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呼特点相似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将瘤组织块垤裸鼠胃壁,动态观察生长过程。结果:原位移植模型潜伏期2-4周,第4周以后原位肿瘤工出,第12周以后出现肝转移,第16周以后部分荷瘤鼠发生腹水,幽门梗阻,动物逐渐衰竭,出现恶病质等征象,结论:原位肿瘤模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和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可作为胃癌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需要能真正模拟胃癌在人体内自然生长、侵袭及转移全部过程的动物模型。目前,人胃癌裸鼠移植模型是人体外最接近人类胃癌的整体实验模型,并且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按移植部位可以分为皮下移植、原位移植、腹腔移植以及转移模型。影响裸鼠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主要有人胃癌细胞或外科标本的特性、移植部位及移植、癌细胞数量、裸鼠的品系和周龄以及生长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胃癌裸小鼠体内原位移植浸润转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人胃癌原位移植至裸小鼠体内后的浸润转移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BALB/C-nu/nu裸小鼠12只,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瘤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待动物濒临死亡时进行系统解剖,观察其浸润转移的部位及特征,原位移植瘤全部成功,且所有动物均出现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率为66.7%,癌性腹水的发生率为50%,移植肿瘤晚期还可向脾脏,胰腺及肾脏等处浸润 相似文献
5.
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仍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肿瘤原位模型因具有相对较高的仿真性而成为动物实验研究的首选。本研究选用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HO-8910PM作为成瘤细胞,拟建立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将HO-8910PM细胞(细胞数约2×106)注射到雌性裸鼠皮下。待皮下成瘤后再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瘤体小块转移到其他裸鼠卵巢内,追踪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和体内的转移情况,在荷瘤鼠处于濒死状态时将其处死,取原位和转移病灶处的肿瘤组织做光镜及电镜的病理检查。共14只裸鼠接受了原位移植手术,经追踪观察,有8只原位成瘤,成功率为57.14%。通过尸检发现有5只荷瘤鼠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转移率为83.33%),转移器官为肺、肝脏、膈肌、胃表面、肠管表面、胰脏、后腹膜、对侧卵巢、髂窝淋巴结等处,以膈肌和肝脏较为普遍。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其生物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卵巢癌更为相似,为卵巢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已建成的人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移植瘤为细胞来源,采用机械消化为辅、胶原酶等消化为主,经过改装的三级过滤系统分离活的单细胞,经外科手术,脾被膜下注入1.25×10~6个MGCS0-3细胞。研究表明,移植前施用含0.5%CCl_4橄榄油,使MGC80-3细胞在肝脏形成转移灶数目增多。光镜下,CCl_4中毒后第2天、第10天裸鼠肝脏显示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肝细胞再生和小胆管增生现象。电镜下,CCl_4中毒后肝细胞显示SER,RER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伴有RER脱颗粒,胞质内脂滴和脂褐素增多,肝窦内皮受损收缩,有纤维素样物质沉着,提示CCl_4中毒后肝细胞坏死、内皮损伤、纤粘蛋白沉着是造成MGC80-3细胞肝脏转移灶增多的原因之一。总之利用自系移植成功的裸鼠人胃癌细胞移植瘤为细胞来源,三级细胞过滤系统分离实体瘤组织而获得增殖能力强的单个瘤细胞,借用CCl_4对肝脏损伤,脾下移植亲宿主性胃癌单个细胞,容易获得人胃癌细胞在肝脏多个转移灶。这个方法能为预防和研究肿瘤细胞转移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实验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7.
人胃癌裸鼠原位接种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实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裸鼠体内建立人胃原位癌模型的结果。裸鼠经麻醉后,在近前胃处的胃粘膜下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l悬液0.02ml(含癌细胞约10~6)。种后三天可见接种部位苍白、僵硬,种后一周 ,胃粘膜接种部位隆起小结节并向周围浸润。种后二周,胃部隆起肿块明显,胃粘膜皱襞消失,局部淋巴结肿大,腹腔内可见少量腹水。种后三周,胃部肿块增大质硬,与周围结肠、脾脏等粘连成团块状,腹壁及大网膜可见散在小球形癌灶,腹腔内有明显血性腹水,荷瘤鼠呈现蛙形腹、恶液质。存活期为16~25天,局部肿瘤直径超过1cm,病理证实癌细胞在粘膜与肌层浸润性生长并累及浆膜。接种后第八天注射~(125)I标记的胃癌单克隆抗体MGB_2(~(125)I-MGB_2)进行生物学分布研究。注射四天后肿瘤/非瘤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血2.01,肝3.57,脾,3.98,肺3.67,正常胃4.11。SPECT放射免疫显像可见肿瘤局部放射性浓聚。上述结果表明:已建立的人胃癌裸鼠胃原位接种模型,再现了临床胃癌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内播散等病理过程,为胃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人体更为接近的动物模型。我们用此模型对临床常用抗胃癌药物进行实验治疗研究:在裸鼠胃原位接种PSGC-7901后,分别予以每周一次或两次的给药治疗。连续给药三周,以荷瘤鼠存活期评价疗效。结果表明,以MMC的疗效为最好,治疗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90%以上,其次为cis-DDP,而5-FU及CTX的效果较差,Me-CCNU则无效。 相似文献
8.
将人表皮癌细胞KB-3-1及其阿霉素抗性细胞KB-A-1接种于裸小鼠BALB/c-nu前肢左腋下,经8~9d的潜伏期,在小鼠左前肢长出肿瘤,建立了裸小鼠人表皮癌模型。 相似文献
9.
CEA高表达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例人肺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直接移植于NIH裸小鼠皮下,建立了CEA高表达人肺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LAX-91),裸鼠间已传32代,历时2年余。LAX-91潜伏期短,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100%。各代和多植瘤病理组织学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显示人恶性肿瘤特征。血清CEA含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LAX-91具有稳定高分泌CEA的生物学特性。该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11.
12.
把BEL-7402细胞株成功地移植于裸鼠,并已传5代。观测瘤体的生长情况,从生长曲线表现出肿瘤有较高的恶性行为——不断膨胀性生长。移植瘤病理形态学上与原细胞株具有相似性,移植瘤细胞核大,细胞多形性,细胞排列有的呈索状或腺样。电镜下移植瘤细胞具肝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如细胞之间形成发育不全毛细胆管及其细胞连接,此外,还见到胞浆内存在核膜组装过剩的环孔板、染色质间颗粒、张力原纤维等结构。移植瘤染色体众数为不足三倍体,与原细胞株染色体众数分布大体相同。应用抗7402细胞多抗,PAP染色法表明移植细胞阳性反应,胞浆内有棕褐色沉淀。实验过程中移植瘤未测得AFP。这与原细胞株上清AFP阴性一致,移植瘤是否会出现AFP阳性反应有待于继续观测。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株裸鼠淋巴道转移的LMLM瘤系,通过体外培养,建立了稳定的、可长期传代的LMLM癌细胞株,经染色体核型、LDH同功酶染色和Southern blotting分析,确定了LMLM癌的小鼠来源,并通过一系列抗体免疫病理鉴定,进一步确定LMLM是上皮组织来源的小鼠自发性肿瘤。裸鼠自发性皮下肿瘤,经体内皮下接种传代,取转移灶瘤块进行原代培养,得到稳定的可传代的细胞株,形态小而圆,大小一致,贴壁生长,每周传两代,群体细胞倍增时间48小时,经数月的体外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及传代特性无明显变异。体外培养的LMLM癌细胞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可见典型的小鼠“V”形染色体,染色体数范围为36—59,平均数为40.76,有52%细胞染色体数为40条。LMLM癌原位灶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的LDH同功酶电泳行为完全相同,证实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确实来源于原位肿瘤的转移,以小鼠肾脏的LDH同功酶谱作为对照,LMLM癌以LDHs为主,而与人小细胞肺癌NCI-H_128的比较,二者LDH的电泳行为完全不同,推论LMLM癌和H_128是两种来源无关的癌系。进一步用Soushern blotting方法鉴别LMLM癌的种系来源,人小细胞肺癌H_128在放射自显影中和人DNA探针呈强阳性杂交,并不受小鼠DNA预杂交影响,而LMLM原位灶和转移灶均不能和人DNA探针杂交。用人DNA预杂交,小鼠肺DNA作为探针,LMLM原位灶和转移灶呈强杂交,人H_128不能与之杂交,这从DNA水平证明,LMLM是小鼠来源的肿瘤。用一系列抗T、B淋巴细胞抗体,抗上皮细胞标志物抗体,抗间叶组织标志物抗体及抗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综合比较分析,结果为LMLM与抗淋巴细胞抗体、抗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抗体和抗间叶组织标志物抗体均呈阴性反应,而与部分抗上皮细胞标志物抗体EMA,Keratin反应阳性,故可排除淋巴系统肿瘤可能,不支持小细胞肺癌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是一种上皮来源的肿瘤。本实验通过染色体核型、LDH同功酶谱分析及Southern blotting杂交都较肯定地鉴别了LMLM癌的种系来源,并相互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定提示该癌为上皮组织来源,LMLM癌的建立和鉴定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和肿瘤转移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动物肿瘤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建成的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标本,制备成癌细胞悬液,进行裸鼠腹腔接种,建立了人肠粘液腺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至今巳传14代,接种方法简单,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达98.8%。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腹腔移植瘤保持了人肠粘液腺癌的结构和特点,染色体分析显示人类恶性肿瘤染色体特征。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表明,该移植瘤具有高分泌CEA的能力,平均63.4ng/ml,最高达111ng/ml。该腹腔移植瘤的建立,为人体肿瘤的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肿瘤的腹腔内化疗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裸鼠自发性淋巴道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裸鼠发现一例自发性皮下肿瘤,伴广泛淋巴结转移,经10代以上体内传代,在裸鼠体内长瘤及转移的特性稳定,原位长瘤率大于95%,潜伏期5—12天,转移率100%,平均荷瘤生存时间22天。大体解剖见腹股沟、腋下、颌下、腹腔等处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光镜和电镜的形态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形态圆、较小、核大胞浆少,染色质呈块状、围裙状,分裂相多见,符合小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恶性肿瘤,转移灶和原位灶形态学上相似。该可稳定传代、广泛淋巴道转移的小鼠肿瘤定名为LMLM瘤系。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