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社会、毕业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具体分析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迈得更为健康有力,也使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能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以提高教学质量效益为目标的深化改革,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定了重要方针.其中,积极改革招生制度、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重要改革.国家教委今年初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社会、毕业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和目标。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影响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因素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导致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生的变化,并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大连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及去向的调查,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影响因素。指出转变就业观念、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加强就业服务,以及完善政府相关制度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7.
郭二锋 《创新科技》2014,(16):14-15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在逐渐扩大规模,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已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成为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0%多的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和依赖于国家的心理现象较严重。毕业生对建国以来三种就业政策有80%多的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调查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就业指导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得方面显得非常困难,这说明我们的就业服务体系也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明伟 《科技信息》2009,(18):323-324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年超速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转轨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袁象,各种媒体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频频出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显严峻。而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关涉到学生自我的发展、学校信誉的评价、家庭期望的实现、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等,因此,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高校、政府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把握与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率是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而出现的概念。只有以毕业生就业率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保证就业率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才能科学地反映出高校的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王银芬 《科技信息》2007,(12):14-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急剧增加。为缓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国家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高校毕业生分配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进入本世纪50年代之后,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即使到现在,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大学入学率仅占58%,目前总人口中每万人有大学生542人。至于发展中国家,则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人群中还是少数。但有人著文认为:"战后不少国家受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曾自信地认为增加知识能力特别是中等和高等教育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增长的经济对教育系统所能提供的人力资源继续保持一种不衰的需求。但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就开始出现了人类有史以来少有的教育过剩现象,就是…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元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2):137-140
高等教育创新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高等教育创新往往在最后会上升到制度层面,从而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高等教育创新首先要解决现代大学的定位问题,创建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环境,促进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协调大学发展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为政府所忧虑和被媒体不断"放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考核制度进行了反思,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我国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考核制度的代价,认为推行高校就业率考核制度的收益较低而代价很高,其负面政策效应已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制度的调整或变革已成为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梳理将高等教育的学费历史按时间顺序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从1898年至1905年,我国实行免费教育制度;1906年至1948年,高等教育实行有偿教育制度;1949年至1988年,免费高等教育时期重新来临;从1989年到1996年是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试行阶段;从1997年至2000年,是收费快速增长时期;2001年至今是收费制度的稳定和完善时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高学费标准阶段,但今后如何走入健康、科学、法制的轨道,则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萌 《科技信息》2008,(5):53-54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美国政府作为是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日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统一就业制,德国政府作为是咨询、指导、服务.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善适应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指导服务机制、完善大学毕业生创业与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的政策、建立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站、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大众化初始阶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总体就业形势趋紧、毕业生总量大幅度攀升、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困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绝大多数毕业生充分就业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加强服务,另一方面应加强宏观调控,建立长效机制,全力促进毕业生及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我国高校园林专业的发展逐渐变得更为快速,高校事业发展也较为成功,但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在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中出现,就业问题以及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匹配度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就业难问题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和关注的焦点内容,同时对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以及高等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也逐渐成为了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针对当前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梁洋 《科技信息》2013,(2):103-103
就业是民生之源,是和谐之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需要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以及对就业指导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探索,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伴随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由于自身存在的劣势,在就业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该文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学校、学生、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关于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正以快速的发展和积极的探索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然而今天,在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影响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思考促进独立学院就业的有效途径,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更快更好的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