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建设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防治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而植被生态建设尤其重要。但在我国长期的植被建设及生态造林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地域差异的了解,生态造林中出现了许多失误,虽多年造林,但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那么,黄土高原植被生态建设问题出在哪里,应当如何解决呢?这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植被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是丘陵、山地,包括梁、峁的缓坡、斜坡、谷坡,侵蚀类型包括面蚀、沟蚀、潜蚀、崩塌等。在有水流冲刷时,尤其是暴雨条件下,土壤会被径流带走,造成水…  相似文献   

2.
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抓造林绿化,森林就不能恢复,水  相似文献   

3.
黔中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长期以来,由于樵采、放牧、生产用火等人为干扰强度大,喀斯特山地的植被多次遭到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石漠化,立地生境恶化,造林困难地段的面积逐渐增加;表现出岩石裸露率高,土被不连续,土层浅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溶量小,抗外界干扰保持系统稳定的阈值较低,受破坏后自我修复能力差,植被自然恢复极端困难等特点。喀斯特山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岩溶地区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以黔中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为对象,在研究和分析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退化的成因和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筛选适于喀斯特山地的造林树种,提出了森林植被恢复、保护的技术措施,以期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以建设林业生态县为主攻方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高标准常年抓造林,强化硬措施多年抓管护。  相似文献   

5.
王了德 《甘肃科技》2012,28(3):152-153,59
由于舟曲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5·12”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地形破碎、植被不连续,严重影响造林成本.为了迅速恢复该区域的森林植被,在对当地立地条件分析和乡土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的造林试验,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通过应用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季节、方法和新技术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试验,可很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论草地建设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当前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由于人类历史时期这一地区之天然植被中草原占有较大面积,所遭受的人为活动的破坏也最为显著;加上经多年实践,一批适生草类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变得十分严酷的山塬丘陵与风沙滩地比造林易于成活,改善生态环境与造林立地条件之功用易于见效,在经济上也易于获得回报,因而在这一地区实施绿色屏障方略、再造秀美山川之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工程中,人工种草实处于奠基础的重要战略地位,应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制订工作规划、认真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指导等措施,大规模推行实施。  相似文献   

7.
吴堡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榆林市东南部。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在350mm左右,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干旱、大风、低温、干热风等危害。自然条件差,森林植被盖度低,而且天然林比例极小,人工造林是提高森林植被盖度的主要途径。这一区域,水资源贫乏,可供林木生长的水分亏缺,在以天然降水为主要水源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各造林技术环节,采用先进造林技术措施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郁闭成林,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马有忠 《甘肃科技》2012,(22):161-162,116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端,是黄河和石羊河的源头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资源破坏容易,建设难,造林成本高、管护难、投资大是制约高寒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瓶颈。保湿增养覆膜造林技术是在总结传统造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天祝县高寒干旱、生长期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方法灵活的理想造林技术,在高原寒旱退沙化区植被利用保湿增养覆膜造林模式造林对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生根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干旱河谷地区一直是川西人类农业活动中心,各种农业耕作活动均发生在河谷地带。同时干旱河谷地带也是人类居住、城镇发展中心和交通要道等基础设施的集中区域。人类频繁活动和过渡利用往往加速植被退化,形成荒山荒坡,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夏季高温,紫外线辐射强烈,易发日灼,冬季寒冷低温,易发生冻害,降水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调,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水分严重亏损;土壤石砾含量高,肥力低,保水差;质地细腻透水性差,该区现有植被种类稀少,可供选择造林树种极少,这些不利因素,增加造林营林工作的难度,制约着该区区域造林成效和营林质量。本文在对阿坝州干旱河谷分布区域面积、气候、土壤及植被等基本情况及造林成效的充分调查分析基础上,发现了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勤县造林治沙,曾经成为全国治沙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人工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天然植被普遍衰退和稀疏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是根本原因。今后的对策,一是保护水资源是关键措施;二是转变过去的以造林治沙为主为以封护保护为主,在干旱荒漠中造林缺乏生态学依据。三是撤销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国营农场、林场,对绿洲以外荒漠区实行统一管护;四是粘土沙障易形成沙面结皮,不宜大面积设置粘土沙障固沙。  相似文献   

11.
魏萍 《甘肃科技》2011,27(2):5-7
1998年我国开始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全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启动,2001年国家林业局又将其列为全国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六项工程之一。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榆中县造林绿化步伐,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提高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沙是内蒙古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叙述了灾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生态环境出发,提出造林种草,保护现有植被,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农田系统,建设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新能源等5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信阳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合理调整植被建设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要合理地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防护林,在工程建设中,生物措施要与工程措施相配套,应选择乡土树种并参照当地天然林模式及演替规律确定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在生态经济林的建设中要选择抗性较强的经济树种,采用多物种多层次的结构,以避免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在植被恢复方式上,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适当采用封山育林方式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对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提出了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包括适宜优良树草种选择及造林技术、林种树种的水平和垂直配置技术、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造林技术和混交林营建技术等,并对预期达到的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结论 该方案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兰州市南北两山灌草植被退化严重问题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结果表明:人工造林成活率92%,封山育育林植被覆盖度70%。为南北两山植被的恢复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建设是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根治黄河灾害,为兰州地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变迁,兰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变得相当恶劣。纵观兰州地区近百年的造林历史,尤其50年代后期的背水担水上山造林,到以后的重点山头引黄河水上山植树,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累计造林30多万亩,结果现有成活保存绿化面积只有1.3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3.7%。除了管理不善等原因外,主要原因是兰州…  相似文献   

17.
程彦栋 《太原科技》2007,160(5):19-20,22
环城林带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总结分析环城林带建设中不同立地因子、树种生物特性与成苗之间关系,提出适中的植被盖度、混交粗放整地、多树混交、混交后科学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亚热带滨海地区整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平潭县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变迁的三个主要阶段。在总结该县廿多年来与风沙作斗争的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积极、最敏感又是最脆弱的因子。由于平潭县抓住了造林绿化等基本环节,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本文建议进一步做好防护林的巩固、完善和更新工作,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建立定位观测,积累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植被生态环境为遥感监测对象,介绍了植被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及其所涉及要素指数的提取,根据线性拟和的思路,归纳建立植被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的具体步骤.并以福州市为例,利用TM数据建立研究区植被生态环境遥感本底值,对研究区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2008年3月在广西崇左市龙峡山西面中坡进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直播造林试验.造林面积3.33hm2,试验分不清林不整地和铲除植被并松土两种整地方法进行造林,造林4年后调查造林的成林情况、生长情况和银合欢的天然林下更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前未经清林整地的地段造林失败,而造林前铲除植被并松土地段造林取得成功,林分郁闭度达0.7,林分平均高6.0m、平均胸径4.1cm,并具有良好的天然林下更新能力,能自然形成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