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港地区有丰富的日照资源和气候条件,适于棉花栽培。根据光能生产潜力、光热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和分析,在1990年皮棉亩产平均达75公斤,2000年达100公斤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黑龙港地区干旱缺水与隐患深重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了实行旱作农业和节水型农业途径。发展旱作农业主要措施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调整作物布局。发展节水型农业的主要措施是试验推广节水型灌溉制度和先进的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连地区主要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光能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可达到657~750公斤/亩,水稻可达到1300公斤/亩左右。并以气候生产力指数反映一地的气候生产力水平和光、温、水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四川省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盐亭县近48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水稻、玉米、小麦3种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并将农作物生产潜力与气候要素的变化结合起来,分别探讨了气温变化对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和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亭县冬春两季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已经成为小麦等小春作物自然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再加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县降水有减少的趋势,水分亏缺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水利建设是盐亭县农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河北省农业的气候生产潜力,是假设作物品种、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耕作技术都适宜的情况下,在光、温、水等气候因素的作用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在考虑水分对光温生产潜力限制时,引入作物供水量与需水量之比作为水分订正函数 g=(R+W—f—D)/ET,为鉴定作物水分供求关系的客观指标。其中:R 为降水量,W 为浅层地下水补给量,f 为径流量,D 为对浅层地下水补给量,ET 为作物需水量。计算了各地小麦、夏玉米、棉花等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孢粉分析资料和C~(14)测年数据,本区的全新世地层以三分为宜,即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中全新世(距今7500—2500年)和晚全新世(距今2500年至今)。黑龙港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也曾发生过较明显的演变。中全新世时,有过比现在高2—4℃的温暖气候,随后又变凉了。黑龙港地区的盐碱灾害,在早全新世时期可能就已存在,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凉变干,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加重了这一灾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一个包括各种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生态系统。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根据黑龙港地区土地诸因素的质与量的变化,划分出若干土地生态类型,并就不同类型的特征及其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依据土地生态类型进行了农业生态分区。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作物生长动态模型,利用温度累积和生长季大于或等于10℃积温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并提出利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和日最高,最低温度,计算温度订正函数及根据水分平衡公式计算水分订正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叠代法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然后然后计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芜湖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计算了芜湖市气候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并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实际单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只相当于气候生产潜力的47%-70%,主要作物实际单产只相当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31%-62%,说明芜湖市农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建议对种植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在土肥、育种等环节上加以改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山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河北省山区土地资源利用水平,2007年3月在河北省37个山区县进行土壤和玉米采样,运用机制法的逐步订正模型分别对河北省坝上水资源生态保护区、燕山水资源生态保护区、冀西北水资源生态保护区、太行山水资源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粮食生产水平还很低,可挖掘的潜力还相当大,优化光热水肥的组合方式,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水分条件是影响河北省山区农业生产潜力的最关键因素;土壤中氮、磷含量低,是山区玉米产量的另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没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一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和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一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 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潜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是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针以保地区区域地理特性,结合中日合系26号水稻的田间实验观测资料,对滇中水稻光温生产潜力进行了动态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并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秉维提出的光合生产潜力理论,结合山西地区的气候与当地地理状况,以及实际栽培条件,在Photoshop8.0的支持下,将山西小麦分为三大产区,针对各产区的情况选育优质品种,最后从品种、栽培措施、生态条件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目的是分析山西地区小麦产量的上限与实际产量差距;结果说明山西地区小麦的光合生产潜力很大。因此,掌握气候因素对其影响、改良作物品种、改善作物环境、选育优质品种,将大幅度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豫西山区玉米的生产潜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楠楠  李爽  赵留锋 《河南科学》2011,29(4):422-427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AEZ模型定量计算豫西山区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和自然生产潜力,并结合县域尺度的玉米实际产量数据,分析各层次生产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光合、光温生产潜力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增加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和自然生产潜力整体上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应地基于县域尺度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支持,利用潜力递减法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变化特征,采用气候理论潜力为目标进行作物生态潜力预测。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光合生产潜力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光温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土壤生产潜力则南部高于北部;1985—2010年,研究区内作物生产潜力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及土壤生产潜力损失量分别为16 670.19、8 579.06、3 185.58、1 147.98 t,各占其对应级别潜力总量的2.37%、2.33%、2.33%、1.92%;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研究时段内区域作物生产潜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生产潜力损失约占农用地生态潜力损失量的50%;黄土台塬区的农用地的气候理论水平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聊城市区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作了阐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生产潜力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独秆”小麦—平播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水热综合满足状况良好,适合在产量水平较低、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推广应用;(4)早茬“精播”小麦—早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低,稳产性差,应尽快用其它二作技术体系予以更替。  相似文献   

18.
冀麦29的选育及应用,进一步明确了适应旱作农业发展的抗逆性育种模式和目标,即以高效的“源、流”和大“库”容为前提,以抗旱节水为特点,以适应性广泛为优势。冀麦29的突出特点是:耐旱性强、抗寒性好、抗条锈、省水喜肥,生产潜力大,适应范围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对缓解麦田需水矛盾和提高中低产麦区产量有着重大意义。该品种在黑龙港地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中,增产效果显著,平均比对照种增产17.8%,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已发展到36万多亩。  相似文献   

19.
四川洪雅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述了洪雅县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县主要农作物的光合、光温与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作物生产潜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并在计算农作物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与生产潜力指数的基础上,针对洪雅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持续发展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了河北省黑龙港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干旱、雨涝、冰雹等6种主要的气象灾害。最后提出了灾害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