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硝基苯作为一种典型硝基芳香族化合物(NACs),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探究硝基苯的高效降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内电解-芬顿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探究镀铜率、反应时间、曝气量、pH及n(H2O2)/n(Fe2+)等参数对该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完成相关工艺参数条件优化,并揭示相关耦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镀铜率为0.5%、曝气量为0.5 L/h、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硝基苯可被铁铜内电解转化成苯胺,转化率为99.8% (±0.2%);芬顿氧化反应在n(H2O2)∶n(Fe2+)=10∶1、pH=3.0、ρ(Fe2+) = 60 mg/L的条件下,苯胺的去除率达到99.8% (± 0.3%);絮凝沉淀反应中阴离子PAM的絮凝效果更好,当加入2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阴离子PAM时,废水的色度为20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综上所述,该组合工艺在处理含硝基苯废水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实现大规模化处理含高浓度NACs废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工艺条件及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为电-Fenton法在硝基苯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pH值、电流强度、极板间距及曝气强度等对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 Fe-C电极的处理效果优于C-C电极,活性炭和纳米铁混合三维粒子电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单一粒子三维电极。初始pH值、极板间距、电流强度、曝气强度对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效果有影响,当初始pH值为3.5、极板间距为8 cm、电流为1.5 A、曝气强度0.8 m3/h时,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3.01%。结论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的氧化能力高于传统电-Fenton法,对硝基苯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絮凝-芬顿氧化法处理制药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污水COD值高且负荷变化大,含有微生物难降解的成分,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污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有时仍难达标.采用絮凝-芬顿试剂氧化组合工艺法对出水进行处理,通过测定污水的COD变化以评价处理的效果.考察了常温常压下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剂对出水预处理的效果,芬顿试剂配比、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制药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其絮凝、氧化规律.经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氯化铝量为0.8 mg/L,聚丙烯酰胺的量为6 μg/L,H2O2/Fe2+物质的量的比为3.5∶ 1,FeSO4 *7H2O投加量为1.62 mmol/L,pH=3.0时.处理后COD值从834.4 mg/L降至149.8 mg/L,总去除率可达82.04%.与直接用芬顿试剂氧化相比,絮凝-氧化法具有相同的处理效果,但大大减少了芬顿试剂的使用量,成本节省很多,显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法降解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法处理硝基苯废水,考察了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废水处理效果,并与三维电极法、普通电Fenton法去除硝基苯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电解时间的延长和初始pH值、极板间距、槽电压、Fe2+投加量、曝气量的增加,硝基苯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硝基苯的去除率均呈先增后降或趋于平缓的态势;最佳试验参数为电解时间2.0h、初始pH值为3.0、极板间距6 cm、槽电压30 V、Fe2+投加量1.0g/L、曝气量0.8m3/h;在此条件下,COD及硝基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3.1%和96.5%.文中还通过对中间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探讨了硝基苯的降解机理,并进一步证明了三维电极-电Fenton耦合法较三维电极法、普通电Fenton法具有更好的硝基苯类物质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阳极氧化和电芬顿法的吲哚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典型的含氮杂环有机物吲哚,采用阳极氧化和电芬顿法进行了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吲哚在阳极氧化和电芬顿体系下可达到68%和97%的去除效果,而相应的TOC去除效果分别为15%和38%.通过盐桥将阴阳极室隔开后的处理结果表明,吲哚的主要降解途径为阳极氧化和羟基自由基氧化,依次经氧化吲哚和靛红后开环,部分吲哚在反应过程中聚合为二聚体. 相似文献
7.
Photo Fenton氧化法是新的有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处理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非均相催化剂代替均相催化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其多种方法的改良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吸附浓缩-芬顿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利用吸附浓缩与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芬顿氧化过程中Fe~(2+)浓度、H_2O_2浓度、加药方式、反应时间、脱附浓缩液pH值、回调剂和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4g·L~(-1)、pH值为7、吸附时间为30min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浓缩液在Fe~(2+)浓度为0.1mol·L~(-1)、H_2O_2浓度为2mol·L~(-1)、芬顿试剂等分3次投加、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芬顿氧化处理效果最好。该组合工艺在实现废水减量化的同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有望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10.
11.
改性活性炭纤维及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提高活性炭纤维的利用率为目的,对活性炭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对改性ACF的吸附性能、实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ACF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并且再生工艺简单,可以重复使用多次.改性ACF作为处理含硝基苯类废水的吸附剂,可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六氯苯污染沉积物的电Fenton法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牺牲阳极电Fenton工艺对被六氯苯污染的沉积物进行处理的方法,分析了电Fenton方法对河流沉积物中六氯苯的去除能力,研究了该方法的影响因素,以探索河流沉积物修复的新途径.试验结果显示:以不锈钢片作为电极对模拟沉积物进行电Fenton处理,在外加电压15V、初始pH值为3的条件下,2h处理后六氯苯的去除率可达56.7%。 相似文献
13.
硝基苯高效降解菌群对硝基苯好氧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基苯为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好氧条件下硝基苯的生物降解主要通过部分还原途径.吡啶甲酸作为副产物出现在硝基苯的部分还原途径中.生物毒性大,阻碍了硝基苯的降解.本实验分离出3株在好氧条件下以硝基苯为惟一碳、氮、能源的菌株,分别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微白黄链霉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胶红酵母)和Micrococcus luteus(藤黄微球菌),并借助其完整细胞考查了由上述3株菌混合而成的菌群对硝基苯的好氧降解.结果表明:硝基苯经部分还原生成2-氨基酚,2-氨基酚再进一步开环降解.在2-氨基酚开环过程中,有吡啶甲酸生成,毗啶甲酸被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恶臭假单胞菌在微宇宙模拟系统和卵石接触生物氧化法模拟系统中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微宇宙模拟系统中适宜降解的温度为25℃~30℃,pH值为7.0~8.0.在此条件下,8 d内能够将10mg/L的硝基苯完全降解.底泥和光照条件能明显促进硝基苯的降解,硝基苯降解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模拟系统中会被其他的生物利用,积累量相对减少.低温下,虽然硝基苯的降解率较低,但降解菌对硝基苯仍保持一定的降解活性.在卵石接触生物氧化法模拟系统中,降解菌菌膜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易发生菌膜脱落现象.实验结果可为硝基苯微污染地表水和突发性事故造成的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解-Fenton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电解-Fenton法进行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对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显著,1h反应后,污水中COD、含油量、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0%,95%,99%,反应形成的Fe(OH)3经过絮凝和酸度调节后可重复使用,污泥产量少. 相似文献
16.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Fenton试剂-微电解预处理硝基苯类废水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F en ton试剂-微电解联用预处理一种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工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H2O2]=0.1 m o l.L-1,[F e2 ]=0.01 m o l.L-1,反应时间60 m in,反应体系pH为3.0时,经F en ton法预处理后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去除率达到44.6%,CODC r去除率达到48.1%,而经F en ton试剂-微电解联用预处理后,硝基苯类化合物去除率可达到96.8%,CODC r总去除率可达到67.2%.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阿维菌素、盐霉素废水经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后难以进一步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法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pH值、反应时间、H_2O_2投加量以及n(H_2O_2)∶n(Fe2+)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在pH值为3.0,H_2O_2(体积分数为30%)投加量为1.5mL/L,n(H_2O_2)∶n(Fe~(2+))为5∶1条件下,废水COD质量浓度由224mg/L下降到64.3mg/L,去除率达到71.3%。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盐对微生物的抑制和生物处理效能不稳定的问题,探讨了电-Fenton法处理高盐榨菜综合废水的效能,主要考察了电-Fenton法对高盐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CODcr降解规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以RuO2-IrO2-SnO2-TiO2/Ti四元极板为阳极,钛网极板为阴极,在电流密度为10 A/dm2,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0 mmol/L,极板间距为15 mm,pH为5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后,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76.33%.动力学分析表明,电-Fenton法对榨菜综合废水CODcr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原水CODcr为4 225 mg/L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12 1 min-1.通过线性方程建立的CODcr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回归率(R2=99.25%),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