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TG)技术,在惰性气氛和5.0、10.0、25.0K·min-1线性升温速率条件下,考察了5种导热填料填充的双组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热降解性能,采用Flynn-Wall-Ozawa(FWO)模型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求取并比较了各样品热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结果表明:5种填料中,BN填料填充的LSR热性能最好;当BN添加量达到40phr(每百份橡胶)时,LSR样品的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用于注射成型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制备及检测方法,试验了其交联剂及助剂合理的用量,分析了其性能不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拜耳法晶种分解过程研究了铝酸钠溶液中Al(OH)3对草酸盐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行为,并考察了草酸盐初始浓度和Al(OH)3粒度对吸附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Al(OH)3对草酸钠有较大的吸附能力,随草酸钠浓度的升高和Al(OH)3粒度的细化,草酸钠吸附率随之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也相应缩短;不同粒度Al(OH)3的吸附能力不同,这跟Al(OH)3的比表面积有很大关系;Al(OH)3对草酸钠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行为为多分子层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出超细Al(OH)3粉体,并对制备出的粉体进行表征测定。通过该实验掌握化学沉淀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基本方法,了解IR、TEM和化学分析等测试方法,并树立变废为宝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探讨溶胶浓度、溶胶电导率、非电解质脲素加入量对Fe(OH)3溶胶ζ电位的影响,为"Fe(OH)3溶胶制备及电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NiSO4、Al2(SO4)3、CoSO4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铝、钴单独掺杂和复合掺杂的Ni(OH)2样品,利用XRD、EDS和SEM对产物的晶型结构、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种类、数量及掺杂方式等因素对Ni(OH)2粉体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均有较大影响.在掺铝量较低时样品为β-Ni(OH)2、α-Ni(OH)2混合相,当铝掺杂量(摩尔分数)大于10%时样品为单相的α-Ni(OH)2,微观形貌呈类球形;钴掺杂的样品为单相β-Ni(OH)2,微观形貌为纳米片构成的花瓣状微球,空隙清晰;Al/Co复合掺杂的样品为不规则层叠状结构的α-Ni(OH)2.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纯化冶金级Al(OH)3的工艺参数,通过对影响碱溶及纯化的因素进行试验,探索出碱溶除去Al(OH)3中晶间碱,获得Na2O含量<0.003%的低钠Al(OH)3的新方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纳米Al(OH)3干法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min、改性温度100~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性后无机粉体表面包覆有机基团,吸油值减小,团聚减弱,比表面积增加。改性Al(OH)3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阻燃效能提高,并保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纳米Al(OH)3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阻燃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G湿法表面改性纳米Al(OH)3(ATH)及其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体系中的阻燃应用,确定了G的最佳质量分数1.5%和最佳改性pH值5-6。通过沉降试验、红外光谱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等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改性后粉体在液体石蜡中沉降速度明显降低,红外光谱图表明改性粉体表面有效键合了有机物质,拉伸测试表明添加改性粉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将改性纳米ATH应用于EVA阻燃,当无机填料质量分数为55%时,复合材料力学、阻燃性能即可达到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纳米Al(OH)_3煅烧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发现NH4NO3明显降低Al(OH)3干凝胶煅烧过程中γAl2O3,δAl2O3,θAl2O3及αAl2O3的形成温度,αAl2O3籽晶的添加只降低αAl2O3的形成温度·在w(NH4NO3)为44%和5%平均粒径100nm的αAl2O3籽晶的共同作用下,θAl2O3→αAl2O3相变温度由1200℃降到900℃,获得了平均粒径约10nm,团聚强度为76MPa的αAl2O3纳米粉·  相似文献   

11.
将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不同含量的废旧橡胶粉复合制备木橡塑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各组分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特性,并引入Flynn-Wall-Ozawa模型量化了组分及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木粉、HDPE、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WRPC)的热解出现两个显著的失重区(230~380 ℃和430~580 ℃),分别对应木粉/废旧橡胶和HDPE的热降解。木粉、废旧橡胶和HDPE热解过程平均活化能值分别为179.2、243.8和246.8 kJ/mol,WPC(木粉、HDPE复合材料)平均活化能为239.3 kJ/mol,WRPC活化能值较WPC低(200.3~208.4 kJ/mol)。活化能的变化表明木、橡、塑3种原料在复合材料的热解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而废旧橡胶的掺入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特性发挥了显著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氯丁橡胶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国产和进口氯丁橡胶(CR)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R的热降解过程分 3步进行,N2气氛下的明显起始分解温度为 260℃,推得热分解反应级数为一级,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 148kJ·mol-1,分解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2×10-11.  相似文献   

13.
用热重法研究AlCl3与二水合草酸混合物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在AlCl3与二水合草酸摩尔比不同的情况下,分解过程及分解产物也有所不同,第一步分解:样品(3:100)分解产物的一水合草酸,样品(6:100;9:100:12:100)分解产物为草酸酐,样品(3:100)和样品(6:100;9:100;12:100)的机理函数均为8号机理,动力学方程为dα/dr=Ae^-Ea/Rr(3/2)(1-α)[-ln(1-α)]^1/3。但样品(3:100)比样品(6:100;9:100;12:100)的活化能要高些,第二步分解:样品(3:100)对应10号机理,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a/Rt3(1-α)[-ln(1-α)]^2/3,而样品(6:100;9:100;12:100)对应9号机理,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a/Rt2(1-α)[-ln(1-α)]^1/2。  相似文献   

14.
陶瓷微滤膜过滤亚微米级悬浮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采用陶瓷微滤膜新技术 ,分离微米、亚微米级 Al(OH) 3和 Zr(OH) 4 悬浮液 ,实验结果表明其固液分离效率与操作性能均明显优于目前工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各种传统分离技术 ,为陶瓷微滤膜在化学液相反应制备超细陶瓷微粉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半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反应动力学过程,讨论了不同温度、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淀粉醚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反应程度与体系黏度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淀粉阳离子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的反应机理,阳离子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76.5 kJ/mol.醚化反应速率随着体系中醚化剂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副反应也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稀土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烯酸与稀土反应制得的丙烯酸稀土,用作热稳定剂时,对PVC热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解偏振光强法 (DLI)和粘度法研究了 PET/Al2 O3体系从熔融态等温结晶的动力学过程及分子链的结构 .结果表明 ,无机成核剂 Al2 O3对 PET的合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并使反应产物 PET的分子链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了 PET的等温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出了纳米四水羟基硝酸氧铋[Bi6O4(OH)4](NO3)6(H2O)4,并以热分析为手段对纳米[Bi6O4(OH)4](NO3)6(H 2O)4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动力学研究确定了[Bi6O4(OH)4](NO3)6(H2O)4脱硝酸根反应属于球对称的三维扩散的D3机理,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E=98.90033 kJ/mol,lnA=27.13109.  相似文献   

19.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热分解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的热分解过程对以其为前体制备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可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热重差热分析研究了镁铝摩尔比分别为2、3和4的LDH的热分解行为,并对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采用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Mg2Al-LDH在不同焙烧温度热分解产物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层间碳酸根阴离子的脱除温度范围宽,约从250℃到700℃,但主要是在330~400℃之间进行的;LDH热分解过程脱除层间阴离子和层板羟基脱水的同时,伴随新相生成,500~700℃条件下,LDH的分解过程比较完全,形成了双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