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学院派"占据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主流。本文认为,"学院派"的成功既是对民族声乐的良好传承,促进了民族声乐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院派"在声乐教育中的压倒性优势。"学院派"不能代表民族声乐,中国的民族声乐贵在其多样性,以及多样性之下各种民族声乐的独特性;在声乐教育中尤其不能只注重"学院派"民族声乐的培养而忽略对其它民族民间声乐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声乐单一的演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听觉艺术的审美需求。文章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及其多元化发展为研究点,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高校声乐教育立足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唱法分类,改变教学模式,为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一代代民族声乐艺术家和教育家的不断继承和创新,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现代民族唱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个性,存在“千人一腔”的状况。金铁霖教授的“金氏唱法”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时期优秀的民族歌唱家,是值得我们予以极度肯定的。这种“千人一腔”的现象只是存在于民族声乐界的局部,因此,对“金氏唱法”的批判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来,我国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系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以“西洋美声”为代表的西方声乐系统的影响而使得本土民族声乐系统失去原创力。通过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研究与借鉴,推动声乐教育系统的本土文化生态意识,促进二者结合的实践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之于当前我国声乐教育系统的借鉴与影响的基础上对实现声乐教育与民间艺术资源的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前进,研究、探索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开创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新篇章,建立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体系,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的方向.随着声乐艺术的新进步,中国唱法的概念也得到了更多的专业人士的认可,中国唱法的理论与实践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它既不同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又和民族声乐的自然唱法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丁宇希 《科技信息》2008,(13):179-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经历了重要的历史阶段,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当代科学角度.诠释传统声乐理论.认识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与运动机能,借鉴其他民族声乐演唱理论与技术,逐步从理论上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具备了现代学科意义与价值。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抒发真挚情感、传扬美德与理想、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音乐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振兴传统民族声乐,如何让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吸收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精髓与科学元素来发展,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共同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西洋美声比相对滞后,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方面更多的是学生与跟踪,还不能超越领先。为此,我们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正积极的探索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新课题,走出新路子,创出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迅速向前推进。文章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性,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王敏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28-130
郭兰英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是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民间艺术成功的典范。对郭兰英艺术道路的研究是在继承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必要环节,也能够为致力于我国民族声乐学习者提供发展道路上的指向标,并进一步增强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能力和借鉴意识,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在继承中达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淑安是中国声乐教育的先驱,她作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学派的开拓者之一,在声乐教育、声乐理论研究以及声乐教材的建构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艺术歌曲创作在词曲关系上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作曲技法上中西合璧、以形写神,歌曲风格上声琴融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激进、革新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半叶,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萌芽期,建国后又遭受了文革的洗礼,在太多磨难与挫折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终于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研究20世纪后半叶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及规律,对于21世纪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未来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建农 《科技信息》2010,(8):367-367
声乐艺术是通过清晰的语言、动听的歌喉、简要的肢体语言,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包含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等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渊源来自民间劳动。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本论文根据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特点,分析了我国戏曲对于民族声乐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特征和风格特征的研究,阐述了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人们通过戏曲对民族声乐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演唱、实践与理论共同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它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土壤、充满着浓郁泥土芳香与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它风格多样,具有强烈且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歌曲唱法、说唱唱法、戏曲唱法和民族新歌歌唱等四种系统唱法的总称。作为一名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者,必须先正确认识并了解及掌握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本文仅从演唱风格的多元化、风格的共同特征、演唱的特点三个角度出发,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浅显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邹文琴声乐教学观作为论题,引导更多声乐工作者及声乐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观念,更加有效地挖掘自身嗓音的潜质,更好地保持其自身艺术风格。这对于建立我国民族声乐体系,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现代性是指当前的民族声乐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咬字吐字、民族语言等的方式符合当代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求等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从最初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间原生态歌曲演唱,历经百年的发展、改革、创新,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地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任艳梅 《科技信息》2009,(36):I0259-I0259
本文叙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情况,从理论方面着重论述了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及技巧,让演唱者从中得到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7.
杜晓峰 《科技信息》2009,(33):I0088-I0088
分析研究上世纪50年代声乐界“土洋”之争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从昔日的“土洋之争”到今天的“民美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与美声这两种唱法从互相排斥、对立到相互借鉴、融合,进一步促进中国民族声乐不断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德两国在高校声乐教育课程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指出了我国当前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应对策略,并对当前声乐教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正处于“崛起”扣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于是,产生了“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提法。维护扣发展自己民族音乐风格的特色是“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目的。对“新世纪中华乐派”是否包含着中国声乐教育或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等基本问题提出了疑问与思考.意在更明确“新世纪中华乐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港台流行歌曲在大陆盛行,民族声乐艺术已走向了险境,一些年轻歌手艺术能力下降.对这一现状要认真进行反思,以清醒的认识去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向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