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色调的变化,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色调的变化与色料中着色元素钴、铁和锰的含量和比例密切相关;其次,色料中氧化铝的含量对历代青花色调也有影响,氧化铝含量低于18%~20%时,色料易流散,高于18%~20%时,花纹较清晰;青花瓷烧成温度应在1 300~1 320℃,气氛为还原气氛;胎釉应与色料的烧成温度、气氛和升温速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青花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 ,而且成分不同 ,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 ,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 ,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 ;而且 ,瓷胎 Al2 O3/Si O2 比值增高 ,K2 O Na2 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 ;最后 ,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 ,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而且成分不同,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而且,瓷胎Al2O3/SiO2比值增高,K2O+Na2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最后,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Zn2+掺杂复合钴蓝色料属于尖晶石型色料,采用固相反应方法,用氧化钴、氧化铝、氧化锌、钾长石等原料,成功制备了蓝色色料。该色料呈色效果受氧化钴加入量、烧成气氛、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钴加入量10%左右,弱还原气氛,1 250℃烧结,保温60 min。  相似文献   

5.
采用烧结法处理高铁赤泥回收氧化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氧化铝热力学数据库,对高铁赤泥炉料烧成过程中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炉料配比等烧成工艺条件对高铁赤泥炉料烧成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炉料的配钙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并且在烧成过程中可能生成不溶盐类,导致熟料中氧化铝的溶出率降低;延长烧成时间和增加配料铁酸钠含量均有利于烧结;高铁赤泥炉料的最佳配料是 熟料中Na2O·Fe2O3 质量分数为10%~12%,钙铁摩尔比为1.0~1.2;烧成工艺条件是温度为1 000~1 050 ℃,烧成时间为30~40 min.在最佳配料和烧成工艺条件下,当熟料中氧化铝含量为15%左右时,熟料中Al2O3 回收率可达85%~90%.  相似文献   

6.
烧成铝锆碳滑板的水化粉化机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析烧成铝锆碳滑板的水化粉化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试样水化前后的物相组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试样水化前后的O-H键强弱变化,用扫描电镜观测滑板水化前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埋碳气氛下,烧成铝锆碳滑板中添加的金属铝与保护气氛中的N2、CO、CO2等发生反应,形成容易水化的氮化铝和碳化铝,当保护气氛中的CO2含量和烧成温度过高时,滑板中形成的氮化铝相会更多,从而使得滑板水化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采用金属铝和单质硅作复合添加剂时,应严格控制铝粉的添加量和烧成制度.  相似文献   

7.
镁橄榄石和炭黑为原料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宜昌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为原料,分别以4种质量比混合均匀,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在200 MPa压力下压制成20 mm×20 mm试样,置于110℃干燥箱中干燥24 h,然后在高温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分别在1 550℃1、600℃1、650℃和1 700℃保温3 h烧成.对烧成的试样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原料中Fe2O3杂质经高温烧成后转变为FeSi;不同试样经不同温度烧成后都含有少量的MgAl2O4和SiO2;烧成温度与炭黑含量是影响MgO-SiC-C复合粉体合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当烧成温度为1 600℃,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5%、20.5%和74.5%、25.5%时,能够比较好地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管式炉定量研究了陶瓷烧成中还原气氛气体含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三者对日用瓷烧成还原程度的影响。通过测量样品截面的颜色变化区域来确定还原层的厚度,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还原前后陶瓷样品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100℃含4%(质量分数)一氧化碳气体的还原气氛下,厚度为11.5mm、含0.47%(质量分数)Fe2O3的样品2min内已还原完全。  相似文献   

9.
青花是一门将传统绘画技艺结合陶瓷器型结构进行装饰的艺术。尽管青花瓷与中国写意画使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都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人们对生活美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文章从艺术载体、空间、绘画技法以及青花瓷独特的烧成魅力等层面来解析中国写意画与写意青花两者之间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用核技术研究古汝瓷的呈色和烧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色差仪测量了各种颜色汝瓷釉面的反射光谱,用Moessbauer谱测定了釉中结构铁(Fe^2 ,Fe^3 )的相对含量和和各种釉色的主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呈机理和烧制技术,研究表明,天青汝瓷是在重还原气氛中和高温条件下烧成的,粉青汝瓷是在中等不气氛中和稍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豆绿汝瓷在轻还原氛中和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单分散准球形-αFe2O3纳米颗粒的悬浮液中,在氨碱催化下,CoCl2水解产生的Co(OH)2沉积在-αFe2O3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核-壳粒子.经500℃热处理后,壳层物质晶化为立方晶系Co3O4,壳层厚度约为6 nm.不同的氨碱液对核-壳结构产生影响,在1 mol.L-1尿素溶液的催化下,得到均匀的核-壳结构.应用TEM和XRD分析了产物结构,并利用UV-Vis光谱对复合材料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与-αFe2O3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比较,在光激发下,Co3O4/Fe2O3核-壳粒子光吸收特性发生改变,在可见光区产生新的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步简单方法制备海胆状Fe2O3/SiO2,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形貌的纳米材料能防止Fe2O3纳米颗粒的团聚,避免SiO2在高温条件下烧结,并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据磁铁精矿在空气及氮气气氛中预热的质量损失计算新生Fe2O3质量分数,研究预热温度、预热时间对新生Fe2O3质量分数的影响和新生Fe2O3质量分数对磁铁精矿预热球团抗压强度及转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预热球新生Fe2O3质量分数迅速增加,当Fe2O3质量分数超过50%后,其抗压强度迅速提高(大于400 N/个):同时,预热球中新生Fe2O3由邻近矿粒结晶向毗邻的氧化物体问扩散迁移并形成Fe2O3连接桥,球团强度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实验对以铁的硝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的Fe2O3进行晶体结构表征和比表面积测定,经对煅烧样品洗涤前后比表面积的对比,利用MEDUSA软件计算铁盐溶液中的组分分布,分析NO3-、Cl-和SO24-在Fe2O3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未经洗涤硝酸盐制得的Fe2O3比表面积最大,洗涤对产物比表面积几乎没有影响;而Cl-和SO24-的铁盐所制得的Fe2O3经洗涤后颗粒比表面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等体积超声浸渍法制备负载型Fe2O3/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SEM、N2吸附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非均相催化剂Fe2O3/γ-Al2O3催化H2O2氧化愈创木酚的降解反应,分别考察催化剂铁的负载量、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初始pH对愈创木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降解愈创木酚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愈创木酚质量浓度100,mg/L、反应温度75,℃、催化剂加入量6,g/L、H2O2(质量分数30%)加入量0.030,5,mol/L、pH 6.10、反应时间80,min的条件下,愈创木酚的去除率高达92.6%.此外,该非均相体系在pH 3.0~9.0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这表明该催化剂克服了某些类Fenton催化剂在中性、碱性环境低效率的问题.催化剂重复5次使用后稳定性高,铁浸出较低,对反应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以毛竹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研究铬(VI)不同的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不同、吸附剂不同的投加量、不同的粒径的条件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VI)溶液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吸附剂用量。温度、振荡时间、投加量等因素对铬(VI)吸附作用影响不大。优化工艺的组合为:铬(VI)浓度为10mg/L,溶液初始pH=1,温度为45℃,吸附剂粒径小于100目,吸附剂用量为0.5mg/50mL,吸附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Fe3O4磁粉为载体,采用溶胶-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Bi2O3/Fe3O4磁性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用SEM和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来评价Bi2O3/Fe3O4磁性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2O3比较均匀地包覆在Fe3O4粒子的表面,在合成过程中Fe3O4的结构和大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500 W Xe灯照射60 min后,使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1.5%,并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重用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混合焙烧的方法制备Fe2O3MoO3Sb2O3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和穆斯堡尔(Mssbauer)谱研究Fe2O3MoO3Sb2O3三组分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固相反应,并分别与Fe2O3MoO3和Fe2O3Sb2O3双组分体系的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Sb2O3加入到Fe2O3MoO3体系中抑制了Fe2(MoO4)3的形成,而MoO3加入到Fe2O3Sb2O3体系,则可显著促进FeSbO4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Fe_2O_3/TiO_2/蒙脱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级Fe2O3/TiO2/蒙脱土复合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反应模型,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 h亚甲基蓝降解率99.3%.采用XRD,TEM,UV和ICP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iO2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催化剂粒径在15~21 nm.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催化剂,得出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