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消费时代临近以及文学边界的消蚀,“文学性”越来越受到文艺学研究者的青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学性”,无论是作为本质的“文学性”或作为功能的“文学性”。“文学性”概念是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冲动所导致的成果,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文艺学研究应该放弃对“文学性”的探寻,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学文本”转向“文学活动”,结合历史语境对“文学活动”的样态做出描述。由此,我们就可以用“娱乐性”来概括“文学活动”所共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比较文学三个基本特征“跨越性”、“文学性”和“比较性”为出发点,强调在佛学与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需要坚持“文学性”,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语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是“文学性”,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而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给后起的文学流以深刻的启迪,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从张骏祥同志提出“真正的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这一论点之后,电影理论界围绕有关电影的文学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意见颇多分歧。本文谨就在银幕上放映的影片有没有文学性及其具体表现等两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忽视了诗歌发展中作为文学文本的“诗”与作为音乐形式的“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以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文学形式为基本趋势,而是在文学性的独立发展与向音乐性的回归这两极的振荡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巧妙的真话。“真话”指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判断作家是否说真话,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还要看是否有感染力。“巧妙”地说真话的方式主要有:说“假”话;说鬼话、狐话;男人说女人话;说关于古人的话等等。“巧妙”的含义主要有新颖、含蓄、自然等。是否说“真话”是判断真、假文学的标准;是否“巧妙”是判断文学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王可喜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86-87,91
在推尊词体,提高词的文学地位的努力中,苏轼在“词为诗裔”的观念指导下,“以诗为词”,开拓词的题材范围,增强词的表现力,从而提高词的地位,而李清照则强调词“别是一家”,将词的音乐性和文学性相结合,让词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样提高了词的地位。途径不同,然而殊途同归,达到了提高词的地位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雷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31-34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研究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牛晓红 《科技信息》2009,(26):160-161
长篇小说《宠儿》是托尼·莫里森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力作,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写活了”。陌生化作为一种表现作品文学性的形式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宠儿》的语言创作中,最大限度达到了艺术审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兄弟》以其特有的先锋写作和在市场化发行的表现使文学重新回到人们的关注视野,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新锐力量,但通过对《兄弟》的解读可以看出其内在文学性的迷失和挣扎以及外在市场化的蚕食和消解,这成为了先锋文学发展后期难以突破的创作困境。  相似文献   

12.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视景,更为文学史的写作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是新世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重要收获。该书赋予"发展"以切实丰厚的内涵,展示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倡导多元共生的"合力型"的文学生态格局,写作中彰显"文学性",把文学还给文学史。  相似文献   

13.
斯迭尔夫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女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在其理论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比较文学思想.她对欧洲文学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以及南北文学的对比划分等都是十分精到的.给后世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的形成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的出现,把文学发展引入了新的格局。比较文学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文学打破了地域和时空,或许意味着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世界文学侧重价值判断,比较文学注重求同辨异。网络文学能够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和世界文学的孕生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玄幻小说在网络与出版界的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是理所当然地,当代网络玄幻小说被评论界和研究者从性质上归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新类型。我们说一种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必然因其具有用以立身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就目前的网络玄幻小说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它自身的文学性的建构仍然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其审美价值几何亦很值得质疑。以此为出发点,从作者系统、作品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接受者系统作为切入点,并以这四个系统的互相交涉与联系作为思考基础,大量玄幻小说目前发展的现实依据证明,在总体意义上当代玄幻小说自身具有文学性与审美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俄国形式主义关于文学性的定义出发,从语言文字、情节结构以及陌生化等角度对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艺术之美进行分析与论证,并指出《麦克白》的艺术之美和悲剧性与其文学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四川的比较文学是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复兴而蓬勃发展的。回顾四川比较文学所走过的二十年,最令人欣慰的是四川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在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民族文学教学及比较研究,既改写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史,也有利于建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对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亦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民族文学研究,《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是指生活在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的文学叙事,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呈现出对中心文化与异文化的吸纳与创造的民间自觉,具有多元内涵。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以“比较视域”和“文化间性”为理论指导,运用文学人类学和宏观比较文学等方法论,以求清晰把握中越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渊源与脉络i建构边境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