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菊叶三七离休叶片接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2.4—D1mg/l、NAAlmg/l、6—BA2 mg/l(或NAAO.5mg/l,6—BA2mg/l、LH500mg/I;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NAA0.5mg/l,6—BA2 mmg/l;生根培基养为MS培养基附加IBA 2 mg/l。所有培养基蔗糖浓度均力3%,PH5.8~6.0,琼脂浓度为0.7~1.0%。经一段时间培养,获得菊叶三七再生植株,移栽后得到正常生长的植株。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或生物转化出丰富的药理活性物质,因而成为新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以及植物内生菌的生物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搜索中国知网2004—2015年间有关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内生菌文献,将杜仲内生菌研究的菌种类型、重点内容及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加以归纳整理,本文还将对杜仲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生物活性、次生代谢物类型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简单整理,希望对杜仲内生真菌的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生菌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内部的微生物,其同植物之间密不可分。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在内生菌的活性以及其同宿主之间的关系上取得了新的进步,进展也十分之迅速,并逐步的在农业生产以及实用领域中应用内生菌。近年来我国在植物宿主同内生菌之间的关系研究的进展中,发现了内生菌可以反作用于宿主。因此文章主要对内生菌的活性及其对宿主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已形成种群类型丰富且功能多样的内生微生物菌群.在茶树的不同生长阶段中,其内生菌的种群类型、数量、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内生菌在防治病害、促进生长、降解有机农药、促进风味形成,以及改善Al 3+毒耐受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通过18S-ITS-2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得到158株形态各异的内生真菌。对其中92株的ITS序列分析显示,91株分属于19个已知属,另1株真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序列最高相似性为82%,认为是一新种。结论:三七内生菌多样性丰富,同时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且有其特有种。  相似文献   

7.
油樟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加无菌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N.Chao ex H.W.Li)叶汁液作为分离培养基的办法,从油樟树叶中分离到24株内生真菌,经过鉴定,其分属于子囊菌纲的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 Lagerh.)、拟指突孢曲霉属(Emericellopsis J.F.H.Beyma)和半知菌类的花核菌属(Anthina Fr.)、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组丝核菌属(Phacodium Pers.)、茎叶核菌属(Ectostroma Fr.)、地霉(Geotrichum Link)、皮核菌(Acinula Fr.)、团丝核菌(Papulaspora Preuss)、发菌(Capillaria Pers.)、峡串孢霉(Paepalopsis J.G.Khn)、小卵孢霉(Ovularia Sacc.)、卵形孢霉(Oospora Wallr.)、稀丝头孢霉(Haplotrichum Link)、单梗曲霉(Briarea Corda)等15个属,且以无孢菌居多,表现出较为丰富的类群(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文成县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吴方斌,经过五年时间的反复试验,已成功地推出一种能把木屑、稻草、树叶等转化为畜牧业饲料的细菌,经实地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三七叶皂苷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三七叶皂苷(PnGL)对大鼠气囊滑膜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Car)25mg/kg复制大鼠气囊滑膜炎模型,气囊灌洗液中白细胞数、蛋白含量、NO及TNF含量分别用试管稀释法、Lowry法、Rivanol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进行.采用放免分析法进行气囊灌洗液中性粒细胞(Neu)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测定.结果:PnGL60,120,240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中性粒细胞(Neu)内cAMP含量,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灌洗液中白细胞数量及蛋白含量.相关分析显示,PnGL升高Neu内cAMP水平的作用与其降低TNF、NO含量的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升高Neu内cAMP水平及其抑制NO及TNF含量升高是PnGL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是极具潜力的药物研发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几年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了许多生物碱类成分,按照结构类型综述了2008—2014年间已报道的植物内生菌生物碱的来源、结构特点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并对植物内生菌生物碱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到转化后进生这一目的,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全面细致地掌握各方面的材料,分析形成“后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小麦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武汉市郊6个地块的小麦中分期、分部位取样,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分离到26株内生菌,经形态学、培养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多粘芽孢杆菌(B.polymyra)、巨大芽孢杆菌(B.negaterium)、坚强芽孢杆菌(B.fiuum)和草状芽孢杆菌(B.mycoides).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样、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地区桂花树叶栖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表明,桂花树叶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分离得到真菌26种,其中,大茎点霉(Macrophomasp.)、链格孢2(A lter-nariasp.2)、刺盘孢菌1(Colletotrichumsp.1)、拟茎点霉2(Phomopsissp.2)等4种真菌为优势菌.生态环境对桂花叶栖内生真菌有较大影响,阴面叶内生真菌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以白背三七幼叶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背三七离体繁殖的影响,建立白背三七种苗再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当NAA超过1.0 mg/L时,愈伤化都非常好,出愈率达到100%,但是当NAA浓度过高时,愈伤组织长势不好,不利于器官的诱导分化.继代培养中,1.0 mg/L NAA+1.0 mg/L 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进一步增长,达到完全愈伤化.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基本上呈现迟滞期、对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定芽诱导分化中,1.0 mg/L NAA+1.5 mg/L 6-BA最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过高浓度的6-BA时,不定芽生长较弱,不利于根分化及移栽.在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IBA和赤霉素更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根分化的过程中,高浓度的NAA抑制根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15.
植物内生菌及其宿主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近几年被人们广泛关注.文章对植物内生菌的宿主植物种类进行系统的阐述,现已经报道并倍受关注的宿主植物分布在77科153个属中,共有190种植物,并对分离出的内生菌分类以及其次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以及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一株白芨内生真菌Ilyonectria robust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和4个已知化合物.通过UV、IR、NMR、MS等多种波谱手段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utyl((S)-5-oxopyrrolidine-...  相似文献   

17.
徐峰 《科技咨询导报》2012,(12):224-225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摇床水平对柑橘内生菌YS4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8.0,接种量12%,种龄8h,摇床转速150r/min。  相似文献   

18.
从水稻植株中分离的内生成团泛菌YS19可以分泌4种激素类物质,分别是生长素(IAA)、细胞脱落酸(ABA)、赤霉素(GA 4 )和细胞分裂素(CTK).其中,细胞分裂素有3种,即异戊烯腺嘌呤(iP)、玉米素核苷(ZR)和二氢玉米素核苷(HDZR).在水稻籽粒灌浆时期喷施YS19菌液后,观察到水稻内生成团泛菌可以调控光合产物在旗叶(源)、穗(库)中的分配,在水稻籽粒乳熟初期喷施YS19菌液对库的建成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水稻籽粒乳熟后期则具有抑制作用,其原因与YS19菌株产生的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微生物,它们常常和植物共生,对于植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植物内生菌在农业生产上作为一种农药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血三七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和饱和水溶液进行包合,以挥发油提取量和挥发油的包合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药材的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挥发油和β-环糊精β-CYD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环糊精和水的比例对挥发油包合效果的影响.优选出了血三七胶囊中血三七叶中挥发油最佳的提取和包合工艺.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成粗粉,加6倍量的水,浸泡1h后,再提取6h为最佳提取工艺;优选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5(mL∶g),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为1∶12(g∶mL);在40℃下,包合2h.优选的提取工艺提油率高;包合工艺可制得稳定的分子间包合物,且挥发油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