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庄赛赛 《科技信息》2012,(36):28-28
引言 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建筑节能在节约能源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及工程实践,已有若干种保温材料及其体系可以成功应用于外墙外保温工程。现今我国外墙的保温技术主要为:聚氨酯系统、混凝土浇灌系统、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系统及贴板薄抹灰系统四大类。其中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就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新型外墙保温体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严重火灾事故,以及引起严重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阐述了外墙保温及保温材料防火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现状,提出了建筑外墙保温及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设计思路,为寒区外墙保温防火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本工程为节能型住宅,外墙采用粘接剂粘贴聚苯板外保温体系,是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它是由保温隔热层和抗裂防护层两部分组成,保温层施工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方面的优点及不足,简述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我国应用的现状。指出:外墙保温涉及的因素较多,一味地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未必合理,应该从材料、系统、工艺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安全、适用、环保、耐久、经济等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聚苯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因其造价经济、保温性能好,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由于大量的劣质保温材料充斥市场及施工水平低造成外保温墙面出现裂缝、平整度差等缺陷,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笔者通过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浅谈如何控制好聚苯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建筑节能中外墙保温的重要性,对玻化中空微珠砂浆作为防火保温材料进行介绍,并对该产品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通过对玻化中空微珠防火保温砂浆在华北地区一山西运城市住宅楼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结合玻化中空微珠防火保温砂浆优异的综合性能,阐述了其具体的施工方法。针对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建议,提高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在青岛换流站综合楼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京玉 《工程与建设》2012,26(2):229-231
住宅建筑对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可用少量的能源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如何提高外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保温节能建筑研究的重要方面。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度高、施工可操作性强、施工质量易控、性价比优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剑 《科技资讯》2010,(21):110-110
文章结合不同外墙材料的特点,分析了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和装饰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其作为一种外墙保温中先进的施工技术,应该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旧房改造的装饰中,从而为建筑的节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泡沫混凝土外墙保温系统的厚度,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数学模型的建模和边界条件的基本假设,与传统保温材料对比分析,研究泡沫混凝土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通过模拟得出:当现浇泡沫混凝土的厚度为130 mm时,泡沫混凝土外墙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与60 mm厚聚苯乙烯板外墙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相近,为现场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外墙自保温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蒸压加气混凝土作为外墙保温材料所必须具有的技术条件和能达到的墙体保温效果以及加气混凝土配套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所必须具有的技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蒸压加气混凝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种能够满足建筑节能65%设计要求的单一墙体材料,专用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是解决加气混凝土应用中质量通病的有效手段,加气混凝土单一材料外墙保温体系是一种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新型墙体节能保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叙述我国建筑保温现状与政策法规,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面临的防火问题,简要介绍FIPS聚对亚苯基A级防火保温板的研发情况、性能特点、应用范围、生产工艺及推广应用前景.其目的是为目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提供一种达到A级消防要求的新型防火保温材料,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无机纤维喷涂技术外墙保温是继聚氨酯、挤塑板、棉毡、保温砂浆等传统保温材料施工后一种新工艺,具有良好的绝热、吸声降噪、防火、适应复杂结构等优异特性,90%以上的憎水性,抗菌不霉变,安全环保,施工方便,实现机械化操作,易保证施工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是当今建筑保温、防火、吸音等新材料领域一个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中外墙的典型保温方式和常见保温材料,采用多松弛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瞬态共轭传热数值模型,分析间歇耗能条件下墙体的瞬态热传导过程,进而得出不同类型保温外墙的节能特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保温墙体增量综合效益的计算方法,分析绿色建筑外墙的增量成本及其增量效益,进而建立外墙增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获取保温外墙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数据表明,采取内保温方式的外墙在该地区具有最佳的节能特性,尽管采用不同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的外墙均具有一定的节能特性,然而,在其全生命周期内,使用外保温方式以及增量成本较高的保温材料的墙体的增量综合效益出现负值,因此,不适宜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增加保温层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外墙的保温性能,然而,增加保温层厚度会产生额外的增量成本,因此,绿色建筑项目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墙体节能特性及其增量成本进而选取适宜的保温层厚度,从而实现其全生命周期内增量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型材料JM无机防火外墙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由于JM无机防火外墙保温板为复合发泡水泥A级保温板,具有A1级安全防火性能,具有高耐火性、高保温性、高耐久性等特性,所以采用该保温材料做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防火性能佳、质量通病少、与建筑同寿命等优点.该文分析了该材料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的环境下,建筑外墙保温在我国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再加上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什么样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好、价格适宜,施工后不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从国内的墙体保温材料多样化及工艺发展来看,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何保证保温板不脱落、面层不发生龟裂等,其材料及工艺研究成了难点。通过对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产品进行的研究发现,这种材料通过合适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墙体保温系统易开裂、保温性差、施工困难、装饰性差等缺点,还具有极好的抗开裂、防水、抗脱落、耐候性、耐老化性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是新一代建筑保温节能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6.
推广建筑节能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建筑外墙保温作为外墙建造保温层,可用于新建墙体及已有建筑的外墙改造。在节能机理和节能效果上,都具有极大优点。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外墙体保温的分类及保温材料的选择,针对其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计算露点温度控制下的地下室外墙保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地下室内热湿环境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水分渗透和室内水蒸气结露是地下室外墙出现返潮现象的两个引发因素。从暖通专业的角度思考,针对室内水蒸气结露问题,依据外墙负荷计算方法及相关传热学知识,推出一种保证地下室外墙不因室内水蒸气结露而发生返潮现象所需最小保温层热阻计算方法。以夏热冬冷的株洲地区地下室外墙保温设计为例,综合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备选外墙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及市场价格情况,得出EPS板为最佳保温材料,为地下室外墙保温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提高空心砖外墙保温性能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容积法,研究了空心砖孔内贴10 mm保温层对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三维复合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选取12种具有不同孔洞数和排列方式的240 mm×115 mm×90 mm空心砖、4种不同导热系数的保温材料、两种厚度的空心砖外墙(24墙和37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砖孔内贴保温层可以有效提高墙体保温性能,24墙的墙体保温性能提高19.1%~59.3%,37墙的墙体保温性能提高16.9%~58.3%,尤其对于开孔率较大的砖型,采用该方法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宇  李琳  盛超 《科技信息》2010,(16):24-25
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新型外墙保温体系。铝塑板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本试验研究利用铝塑板作为聚氨酯保温外墙的饰面材料,通过在铝塑板上涂覆不同种类的粘结剂来提高铝塑板和聚氨酯之间的粘结强度。结果表明:设计新型的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工艺,替代现有的施工方法,能够达到简化施工过程、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中,应该重视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而不是单纯考虑所采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显然,提高外墙保温系统的抗火能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