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真实意图的体现是通过语义的准确理解来实现的.语义理解与关联理论密切相关,交际双方都应尽可能利用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从消除歧义、语境限制、修辞角度、非语言因素等方面入手寻求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最终达到准确理解语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敏  周仁和 《科技信息》2010,(31):7-7,12
本文论述了设计中运用形态语言的艺术:形态修辞。造型语言的多样化使语义表达的方式,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有极大的区别。隐喻、夸张、象征、幽默等形态修辞的运用,丰富了产品的造型语言,赋予产品语义新的内涵。设计师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形态修辞在产品形态语义设计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利用已经成熟的语言学关于修辞的研究结论,实现更多的美学价值与经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修辞手段的运用是每一种语言都存在的现象,在具体的语义组合中,某些修辞手段的构成恰恰是利用了义位的某些隐含义素。词语的变异,往往就是隐含义素催生的结果,使语义在原有义和新增义的和谐与矛盾中显得更为新奇别致、富有吸引力,语言也在这种情形中鲜活起来。要想准确而恰当地把握发话者所表达的修辞话语的意义,就必须突破话语的表层,通过隐含义素直入其深层含义去理解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4.
语义修辞是中国传统的修辞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修辞方法,语义修辞同语汇系统的语义有密切联系,主要研究语词的具体意义,即语词运用中的意义。包括本义修辞、同义修辞、精确义修辞。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简练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修辞的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可以为修辞的研究打开新的视窗,同时也是深化修辞研究的一条必由之路。别解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其实质是人们换用了另外一个语言样板来对词义进行重新理解。别解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异质感的产生、自返性排查、语义类推、意义潜势的激活等几个具体过程。别解的生成必须以语言知识、百科知识等作为基础,但同时也离不开人的认知习惯。别解可能会使词语的意义发生“歧变”,成为词义发展演变的一种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针对普通本科二年级英语中等学生,测试语境类型对修辞构式的启动效应。从启动反应上来看,解释性语境对修辞构式的启动反应最强,其次是推理性语境,再其次是中性语境;从启动速度上来看,由快到慢依次是:解释性语境、推理性语境、中性语境,其中未修辞体和修辞体均显现和未修辞体隐现、修辞体显现这两种修辞构式的启动速度较接近,而未修辞体显现、修辞体隐现的启动速度幅度变化较大。影响修辞构式理解的主要因素为语义透明度不高和对隐现修辞体的忽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设置不同语境进行分级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修辞构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拉祜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修辞性、文化性、民族性上。修辞性为文化性和民族性奠定了基础,民族性是修辞性和文化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法来研究拉祜语颜色词对拉祜语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话语的理解有其一定的理解机制,话语成分的意义的理解是话语理解的基础。从话语理解理论的角度来看,"词类活用"现象理解中的主要机制是依据完整原则、合理原则来进行的语义调整,语义扩展是语义调整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修辞语义与语言意义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既不乏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修辞语义是具体的、个体的、临时的,而语言意义则是抽象的、全民的、稳定的;语言意义是修辞语义形成的基础,修辞语义则是具体语境和特定语体规制下语言意义的修辞化变异。  相似文献   

10.
浅谈语境、修辞、语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修辞和语义的基础,修辞是语境和语义的手段,而语义是语境和修辞的最终目的。语境,修辞,语义不论从发话还是受话的角度看,三都是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是修辞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修辞的学习研究中,必须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