述 ,可与明代史料互为补充、印证。白绫衫 (袄 )在明代成了元宵节物 ,妇女必备。不惟如此 ,白色衣服在平日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便服。因此 ,由《金瓶梅》我们可以一窥明代妇女习俗 ,妇女元宵夜走百病时穿白绫乃是其中服饰民俗之一。这在服饰民俗史上也是一个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人才的兴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元代大都作为全国杂剧中心,杂剧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以关汉卿为领军人物的大批剧作家的成长、聚集,离不开珠帘秀为代表的大批表演家们艺术的积累、传承、创新。大都为这些文学艺术人才的发展提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氛围,他们相互砥砺,切磋技艺,启发思想,彼此促进,共同开创了大都杂剧艺术的鼎盛时代,也使得北京一举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吉姆老爷》中吉姆与自然、吉姆与女性的关系来挖掘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以便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作者康拉德的种族意识和女性意识。在小说中,康拉德通过肯定吉姆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父权制的谴责,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