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是为大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机会的场所,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儿童陈列展区是博物馆陈列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儿童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培养,是博物馆的首要社会教育职能。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要将陈列展示与博物馆的教育性相结合,达到陈列与文化内涵相统一,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并针对我国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存在的忽视儿童的心理因素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提高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每一个参观的儿童都能爱上博物馆的文化,主动地从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博物馆的职能与经营理念正在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展示讲座场所慢慢地转变为自由开放的休闲文化场所。观众对博物馆功能的需求已经发生转变,合理规划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功能,使其功能完善并保持配套健全,通过对现代化科技的应用,使博物馆更具有特色,这样不但提升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同时也使观众的体验感得到了提升。该文将数字化平台作为博物馆设计规划的研究背景,并重点归纳、分析了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功能与类型,总结并提出在对博物馆空间功能的设计中,凸显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亚琨 《科技资讯》2014,(12):48-49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现代建筑装饰的节能环保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节能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下面本文就基于节能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住宅空间装饰的范围、原则及要点:地面、墙面及顶棚面的装饰,住宅建筑空间的卧室、客厅、书房、厨房及卫生间的装饰。强调住宅建筑空间要充分展示住宅装饰特性和风格,装饰要与建筑空间特定要求相协调一致,拓宽空间;营造氛围;展示个性(风格);环保健康。住宅装饰应达到:合理利用垂直空间,合理组织水平空间,合理构思装饰方案,合理设计颜色色调,合理选择环保材质,以及色调和谐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剡红莲 《科技信息》2012,(28):197-198
博物馆陈列要由为"物"服务向为"人"服务转变,博物馆必须考虑观众的意愿,主动融入社会,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用优质的陈列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增强陈列展示的可看性、互动性、通俗性,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本文提出博物馆陈列主题要贴近观众,博物馆陈列内容要满足观众,博物馆陈列形式要吸引观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博物馆空间展示仅限于体现"以物为主",这种形式在传递展品信息上存在很大的弊端。本文主要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空间展示应用上使用数字媒体展示技术后,给参观者带来的知识、情感、审美上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博物馆的这种体验式设计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展示模式,更好地展现出了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文章认为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博专业人才,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各项陈列展览和各类宣传活动.其次,把博物馆办成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博物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普及文物知识,了解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再次,博物馆自身要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办好各类陈列展览,丰富展示内容.提升科研水平,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处处以观展为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广大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推出观众喜欢的、高尚的、美好的精神产品,使博物馆融入社会,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故宫建福宫(延春阁、静怡轩)室内装饰改造项目为例,从六个维度阐述通过装饰改造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延春阁、静怡轩现代空间融合创新,构建出具有时代特征并独具故宫特色的现代文化空间与格局.通过提升室内空间环境,建福宫花园区域得以层次丰富且多元化,满足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间接诠释了"让博物馆里的文物...  相似文献   

9.
正"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早期博物馆的藏品不向公众展示,专供少数人赏玩。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不断变化。如今,博物馆具有了明显的公益性,是典藏、陈列、研究、修护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浅谈博物馆文化理念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慕如 《科技信息》2009,(16):149-150
博物馆展示陈列是博物馆教育大众、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知识水平及欣赏水平的的变化和提高,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也相应有所变化。现今的博物馆已不是获取知识的有限手段之一,人们对博物馆的期望已不仅仅满足其观赏藏品和储存知识的功能,还需要发挥文化交流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及作为人们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更好地更新博物馆陈列理念,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不断加强藏品内部联系的研究,充分体现“人本主义”和“精品意识”,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为此,笔者试就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博物馆文化理念更新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内容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周冰晴 《科技信息》2007,(12):131-131,146
本文着重探讨了装饰材料的质感及其组合运用,举实例论述了材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来体现空间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冷静地观察赖以生存的世界时就会发现,一方面是新知识新科学技术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另一方面是已经成为过去但有一定价值的物质文化不断被人们发掘,送进“博物馆”。博物馆成了人们搜集、保管、陈列、展览、研究有关革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专门机构。博物馆在传播物质  相似文献   

13.
科技馆展品设计的一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和科学教育理念的互动发展过程中,适合学习心理和教育特点的博物馆展品的展示内容和形式,曾经在漫长的时期内徘徊不前,无所突破。虽然博物馆展品的公众教育功能逐渐得到不断认识和强化,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实现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但数量巨大的藏品、封闭呆板的陈列、专业晦涩的说明往往给想要了解有关知识的观众设置了大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各家博物馆陈列展示手段不尽相同,晋祠博物馆因其特殊性陈列方式有所局限。但因其有独特的资源,充分发掘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独有的展览内容和陈展方式,将给晋祠博物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面临的共同性的危机,恐怕就是跟不上时代:不能及时通过现代化的陈列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反映出来了,已经落后于现实数年之久.陈列方法和陈列设备往往承袭过去,难于推陈出新.在收集和保管方面也是因循守旧.因此需要解放思想,打破陈规.如果各地的博物馆都按照老一套的办法进行陈列,甚至千篇一律,观众参观了一个博物馆,再看其他博物馆便会觉得厌烦.各地区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应能体现其本身的特点,通过它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博物馆学家的科学水平、艺术修养和独创能力进行陈列,才能吸引观众从而达到教育的  相似文献   

16.
李莹  李秀英 《科技潮》2003,(9):56-56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先农坛内,是一座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依托的,面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中国古建知识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前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类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及辉煌的艺术成就,后者展示了明清北京先农坛500多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古老的传统建筑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无限的建筑文化。为更好地向广大观众和青少年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近年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可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设计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有机地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于博物馆的管理者和陈列设计的专业人员都是全新的课题.各类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软件充分应用,贯穿于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各个方面.更新陈列设计理念,寻求丰富多彩的陈列表现形式,更好地服务观众,是新世纪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免费开放与博物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基层博物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给我国博物馆事业带来的发展与机遇。  相似文献   

19.
李鹃 《科技资讯》2010,(29):246-246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多媒体技术以及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的文化资本,公共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场所。东莞制造业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孕育了东莞以民办产业配套类博物馆为主的城市博物馆体系。东莞民办产业配套类博物馆存在忽视公众需求、陈列单元不丰富、各博物馆间联系交流较少、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只有开展博物馆集群化运营、重视公众需求,才能使这些博物馆发挥出建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消解东莞城市负面形象、助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办等衍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