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永孚 《世界博览》2010,(15):40-41
一次我从越南同登口岸人境,乘汽车前往河内。同车十几人中有三个中国人,只有我懂得越南语,路途无事便和一个越南青年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本刊前一期《回首东南亚四十年》一文中提到,本人在东南亚国家曾有过四次常驻经历。这四次常驻对我而言,也是四个台阶。第一次(1978~1982,越南使馆)任科员、随员;第二次(1991~1993,越南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第三次(1993~1997,新加坡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公使衔参赞;第四次(2001~2004,马来西亚使馆)任特命全权大使。不同时期,有不同历练;不同  相似文献   

3.
罗刚瑶是越南瑶族七大支系之一,分布在越南北部谅山、广宁、太原等省,其语言属于勉语勉方言。主要以太原罗刚瑶勉语为研究对象,依据《瑶越双语读物》《越南瑶语》和相关原始语料,归纳其音系,并通过中越勉语比较揭示其音系特点。认为越南罗刚瑶勉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国勉语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4.
短语树库是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资源,就越南语而言目前也缺乏这类树库资源,不利于汉越双语信息处理工作.提出一种融合越南语语法特征与改进PCFG(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越南语短语树库构建方法,能够自动分析出越南语的短语结构树,从而可解决了越南语短语树库的自动构建问题.首先通过分析越南语的语言特征,制定出越南语的语言特征集;然后利用Inside-Outside算法从人工标注的少量越南语短语树获取PCFG模型中的语法规则集;最后将语法特征集作为语法规则集的补充融入PCFG模型,用得到的新模型最终完成越南语短语树库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新的PCFG模型针对越南语短语树库构建的准确率达到了81.14%,相比传统PCFG模型以及基于最大熵的树库构建方法准确率明显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5.
中越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关系,反映在语言方面,越语与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越南语和汉语毕竟是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因此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有些语法现象和规律是越语所特有而汉语所没有的。所以我们在研究越语句法时,通过汉越句子成份的比较和探讨,对掌握越语句子成份以及进行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大家对越语补语的争议比较大,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自已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各东南亚语言的特点,并重点介绍越南语与中国壮语的关联以及它们在信息处理上的相近性;然后介绍国内外越南语信息处理的工作现状,并分析汉越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东南亚语言及壮语信息处理的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7.
黄丽华 《科技信息》2011,(23):I0248-I0248
在中越漫长的历史上,汉语对越南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对越南语人才需求大增,本文通过对越南语渊源的揭示,结合日常教学积累的经验,了解越南语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初步探讨了越南语语言学习的难点所在,以及为培养越南语语言学习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蓝婷 《科技资讯》2014,(28):245-245
网络的出现可以被称为20世纪的信息革命,信息的发展用突飞猛。越南1997年11月正式接入全球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越南互联网日益完善,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网民人数快速增加。网络的出现更是语言领域的一场新语言革命,其词汇更敏感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本文尝试浅析越南语网络词汇的分类和特点,促进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国内的越南语教学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东盟已经涵盖了几乎全部东南亚国家,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故事,也可以引申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说来话长。新中国与东南亚最早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家就是同属社会主义的越南,两国在1950年初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两国人民印象最深的还是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通过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斗争结成的友谊。图④就是1959年胡志明主席到北京参加中国国庆活动的情形。而在与越南建交三个月后.中国就与印度尼西亚建交。印尼是东盟创始国之一,也是东盟成立时惟一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图②是中国一印尼友好协会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0.
越南难民困扰香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死不愿回越南!”,这是香港喜灵洲越南难民羁留中心2700多名难民的呼声。8月前后在香港的2万多越南难民不断采取集体绝食等方法来抵抗被遣返回国。 1975年以来,特别是1978年越南侵占柬埔寨后,大批越南难民源源不断地流入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日益增多的难民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沉重包袱。地窄人稠的香港更是备受困扰。 1979年,为解决越南难民问题,65个国家和地区在日内瓦共筹对策,香港作为英国代表团成  相似文献   

11.
沈健 《世界知识》2022,(12):74-75
<正>越南是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中的新星,越南电影也随着该国经济的腾飞受到更多关注。越南电影行业的发展分“老电影”和“新电影”两个阶段。越早期电影始于1920年代,以纪录片和故事默片为主。1937至1940年,位于河内的亚洲电影集团出品了越南首批有声电影,并开始使用越南语对白,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五年越南南方解放后,越南当局制订了恢复发展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七六——一九八○年,以下简称“二五”计划)。越南统治集团头目黎笋当时曾许下诺言:“对于(越南)今天的困难,我们已经可以算出克服它的时间。”十年内,“社会将给人的生活作好一切准备”,“要使每个家庭都有收音机、电冰箱和电视机”;“还要满足精神需要,要天天听到歌声”。五年过去了,越南的国民经济非但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相反,正如瑞典《每日新闻》记者发自越南的报道所说:“夺取西贡五年后的今天,越南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黎笋在今年二月的一次讲话中也不得不承认,越南“面临着巨大困难”,“这种困难越来越严重”。他这次没有计算出“克服它的时间”,而是要求越南人民“勒紧裤带”,“克服困难”了。  相似文献   

13.
为执行中国科学院和越南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我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位植物学者组成了中国代表团,在团长李良千研究员的率领下,奔赴越南开展合作研究。2004年10月17日,我们从北京乘飞机直达越南。初秋的越南首都河内还热气逼人,当地人都是一色的夏装。越南科学院国际合作司副司长N guyen G ia Lap先生和一名会讲中文的年轻女翻译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妥善安排好我们在越南的工作和食宿等事宜。越南科学院院长D engV u M inh教授十分重视中国科学家的到来,他在我们抵达河内时和完成野外考察后共接见了我们两次,认真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4.
越南岱侬族喃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岱侬族喃字是岱侬族人使用过的一种与中国古壮字相类似的方块文字。对岱侬喃字书面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喃字实际上是用以记录汉、越、岱侬三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字的来源上也可分为汉字、岱侬自造喃字和越南自造喃字三类。岱侬喃字体现了境外壮侗语族人民在发展民族文字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范宏贵、刘志强著的《越南语言文化探究》已于2008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中越文化的交流、汉越语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含义的多种演变、越南人使用汉字-喃字-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发展过程,以及汉越语和汉字在越南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学习越南语的极  相似文献   

16.
李理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13):43-45
正越南人对两场战争的不同记忆越美、越中两场战争的纪念日,一个轰轰烈烈,一个悄无声息,折射出越南对于两个国家的暧昧态度。两年前的四月,本刊特约记者第一次来到胡志明市。这座著名的南亚旅游城市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喧嚣不停。一年一度的抗美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来临,人们用红艳艳的宣传海报和横幅高调地装扮着街道和广场,仿佛要迎接一个重要的节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一年(200g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为中越战争)30周年纪  相似文献   

17.
越南学生汉语助词“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是现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也是对越汉语教学的难点。通过对越南学生"了"偏误的调查,列出越南学生"了"偏误的类型,并运用有界和无界理论分析"了"的使用情况,最后用中介语理论总结越南学生"了"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语言学的"变异"概念出发对汉越词的概念及其变异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汉越词"指用汉越音来读的汉语词汇,它融入了越南语并成为越语词汇系统中要素之一。汉越读法的形成与越南语历史语音方言有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并不是所有的汉字(汉语词)一加上汉越语音外壳就能成为汉越词素的,因此还要区分"汉越词"和"汉越读法的汉语词"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1月25日,越南国防部发布《2019年越南国防》白皮书。时隔10年再次发布国防白皮书,引起西方媒体和智库广泛关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称,白皮书以不点名的方式但以强硬语言描述了南海不断恶化的战略环境。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认为,白皮书对中国的评价更趋负面,八次提到中国,其中三次与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有关,向中国发出了迄今最为明确的“警告”。  相似文献   

20.
正从那以后,"长期抗战一定胜利"便成了每个警卫人员的正式名字。电是从那时起,人民便称胡志明主席为"胡伯伯"。1965年我第一次到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工作,就听说胡志明主席有8位秘书。当时有些不解,心想怎可能有8位秘书?直到几十年后,我才弄清是怎么一回事。"长期抗战一定胜利"为了把事情说清楚,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越南人的姓名称呼。在中国,朋友和同事间通常多以姓氏相称,如"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