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脂肪酶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于Candida sp.99-125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反应速率v0与棕榈酸和异维生素C摩尔浓度的比值有关。v0随着cpal/ciso的增大先是增大,至cpal/ciso值接近15时v0基本不变。另外,考察了溶剂、温度、转速、酶量、初始水含量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很好的符合乒乓反应模型,确定了最反应速率vm和米氏常数k′m,由双倒数曲线可以得到,vm=5.86μmol/(min·g),k′m=0.092mmol/L。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莲子蛋白质的酶水解动力学特性,于温度为55℃和pH为5.0的条件下,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莲子蛋白研究酶解莲子蛋白的拟态条件下的米氏常数Km,构建考虑底物抑制和无抑制等影响因素下的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酶和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扩散影响酶解反应;当底物初始质量浓度高于13.63 g/L时,反应底物对酶解产生抑制作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和解释莲子蛋白降解的动力学过程,为确定酶解反应的各种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考察酶法水解VC磷酸酯镁(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MAP)过程,采用复合磷酸酯酶(Phosphoesterase Complex,PC)为催化剂,以水解产物VC的含量(水解率)为指标考察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酶用量等因素对MAP水解程度的影响,选择最佳水解条件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底物MAP的质量浓度为1.72g/L、酶和底物的体积分数为5%、温度37℃、pH 5.5条件下水解4h,水解率最大,可达(32.64±0.42)%。动力学分析表明:水解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其中km=25.82g/L,vmax=126.26g/(L.h)。  相似文献   

4.
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代表,采用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结果表明:底物初始浓度为0.5 mmol/L,固定化漆酶投加量为7 g/L,反应3 h后DCP去除率可达95.3%,而反应2 h后TCP去除率可达99.6%.TCP和DCP去除过程可以用米氏方程描述,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1.72和9.97 mmol/L,因此固定化漆酶对TCP的亲和力高于DCP,这导致了在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固定化酶投加量以及底物共存等因素变化后两者去除效果上的差异.连续48 h的运行数据和酶活损失表明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对甘蔗多酚氧化酶(PPO)进行提取和部分纯化,研究了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甘蔗PPO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54.4 mmol/L,米氏方程:V=1250[S]/(54.4+[S]).蔗汁中邻位多酚类物质是甘蔗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pH值6.2,40℃;该酶在pH5.8和温度低于3℃0时较稳定.试验了6种甘蔗PPO抑制剂:单独使用柠檬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PO活力抑制效果不明显;70 mg/L亚硫酸氢钠、110 mg/L抗坏血酸、120 mg/L硫代硫酸钠可完全抑制PPO活力.现行甘蔗提汁的浸渗工艺较适合蔗汁酶促褐变反应,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以产物作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考察了溶剂用量、底物用量比、水含量、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溶剂量为每g棕榈酸3 mL棕榈酸异辛酯,最适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1;同时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反应转化率越低,使用MgC l2饱和盐溶液可将反应体系的水活度控制在0.33左右,可使反应转化率增加20%左右。以1 g棕榈酸、0.67 g异辛醇、0.12 g固定化脂肪酶和3 mL棕榈酸异辛酯组成的反应系统在40℃条件下敞口反应24 h,酯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连续反应30批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DEAE-Sephadex A-50及磷酸纤维素柱层析,用底物亲和洗脱法从萌发油菜(Brassica napus)种子中分离纯化了焦磷酸: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PFP).纯化倍数679.7倍,比活力为21.75 单位/毫克.蛋白,活力回收率22.9%.酶的最适pH值为7.5,Mg2+和M2+n对酶有激活作用.进行酶的初级动力学及稳态动力学研究,对果糖-6-磷酸(F6P)表现为典型的米氏规律,Km值为3.33 mmol/L;对焦磷酸(PPi)的活力变化,在PPi浓度小于1.0 mmol/L时具有部分米氏酶特点(Km=1.0 mmol/L),大于1.0 mmol/L时,PPi对酶有抑制作用.从两底物F6P和PPi的相互作用以及产物磷酸(Pi)与底物(F6P和PPi)的相互关系分析,初步推断油菜籽PFP的催化反应为双底物双产物的有序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菊芋提取物氧化变色的机理,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和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底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了菊芋多酚氧化酶(PPO)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菊芋PPO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5℃;菊芋PPO的热稳定性差,85℃以上加热处理5min就可使其大部分失活;菊芋PPO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规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13 mol/L,Vmax=7.5 mmol/s.菊芋PPO的活性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酶的添加量超过0.8mL后,增速逐步减小;菊芋多酚氧化酶对邻位多酚的氧化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的制备和催化性质,讨论了戊二醛体积分数、酶的偶联时间、pH值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催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促反应最适pH分别为9.2和10.2,最适温度分别为51℃和50℃,米氏常数分别为16.2 mmol/L和0.7 mmol/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活力稳定性更佳,有更好的贮存稳定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α-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W/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AOT/水/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为:w0=8;pH=7.17(67mmol/L的KH2PO4-Na2HPO4缓冲液);[AOT]=0.10mmol/L。研究还表明,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动力学与水介质中相类似;当酶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最大反应速率vmax(用脂肪酶活力表示)约为156u,米氏常数Km约为5.6mmol/L;当底物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微波促进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长链季戊四醇缩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十种长链季戊四醇单、双缩醛,其中季戊四醇双缩辛醛属新化合物.以n-十二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①单缩醛:溶剂DMF,催化剂用量1.0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30 mmol,微波功率300 W,辐射时间8 min,产率74.5%;②双缩醛:溶剂苯,催化剂用量0.6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66 mmol,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3 min,产率为85.2%.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提取抱茎苦荬菜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抱茎苦荬菜全草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提取抱茎苦荬菜内总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实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抱茎苦荬菜全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72 mol/L乙醇,料液比1:20,超声功率400 W,在50℃提取60 min,连续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高达1.102%.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降解吲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吲哚模拟废水在超声波作用下的降解, 并对超声波与电化学协同作用下吲哚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考察了废水初始浓度、pH值、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外加催化剂以及声电协同作用下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吲哚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超声处理吲哚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 处理时间越长, 降解率越大; 吲哚初始浓度较低时, 降解率较大; 随着 pH值的增大, 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 在 pH=8左右降解率最大; 降解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在120 W时达最大值, 随后降低; 加入1 .5 mmol/L H2O2, 对吲哚的降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超声波存在下, 电解电流在1 0~2. 2 A范围内, 降解率随电流先增大后减少, 电流为1. 9 A时, 降解率达最大值; 声电化协同作用能提高吲哚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超声辐照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促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了超声辐照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醇与脂肪酸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 超声作用方式、 底物脂肪酸的碳链长、 反应体系的水活度等对超声辐照促进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 适宜的超声辐照可显著提高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速度; 底物的碳链越长、 反应体系的水活度越大, 超声对酶催化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法和超声波微波法等两种方法提取假酸浆中的总黄酮,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方法各自提取假酸浆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醇水比为0.4,硫酸铵质量浓度为0.25 g/mL,超声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0.047时提取率为3.79%.以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辐射功率中火、微波辐射时间60 s、固液比1∶25、超声提取温度5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01%.分析了不同树脂对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对比出HPD500树脂对总黄酮的纯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UPLC-MS/MS测定腐竹和米粉中的乌洛托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腐竹和米粉中非食用物质乌洛托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和净化条件,考察了乌洛托品在不同流动相体系和不同小颗粒色谱柱(粒径1.7 μm)上的色谱行为,优选以乙腈超声提取样品,正己烷(乙腈饱和)液液萃取净化,乙腈-乙酸铵(浓度为10 mmol/L、pH3.5)为流动相体系等度洗脱,HILIC色谱柱分离,正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0~ 50μg/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2 617x - 359,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定量限为1μg/kg(S/N>10),阴性样本添加水平在1~5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1.0% ~ 96.6%,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 ~ 5.2%.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打击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乌洛托品的行为提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绞股蓝全草为原料,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对绞股蓝总皂甙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探讨了优化提取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g:25mL,微波处理时间为11min,微波功率为400W,总皂甙提取率为7.59%;超声波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g:25mL,提取温度为70℃,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min,超声波功率为400W,总皂甙提取率为8.01%.  相似文献   

18.
超声对固定化脂肪酶生物转化有机硅化合物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作用可以促进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催化有机介质中有机硅椁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在超声频率20KHz时,以功率60W作用30秒、间歇30秒的超声作用较为适宜。经过超声预处理后酶催化有机硅醇与脂肪酸脂化反应速率和转化率提高。对超声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超声作用对酶催化反应的促进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以乙醇为溶剂, 利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松松针中的多酚类化合物, 考察了乙醇的体积分数、  液料比(V(溶剂) ∶[KG-*3]m(松针))、 超声波功率、 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等条件对松针多酚提取质量比的影响, 得到了最适提取条件. 结果表明, 与传统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醇提法)相比, 在最适提取条件下, 超声作用可以使提取时间缩短3 h, 提取的质量比达到52.97 mg/g, 提高了2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