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外!老外!”我走在这些乡村小街道上的时候,总听见别人这么说。我的白色皮肤、红色猎人帽和夹克衫已经明确地向所有人宣布我是个外国人。只要可能,我就希望用我有限的中文和周围的人交流:“你好!我姓杨(Young)。你呢?”我的姓氏总是让人一脸疑惑。一个白种人姓杨?“我的姓是苏格兰姓,”我总是这样解释,但这似乎没法解释这个疑惑。  相似文献   

2.
担任班主任工作近一学期了,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有困惑,也有收益。在向一些老教师学习经验时.他们跟我说得最多的是——要坚持原则,在大多数事情上,比如排座位.选班干,处理违纪学生时,我做到了坚持原则,一视同人,但在有些事情上,我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将棒子打在语文学科性质工具说上有失公允。语文的真实内涵是语言,自小学至中学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语言学习,只是要求的深浅度不同而已。语言的性质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一是就语言在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言,一是就语言和人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诗性语言是语文学习者的最高追求,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经常鼓动一些朋友、同学上网看看,并反复跟他们说:“网上的世界很精彩,赶快上网吧,保证你不会后悔!”可是后来发现我错了,有的朋友上网玩了几天以后告诉我说:“这互联网并没有你说的那么精彩嘛!上网还不如看书、看报纸来得快。”我想他可能还没有学会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如果不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是很容易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迷失方向的。互联网有这样的特性,你越是深入地了解它,你就越会觉得它深不可测。下面介绍一些从互联网上查找信息的技巧。 一.基本的搜索技巧 1.使用逻辑词辅助查找 比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  相似文献   

5.
林茹 《科技信息》2012,(7):415-416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应了语言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应建立在人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很关注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的理解有过不同的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视角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具有解释和制约作用,对于隐喻意义的推导和意义的筛选过程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肯戈·瓦·东杜总理是一个不苟言笑,城府深严的人。几次接触以后,我不仅深深感到他才思敏捷,见解犀利,而且议事痛快并富于幽默感。记得有一次,他因右臂疼痛,请中国医生为他治疗,我正好在场。他说:“不少人都曾跟我说中国针灸有舒筋活血的奇妙功效,我是  相似文献   

7.
秀峰 《科技智囊》2008,(2):I0034-I0035
戴尔北京公司的安迪·克林普的工作是向跨国企业销售电脑软件及服务解决方案,他在工作上的表现很出色。前不久,公司对员工的表现评估制度作了一些凋整。而在新制度下,安迪需要对他的中国上司作出自己的评估并面对面地向他提交报告。安迪回忆到说:“我工作有成绩,晋升得也很快,与上司相处也很愉快。当我们得知这个新评估系统时,上司鼓励我们要直接地跟他交流,可这个部门就我一个老外。”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人,怎么说呢,在欧洲总给我一种"有点孤独"的感觉。我先生从小学的是法语,英语、尤其英语口语实在不怎么样,他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这样的人离开本土,只有在欧陆会过得最舒服",问为什么,笑而不答。后来和欧陆人接触得多了才恍然大悟:欧陆居然是全球英语水平最低的地方之一。在上海工作时,我有一位领导,妻子在美资企业上班,她的老板是"老外",和华裔通婚,本人也能说点蹩脚的中文。有一回这老外一个人出差去巴黎,不知怎地下错了车,操着英语问路  相似文献   

9.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走之前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对她爸爸说,我不会走出这张地图的,但你也别打算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李暖暖是在跟她爸爸赌气,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相似文献   

10.
心血来潮写了篇《嫁老外的所有下场!》可是不少我认识的红颜知己抱怨说,我们嫁老外也有嫁得好的,嫁老外的好处你为什么不说。故而我特写此文以正视听。一.老外懂得浪漫。  相似文献   

11.
我们嘲笑一个人胆小,说那个人树叶落下怕砸破头、其实,没有人真怕一片树叶会砸破头,我们从来不会认为一片树叶落下来会砸破我们那么结实的脑袋。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认为一片树叶会砸破脑袋,我不会认为他是个胆小鬼,我会认为他是位智者。那个被哲学家们一再引用的骆驼和一跟草的故事,由此推出了极限理论。一匹骆驼的背上添上一根草,总会有最后一根草把那匹骆驼压趴下。骆驼的承受力会有一个极限。  相似文献   

12.
一个星期天,我到舅舅的养殖园去玩。突然,我感觉有一个什么东西跟在身后。一回头,看见一只全身棕褐色像鸽子一样大的小家伙。我害怕惊吓了它,轻轻地走到它跟前。它没有害怕,反而主动停下来。我奇怪极了,抱起它,它没有丝毫害怕,还卧在我手中睡起觉来。天哪!我还没有见过这么不怕人的鸟。它的头上长着几簇毛,我猜测,它可能是孔雀妈妈的孩子吧。 我好奇地问舅舅:“这是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跟着我?”舅舅说:“这是小孔雀。刚孵出的小孔雀,不是被踩死就是被叨死了,所以这只刚孵出,我就抱了出来养着。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老跟人。” 我又问爸爸。爸…  相似文献   

13.
跟她嘻嘻哈哈的一闹,就什么事儿都没了。前几日我跟我妈说,我长这么大暗恋过一个男生。我妈听后,眉头一挑说,我上学那会儿也暗恋过优秀的男孩。我一阵汗颜,顺便讨教了暗恋的心得。我和我妈也经常起争执的,原因莫过于吃什么饭,化什么妆之类的琐事。但是我们是彼此了解和关心的,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足以达到共识。人家说,当一个人无理可说的时候便会把自己的身份搬出来。譬如说,我是你妈。我妈倒是没有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她无理可说的时候,你们知道她说什么吗?她说,乖,你是我女儿呢。站稳了,没摔着吧?今天是我跟我妈过的第16个母亲节,也…  相似文献   

14.
旅途之忧     
Lena  贝加 《世界博览》2008,(18):7-7
一次跟几个朋友在聚会聊天,突然聊到厕所这个话题。我的这几个朋友都跟我一样是旅居中国的"老外",其中还有在中国呆了很多年的。然而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外国人来说,在中国入厕是—件头疼的事情,同时也是有趣的经历。中国食物美名天下,而中国的厕所就臭名远扬了。说起中国的公共厕所,它的味道是让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变异体,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在本质上是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必然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及英汉隐喻的文化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学习过生物的读者可能会当成一回事。但实际上在人的细胞里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两条DNA链螺旋缠绕组成。一条DNA长链是由上千万个叫做核苷酸的小东西一个挨着一个排成的,每个核苷酸非常小,只能用纳米来量,但不要小看它,核苷酸有不同的四种,在DNA队列中几千万个士兵分别由哪一种核苷酸组成,加一起有很多很多种可能,世界上两个不同的人一定不会有完全相同的DNA链。  相似文献   

17.
轻松60秒     
《少儿科技》2012,(9):46-46
不会照顾我 女儿:“爸爸,我可以跟你说件事吗?” 爸爸:“当然可以。” 女儿:“我觉得妈妈根本不会照顾我。”  相似文献   

18.
上期说到嫁老外,这期崔哥就来说说娶老外的事儿。 中国人必须走出国门,打出自己的品牌。什么是自己的品牌呢?就是生出来的孩子要姓中国人的姓。你给老外生了孩子,姓个外国姓,像什么施瓦辛格呀,凯迪拉克呀什么的,那叫给外国产品作加工,不是自己的牌子。  相似文献   

19.
10月25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学校,安排同学们上早读后到办公室与同事打了个招呼,开始准备上课。“侯老师,我昨晚看到你们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牵着手,很亲密地一起回家。”同事焦老师来到就急忙地跟我说。“那两个人是谁啊?”我急忙问道。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2000,7(3):199
除非你是一名占星术者,否则你不会相信一个人在哪月出生会跟他的学习能力有联系.但是,美国西南密苏里州大学的史蒂夫C.坎普斯博士最近报道,根据一个人的出生月份能预测他是否有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