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政治信仰存在盲目性和摇摆性;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出现冷漠化倾向;政治认同意识提升,但存在政治理想动摇现象。为此,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优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氛围,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参与环节,努力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政治冷漠现象比较突出.公民政治冷漠的历史传统、现行政治体制的影响、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外在因素;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到多元化、思维更加理性化、价值判断标准易出现偏差是内在因素.要消除政治冷漠,国家要加强政治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社会要为大学生参与政治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3.
吕晓文 《科技信息》2011,(23):I0144-I0145
政治冷漠,是一种政治态度,表现在某些人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表现出冷淡,甚至漠不关心。这在国内外越来越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当代中国某些大学生中存在着的政治冷漠,更是令有识之士尤其关注。政治冷漠,由来已久,事出有因。本文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殷晓燕 《科技信息》2014,(2):124-125
本文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现的政治冷漠的原因,寻求高校政治教师通过思政教学的感染,帮助大学生树立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理性、有效地参与政治的有效办法,让大学生成为积极有为、负责任的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5.
郭理想 《科技信息》2013,(12):74-74
青年群体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信息时代如何使大学生转变政治参与态度,利用自身知识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深刻认识自己身上的重担,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本文试图较为全面总结了青年大学生中出现的政治冷漠现象和成因,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以供参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至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社会运动已深得世人关注,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政治领域。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富有学识,拥有远大的理想,是中国未来女性政治参与的代表,她们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政治角色。然而,当代女大学生去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冷漠。这一现状与当前发展女性政治权利的要求及一般认为的受教育程度与政治参与程度正相关不符。本文从女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参与行为这两个纬度来分析政治冷漠现象,探求其政治冷漠原因。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政治意识上表现出的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功利意识。建议了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政治上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张建荣  李希珍 《甘肃科技》2011,27(3):172-173,67
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有选举、表决、接触和结社等活动,其政治参与活动往往表现出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以及政治参与渠道多样化等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的政治人格,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林晓洁 《科技资讯》2013,(36):158+160-158,160
当前,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政治冷漠的现象引起极大关注,引发责任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潮。政治参与作为培养责任公民的直接路径,成为公民教育研究的焦点。学校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但现实告诉我们,目前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方面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无论是政治认知还是参与能力都有待提高。本文以对东莞市水乡片初中生的270份专项问卷调查为依据,深入了解目前初中生政治参与意识现状,探究其成因,以期抛砖引玉,为提高学校公民参与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政治冷漠是农民政治参与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对我同农民政治冷漠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纵向考察.分析当代农民政治冷漠存村民自治、公民社会、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消极效应,探寻政治文化、经济水平、教育状况、制度缺陷等因素,在农民政治冷漠问题形成中的作用.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民教育、完善参与制度、创新参与形式、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寻求消解农民政治冷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本文分析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并从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热点问题,阐述了封建政治意识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从传统政治文化层面分析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冷漠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确立并强化农民的主体观念;在农民中大力普及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表现出知行不一、动机偏于功利化、稳定性性不足,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等多方面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与教育体制、价值观念及家庭教育状况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快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政治教育体系,改进大学民主管理,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普及政治参与知识,提升政治参与能力,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迁及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上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在政治意识取向上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在政治角色取向上社会本位转向个性本位;在政治行为取向上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本文分析了这些转变的成因、表现,以期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推进政治民主化与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来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影响政策过程和争取政治利益。但是,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所呈现出的无序性、非理智性等特点对高校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从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该有效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年级、性别、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微观变量对福建省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现象;女大学生政治关注度、政治参与愿望较以往更高,政治平等、政治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文科、医科专业政治认同度相比其他专业略高;越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对执政党认同度、政治参与度表现得越低。为此,要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主流意识,重视整合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朋辈群体等介体,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各类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48-24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群体发生了新的变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影响。一方面,社会分层使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学习观念、生活状况及心理上发生变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分层的流动机制带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的增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背景下,新世纪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行为随着社会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特质。切实做好良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培育和引导,务必客观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效果,强调理性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必然性,突出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共同进步,做好政治参与热情的激发培育和有效引导两方面工作,从渠道、动机、意识、行为表现和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探讨有效的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一项政治权利.大学生占我国青年群体较大比例,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更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民主进程,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也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政治参与意识淡漠,降低了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两千余年的士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士志于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参与意识的渊源;“出仕”是士为社会而政治的积极参与方式;“诤谏”是士不治而议的间接参与方式;“抗争”是士淑世卫道的被动参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意识对当代政治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