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亚当的子孙>是<草叶集>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歌颂生命的三种形式,即肉体、自然和个体感性,形成了具有惠特曼独特魅力的十九世纪美国的生命哲性诗学.自我是肉体和灵魂的同一,自然神性启迪人类灵魂,个体感性包涵普遍神性,共同构成其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刻录着汉民族童年许多真实的信息,蕴涵着汉民族宝贵的性情特质和神性精神,是民族神性精神的留传载体。天人合一,混沌纯真;阴阳相济,二仪和合;则天法地,创造人文;补天射日,无畏无惧等是其神性精神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3.
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的领袖,其独特的儿童观与自然观既是他的思想观念与诗学体系的核心,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自然在诗人眼中是神性、理性与人性的结合,而他关注自然的目的就在于拯救人类。儿童乃成人之父,灵魂先于人出生这些思想是其童年复归思想的核心,其实质包蕴着深邃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表现了被社会异化的人类对属于人类的那种最纯洁、最美好的灵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以“自然诗人”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几乎囊括了大自然的全貌.从华兹华斯笔下有关植物的诗篇中,分析其植物意象的构成,探讨植物意象的三层象征意义:在现实层面上,是人类可居的理想家园;在精神层面上,是生命旅程的伴侣,向人揭示生活的哲理;在终极意义上,是神性的直接体现。最后,简要分析了华兹华斯选择这一题材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对于出生在一个宗教气氛十分浓郁的清教徒家庭、从小就在基督教信仰与教义指导下生活的纪德来说,受到宗教热忱的鼓舞和接受宗教道德的规约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纪德后来却成为批评家所称的“背德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产这种转变成了宗教影响的一个具有反调意味的例子。成年后的纪德随着阅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随着与大自然的深入接触而“复苏”了自然原本的人性,于是无限膨胀的欲望——感官享乐、肉体情欲、精神自由等便与”基督教的禁欲、克己、苦修等清规戒律产生激烈的冲突。他在自传《如果种子不死》里坦然承认:“我是一个自…  相似文献   

6.
露茜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自然诗歌广受世人喜爱.在著名的"露茜"组诗中, 华兹华斯塑造了永恒的大自然的形象--露茜.一个清纯的村姑, 但赋予了充分的神性和自然性, 代表了诗人的自然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中,除了存在世俗人道主义外,还存在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即以上帝的名义对人类进行关爱。而基督教人道主义又包括伦理建构和神性启示两种内涵。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关怀人,以促进道德完善为己任。而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而后者所体现的爱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建构,而是源于人悲剧性处境的先验设定和人有限性的体现的一种神性启示,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具有生存价值论意义的人性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王婵 《科技信息》2011,(12):I0248-I0248
瑜伽是一种来自印度的古老健身法,是"梵文"YOGA的译音,以独特的静心冥想,修身养性来调理身体的各项机能。古老而神秘的瑜伽近年来风靡全球,已成为各国明星、政要减压调神、美体瘦身的有效武器。瑜伽的意义在于把精神与肉体结合到最佳状态,把生命和大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使内心平和与身体健康达到和谐统一。它神秘的效果、清新舒适的感觉和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得到时尚女性的高度认可,也是东方在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艺术形式看黑格尔艺术理想中人向神性运动的倾向性;从黑格尔"理想时代"与"理想性格"看他的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裂所显示出的人本主义的局限性;最后探讨他的美学人本主义的精神品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瑜伽作为一项健身运动,它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以及心理意念的导引而达到身心的整合。它更强调精神和肉体的结合,生命和大自然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一种最完美的境界。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将瑜伽列入体育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瑜伽的技术特点,更要充分认识瑜伽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使之成为对高校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动物与人类的区别——笛卡尔伦理学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学的范围内,笛卡尔尤其重视以是否具有自由意志来作为"灵魂"与"肉体"的分水岭;而以此为依托的对于世界二元基础的理解,使得笛卡尔作出了"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紧密结合"的论断;与此相对比,动物因为缺乏表现出其具有自由意志的行为能力——语言,所以,笛卡尔认为,动物同以广延为本质的自动机械一样,没有灵魂,仅具有肉体。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在他一系列的少年小说创作中都表达了苦难的主题,他努力寻求苦难意识与少年小说创作的完美结合,苦难意识融化于其诗性唯美的少儿文学作品中,构成作家创作直面当下的一种精神立场。这种苦难意识具体表现在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信心、苦难中的神性升华、从苦难走向成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4):16-16
精神打击的确可以引起肉体疼痛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Naomi I.Eisenberger等研究人员发现,精神打击和肉体疼痛之间存在共通之处,精神打击可以引起肉体上的疼痛;人在遭受精神打击和肉体痛苦时,通过释放同一种天然止痛物质来抑制肉体疼痛或减轻失落感等精神上的创伤(PNAS,doi:10.1073/pnas.0812612106)。研究人员对122名实验对象的唾液样本进行与痛苦感相关的OPRM1基因分析.之后再调查受试者对于精神打击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4.
海子是当代新诗史上气质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的诗歌生涯中,他以审美现代性批判为核心,具体而微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景,以及个体心灵痛苦的生存感受,并在自己的诗歌中,如此高明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通过爱的给予,他找到了一条亲近神性的道路,最终将一种高贵的诗歌精神带向存在的现场。  相似文献   

15.
李澍 《科技资讯》2012,(14):246-246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其内在的精神情感和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诗中所传达的,无论是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热爱欣赏之情、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生态意识的折射,而这些又与现代社会关于生态问题的普遍价值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6.
海子是当代新诗史上气质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的诗歌生涯中,他以审美现代性批判为核心,具体而微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景,以及个体心灵痛苦的生存感受,并在自己的诗歌中,如此高明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通过爱的给予,他找到了一条亲近神性的道路,最终将一种高贵的诗歌精神带向存在的现场。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相似文献   

18.
文学既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也是人类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精神突围。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始终灌注着自由的理想。西方文学精神发展的历程表明,西方人文主要以“理性观照”和“神性启示”两种方式达成自由。“理性观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求得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有理性主义与物体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而“神性启示”则在关于人生存的追问中,将人放在超验语境中言说人的存在,它呈现为上帝启示信仰和精神超越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丰富而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真心投入其怀抱,可以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净化.中国山水画写生是艺术创作的前提,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韵,体会大自然的精神和人类精神的契合点,是每一位画家的共同追求.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  相似文献   

20.
神话嬗变为哲学,实质上是世界主宰力量由神向人类的回归过程。中国神话里的神性具有神性善恶分、神性与仙气混杂、神性崇高三个特征。儒道两学风格、体系的形成与神话里蕴含着的神性美德和理想治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