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赛博空间和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切客观活动.作为人类在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一种实践形式,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机-人的关系.虽然,人-机-人的关系最终仍然可以还原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确切地说,还原后的交往关系已演变为虚拟人与虚拟人之间的关系.虚拟交往关系的演化必将引发与交往实践始终相伴生的信任关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委托方--受托方的信任关系演变为委托方(符号虚拟主体)--受托方(符号虚拟主体)之间的信任.交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总是与三个有效性要求相关联,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个有效性要求的同时满足,才会产生信任行为,进而使交往主体采取进一步行动.然而,隐匿了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背景特征的交往却导致主体对客体的虚拟行为是否存在着真实性、正当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的质疑,是否相信"虚拟人"的行为具有合理性?是否能够将信任给予虚拟的客体?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实践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对网络虚拟实践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明网络虚拟实践的社会价值与影响,现在虽处于初露端倪的阶段,但它将成为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新钥匙。必须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它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科技革命催生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方式。它已经现实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本文探讨了虚拟实践方式的内涵和生成,分析了虚拟实践方式的运行机制,揭示了虚拟实践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现实实践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张张人体断层薄片,瞬间便组成了一具具最精密的立体虚拟人;深奥的传统临床针灸技术,在计算机的平台上,穴位皆能可视,针剌的触觉亦能仿真;未满师的年轻外科手术学生,操刀时不必再担心黏稠稠的血液沾湿外袍。在这里,各种外科手术:解剖、撕裂、缝合、内窥、微创等,无不精密细致,得心应手。这就是香港中文大学虚拟现实、可视化与图像外理研究中心所演示的“虚拟可视人”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Virtual Reality"概念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Vitual Reality”是近些年来科技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VR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都提出了挑战,虽然学者们纷纷对其本质,内涵进行了思考,但观点却很不一致,本文从“Virtual Reality”的译法,实质,与互联网的关系及其与“虚拟”的联系等四个面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二重效应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通过考察由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引发的劳动方式,思维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等多方面变革所带来的主体性的深刻影响,多角度地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正负效应;探究了产生负效应的根源。试图为人们理性地认识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法律术语翻译历来是法律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受不同国家、地区语言和法律文化影响,不同法律体系都有其独有的术语系统。不同法律体系之间术语的不对应,导致了法律词语空缺现象,构成了法律术语翻译的最大障碍,并在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站在决策者的高度,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同时也对译者自身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虚拟技术对人类认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虚拟技术是一种对现实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计算机综合技术,虚拟技术扩展了认识对象、加速了认识进程、提高了认识效率.虚拟技术促进了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即虚拟认识的产生.虚拟认识是一种数字化的运演过程,它不同于现实认识,但虚拟认识要以现实认识为基础,依赖现实认识.现实认识也需要虚拟认识来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法律术语翻译历来是法律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受不同国家、地区语言和法律文化影响,不同法律体系都有其独有的术语系统。不同法律体系之间术语的不对应,导致了法律词语空缺现象,构成了法律术语翻译的最大障碍,并在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站在决策者的高度,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同时也对译者自身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一方面通过符号和机器对简单的、线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复制和应用,从而强化和提升人类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各种感官的仿真机器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人类的感性存在进行模拟,从而使机器具有与人类思维类似的记忆、学习、推理和联想等能力。然而,人工智能在思维能力上无法超越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整体性,对于感官和人脑的模拟仍处于机械化阶段,更不能产生人类主体性所依赖的社会关系和实践基础。因此人工智能无法复制、模拟和超越人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中医术语为例,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与术语翻译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译者不仅要把握与权衡中医术语的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而且要掌握足够的语义学、术语学与中医学等跨文化与跨学科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创造出成功的中医术语译名。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以中医术语为例,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与术语翻译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译者不仅要把握与权衡中医术语的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而且要掌握足够的语义学、术语学与中医学等跨文化与跨学科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创造出成功的中医术语译名。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通常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诸多技术的新技术形态。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所营造的"虚拟现实",开辟了人类的新一维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其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去蔽功能、虚拟性、互动性、沉浸性、超越性,与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艺术特性相融通,彰显出技术与艺术的本质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Virtual Invaders     
Since both responses interrogate different aspects of my article “The screen as an in-between” (Vanderbeeken 2011), I will address them separately. Vanhoutte rightly questions the affinities of my theses with Luddism, Orwell and Baudrillard’s theoretical terrorism. My reply discusses why these reactionary positions are currently out of joint. Hoens rightly questions my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tion ‘passion for the real’ and whether the examples discussed delineate the specificity of new media. My reply discusses how I take this no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an analysis that complements rather then criticises Badiou and ?i?ek and how the apparent resemblance between old and new media in fact entai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现前虚拟自我已经存在,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是其进一步演化。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可分为依赖网络环境的虚拟自我和自主的虚拟自我。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具有二重性,能带来对人们所缺乏事物的心灵补偿,成为新的健康人格诉求途径,促进对自我价值的全面理解;同时也会带来青少年沉迷网络和成年人自我认同危机等社会问题。重塑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的虚拟自我,需要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也需要社会教育和舆论导向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virtual作“虚”解,只见于中国的英汉词典,而在英国或美国出版的英语词典中,不见virtual有虚义。经查许多英美出版的各词典,只见对virtual的解释虽在措辞上各有不同,但在意义上却都非常近似和一致,就是:凡说virtual的东西,虽不是那种东西,但在实质,表现或效用上,却很像是真的那种东西,因而可当作真的来看待或使用。例如:a virtual dictator,意即“实际上的独裁者”(虽没有正式那么认定,但就其作为而言,实可称之独裁者);a virtual promise,实际上的允诺(虽没有作正式允诺,但实际上等于允诺了);a virtual dismissal,实际上的开除(名义上是辞职,但实际上是开除);The peasants remains in virtual slavery,农民仍处于实际上的奴隶状态。如果把virtual改译为“虚拟”,我们将看到:“虚拟独裁者”“虚拟的允诺”“虚拟开除”“虚拟的奴隶状态”……。这样的话没有人会理解,且可斥之荒谬。事实上,我们在技术领域已见许多“虚拟”,在实质上也同样荒谬,只不过因多数人已经习惯而不觉荒谬罢了。例如:在计算机领域,virtual memory的原义(据The Oxford Dictionary)为“在物质上并不就是所述(如说内存),但用软件做到了。由程序或用户来看,其表现很像是所述”,实际上可当做真的来看待和使用,所以称为实际上的(virtual)内存。如把virtual译为“虚拟”,则按《现代汉语词典》,虚拟就是假设或虚构的意思,“虚拟内存”就是假设或虚构的,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内存。这岂不荒谬?在通信领域,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的原义(按ISO TC97文件)是,“网络在包转接中提供的一项方便措施,给用户的印象就像是真作了连接”。原来,在包转接的通信过程中,双方并无固定的电路连接。但在进行了所谓的连接之后,双方感觉就宛如有了固定连接。那种好像已固定连接的电路就称为virtual circuit(实际上的电路),而相应的连接就称为virtual connection(实际上的连接)。但国内有些书刊把这virtual也译为“虚拟”,当然也荒谬(也有译为“虚”的,即为“虚电路”和“虚连接”。在汉语中,“虚”是一个贬义词,如虚假,虚荣,虚伪,虚焊……。那“虚电路”和“虚连接”怎么理解?难道是像虚焊一样不可靠的电路连接?)。virtual这词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1)虽然不是真的;(2)但很像是真的,而且可视为真的。前面的子句从属于后面主句,意义重心是在后者,所以如果只译前半部分(如译为虚),就易于导致错误。然而,如只译出后者(例如“很像真的”“似真的”“如真的”“犹真的”或“犹实的”),却仍然能完整而恰当地表达原义。因此,对于virtual,除“实际上的”之外还可有一些变通译法。例如,把上述virtual memory,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译为“如真内存”“似真电路”和“似真连接”,初见时虽然感觉不习惯,但在意义上却完全正确。又如virtual machine应可译为“如真机”,而virtual reality则建议译为“犹真现实”(目前流行把后者译为“虚拟现实”,其主要问题是在“虚拟”,而“现实”两字是无可非议的)。那么,此前为什么把virtual译成“虚”和“虚拟”?早在咸丰(1853)年间,国内曾出版了《光论》一书,其中把经过折射而形成的象(即virtual image)译成了“假象”。后来的“虚”,也许就从这“假”字演变而来。当时所有的书,直到本世纪30年代还有许多科技书,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例如“实际上的”这种口语,自然不可能登上书面。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虚”就是virtual的唯一译法。以致今天,国内绝大多数的人已是只知virtual就是“虚”,而不知它的原义本来是“实”了。例如,前些年曾有一位力学教师写了一篇文章,对于“国外常有人把惯性力称为虚力”表示异议。由于惯性而产生的力,当然是真正实际的力。但是不得不想,国外称为“虚”的原词是什么?很可能就是virtual。其实virtual本来就是“实”,而不是“虚”。那岂不是一场很大的误会?大约是60年代后期,IBM在其370机中实施了virtual memory/storage,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一些于70年代初恢复出版的期刊上,开始把它译为“虚拟存储器”。这竟成了后来几乎把所有virtual都译为“虚拟”的滥觞。这样译的原因来自日本。当时日本把virtual都译成“假想”(在日文中“假”字被简化为竖人旁一个“反”字)。中国因为原有把virtual译为“虚”的惯例,伸长为“虚拟”,既保留了“虚”,又因虚拟正是假设(即假想)的意思而和日本的译法一致了起来。virtual的原义就是假想吗?当然不是。但日本人这样译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力学中,要用“虚功原理”进行计算时,必须先假设(即假想)在某一点上产生了一个很小的位移。这个假设的位移,就是virtual displacement(历史上曾称virtual velocity)。因此,在这一场合的virtual确实具有假想的含义。Virtual在力学里的这个特殊含义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直到近代,居然在粒子物理学中,又见再生。原来在粒子物理学中,有些粒子,并不是直接探测到的,而是通过某些征象间接推测它存在的。这种推测出来的,亦即假设的粒子,在名称上也被冠以virtual,例如virtual photon。一词多义,是世界各语言都有的现象。重要的是,必须分清在什么场合应是什么意义,应予区别对待。如把上述力学和粒子物理学领域的virtual译为“虚拟”,那确是太恰当了,因为“虚拟”正是假设和假想的意思(也许这两个领域的专家仍会倾向“虚”)。然而,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把virtual译为“虚拟”(或“虚”),都是荒谬。而且由此产生了种种弊端:(1) 使大多数行外的普通人感觉神秘莫测,不知“虚拟”说的是什么。可是virtual在英语中却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人都懂的词——实际上的,或很像真的。(2) 即便是行内,或是接触计算机已较久的人,也极少(只有极个别例外)能把“虚拟”的意思说清楚的。人各说法都不同,越说令人越糊涂。(3) 许多人因为不明“虚拟”的意义,勉强各自理解,理解都不相同,于是发生许多错用,滥用的事。(4) “虚拟”是动词,而virtual是形容词。有人曾这么写:“什么是虚拟网?为什么要虚拟?虚拟是在网络协议的第二层还是第三层上实现?”——如要把这话译成英语,其中第一个虚拟当然译为virtual,后两个虚拟该怎么译?(5) 由于汉语没有词尾变化,用动词修饰名词就会产生二义性。例如“虚拟专家”,不知这是被“虚拟”出来的屏幕上那非常像真的专家,还是“虚拟”了屏幕上专家的那个从事“虚拟”的专家(此处“虚拟”的含义已变为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