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下蜀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对林分蒸腾量作了估测。结果表明影响蒸腾强度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温度和净辐射;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热流通量;风速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很小。次生栎林1996年总蒸腾量为428.88mm;总蒸发散量为858.68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8.8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次生栎林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物蒸发蒸腾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研究在节水灌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测量方法及特点,分析了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因素,时如何做好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和测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用气孔计测定果树龙眼和荔枝蒸腾强度、气孔导度和几个生态因子日变化、气孔导度在上午达到高峰值,此时光强为1200μmol/m~2·s,而蒸腾强度在上午持续上升,最高值出现在午间,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与光量子强度、叶内外水汽压差、气温、相对湿度、叶温等因子的复相关极显著,对蒸腾强度影响最显著的生态因子是光量子强度和叶内外水汽压差,对气孔导度影响最大的是光量子强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遥感月蒸发蒸腾量数据的动态变化趋势,把一维遥感月蒸发蒸腾量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输入空间,将蒸发蒸腾量时间序列重构为12维相空间,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蒸发蒸腾量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精度,确定了损失系数ε、惩罚因子C及径向基核函数的宽度σ。通过对48个训练样本的学习,得到拟合样本平均相对误差为3.51%;将模型应用于12个样本的预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2.30%,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确定性系数达0.97。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泛化能力强,具有较满意的预测效果。研究结论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椴光合蒸腾的生理生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美国C1301-PS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仪对美国椴(Tilia america)的光合蒸腾的生理生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所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美国椴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了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美国椴引种驯化提供了生理生态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分循环中的蒸发蒸腾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数学模型定量化研究农田水分转化规律是农业节水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农田水分循环数学模型中的棵间土面蒸发和作物蒸腾过程难于计算。文中通过田间试验总结的土面蒸发和作物蒸腾计算模式,首先用Penman公式计算出潜在腾发量,根据作物系数和作物覆盖度划分出作物颗间蒸发和作物蒸腾,再用试验资料总结的棵间蒸发与表土含水率经验关系计算实际棵间土面蒸发。该模式应用于数学模拟计算,其结果与田间实测资料对比,符合实际。文中蒸发蒸腾计算模式在农业节水机理研究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樟子松蒸腾特性与耗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蒸腾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变化,并存在蒸腾午休现象;生长季内蒸腾强度大体呈单峰状变化,5、6、9月份较弱,7、8月份最强,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0.677g.g-1FW.h-1;环境因子与蒸腾强度Y按相关紧密程度排序分别为光照X1、土壤含水率X5和空气相对湿度X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为:Y=0.271 X1+0.007 X3+0.063 X5-0.95;通过分析估算,确定密度为1420株.hm-2的26 a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年耗水量约为0.596万t.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荒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适应干旱的能力,研究了章古台沙地主要固沙造林树种的蒸腾强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小叶杨的蒸腾强度的研究,发现树种蒸腾强度的大小与树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树木蒸腾强度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的蒸腾强度在不同时期均低于小叶杨.樟子松更适宜在章古台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9.
小麦蒸腾蒸发量的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AO-17 Penman修正公式及Penman Monteith公式对豫北地区冬小麦的蒸腾蒸发量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种方法选用了不同的空气动力学项和辐射项公式,造成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从整个小麦生育期来看,这两种方法总体上误差不超过10%;两种方法对豫北地区冬小麦的蒸散量的计算结果,其总体变化趋势与实际较吻合,在各生育期内,绝对误差不超过18mm,全生育期不超过40mm,估计相对误差在10%内,两种方法比较,Penman-Monteith公式更适合当地情况.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油松蒸腾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对皇甫川流域主要乔木油松 ( Pinustabulaeformis) ,从蒸腾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方面 ,研究了其水分状况 .在研究中发现 :油松蒸腾日进程为双峰曲线 ,有蒸腾午休现象 ,水分状况较差时蒸腾日进程曲线到达波谷的时间比水分状况较好时大大提前 ;干旱条件下 ,蒸腾速率较低 ,一旦水分状况好转 ,仍可有较高的蒸腾速率 .以皇甫川流域目前种植状况 ,砒砂岩立地以 3× 1 m2密度种植油松为最佳选择 .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大叶白蜡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叶面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层厚度、叶室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大叶白蜡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TR大叶白蜡=10.6-4.67ln(RT).  相似文献   

12.
实测了南方林地典型8种绿色植被叶片的微结构、蒸腾速率、气孔阻力、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温度,结果表明,植被蒸腾作用的气孔均匀分布在叶片的背面,呈椭圆形,长度在0.01~0.02 mm之间;植被的蒸腾作用日周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早晨和晚上蒸腾作用弱,中午蒸腾作用达到最高峰;植被叶片的红外辐射温度和叶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日周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植被的叶面平均温度相差约1 ℃左右、平均红外辐射温差约3 ℃左右,且植被叶面的红外辐射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更加灵敏、响应较快,比叶面真实温度的变化趋势提前约1 h左右。论文建立了叶片稳态能量平衡方程,计算得到叶片蒸腾作用的蒸发潜热在有风和无风条件下对叶片温度产生的影响范围在2~10 ℃。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执防护发汗冷却控制中的自由边界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应用算子半群方法得出了解的存在性、唯一性,所用的方法对一般非线性、抛转型偏微分方程和高维情形也适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具有发汗冷却控制的一维烧蚀模型和非线性影响。这是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控制系统问题,且在方程与边界条件中同时出现控制变量。文章依赖先验估计证明了这类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5.
影响蚕豆(Vicia faba L.)叶片蒸腾速率的几个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胁迫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并通过气孔扩散阻力来影响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6.
蚕豆(Vicia faba L.)叶片蒸腾速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蚕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胁迫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并通过气孔扩散阻力来影响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选择34种乔木、灌木、果树树种,通过水分控制使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以分析苗木的蒸腾强度、气孔大小、叶水势、饱和亏缺与太阳总辐射、大气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土壤含水量及叶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侧柏对水分胁迫反应最为敏感,水分胁迫时,能迅速调整气孔开度以增加气孔阻力减少水分蒸腾,是其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山杏、白榆有较大的临界饱和亏缺和较低的相对含水量,具较强的耐旱能力;当土壤含水量在6%以上时,土壤含水量与苗木蒸腾速率的关系密切,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不密切;不同树种的蒸腾速率对气温、大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反应不同,可以选择关系密切的因子作为不同苗木蒸腾速率预测的指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了解苗木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可指导选择立地条件类型、墒情及把握造林时机,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