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百合花》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小说使用的是外聚焦叙事法,叙述者“我”在结构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叙事视角也新颖独特,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尽。  相似文献   

2.
普实克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成果,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并在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者功能的对比中,展示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过程。在主观主义及个人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叙事视角从中国古典小说的说书人全知视角向第一人称叙事及限知视角转变。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功能从串联社会生活变为叙述自我主体,叙事者开始成为小说的表现对象。并且,中国现代小说作家通过"不可靠叙事"使叙事者与作者或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相疏离,改变了文学革命之前叙事者多与作者或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相重合的状况,体现出叙事手法的多样性。另外,通过典型性处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更为深广的象征意义,利于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元小说尤其是黑色幽默元小说,通过运用"作者出面"等叙事策略,颠覆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传统,充分揭示了文学的虚构本质。这虽然是富有实验创新精神的作家们为延续文学鲜活生命力的自觉努力,但是因为其对叙事成规的过度破坏,也使得多数元小说成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对其叙事策略的研究,既有利于对后现代文学的理解,也有益于探索未来小说创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压迫、反抗与"胜利"--解读美国短篇小说《黄色墙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墙纸》是女性批评家重新发掘的最著名的女性主义文本之一。尽管小说多角度地展现了叙事者在男权社会背景下所忍受的压迫以及她对男权权威的反抗,但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唤起读者对叙事者产生的同情和怜悯,而在于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叙事者不挠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阐释,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婛、塔贝和叙事者“我”依次是作者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再现。  相似文献   

6.
黄丽霏 《科技信息》2012,(12):169-170
本文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名作《地狱变》的叙事者入手,分析了叙事者叙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叙事者角色的设定和作品主题表现的关系。笔者分析得出《地狱变》的叙事有主观性、叙事角度二重性和作者观点隐而不显三个特点,作者选取这样的叙事法目的在于在刻画人物时"虚"、"实"结合,弱化配角形象,强化主角个性,从而达到突出"艺术至上主义"的悲剧性这一小说主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元小说"一词以来,欧美作家对此颇有剖析,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认可了元小说贯穿小说历史,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实践创作中,美国当代元小说更是着重于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等主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元小说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小说中的"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是文体学中重要的概念,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体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突出”语言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突出”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当中,但它在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突出”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突出”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小说中的表现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保健食品被删除出草案,一度引来业界恐慌,保健食品成为“黑户”的说法亦喧嚣尘上。但随后,保健食品监管者药监局就出面澄清,“保健食品不可能成为黑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花腔》是新历史小说的新突破,重点分析了小说中个人的命运和小说的叙事策略,前者从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工具性与目的性,后者从多个叙事者叙事、肢解故事、“史料的引用”、开放的语义场等具体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反讽,是周作人散文中一种独特的诗学命题。通过对《前门遇马队记》的细读,分析作者、读者、叙述者在情感与价值逻辑上的距离,考察反讽产生的诗学途径,并进一步阐释抽绎其内在形态与含蕴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2.
《幽灵作家》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菲利普·罗斯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分析其元小说特征,指出叙述者利用想象实现视角越界,进行叙述操纵是为自己塑造一个陷入艺术和生活矛盾张力中的影子,表达了对小说和现实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孔乙己》叙述说法不一的情况,我们认为《孔乙己》作为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本,其中小伙计“我”必然包含两个自我,即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真正的叙述应为叙述自我,而且是可靠的。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本体现出的对孩子的关注意识和作强烈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同情女性的经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处处呈现出男权传统的性别化规约。出生下层的女性身体的发展路线其实由两种力量趋动:其一是一种病态的下层女子对青年知识男性肉体的疯狂渴望;其二是这种肉欲的渴望又附着了上层贵妇人对浪漫爱情的虚拟想象。充斥着传统性相观念的男性隐含作者,不自觉地以一个女性叙述人、引诱者的名义,敷设了一个维护既定性别秩序的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吐温对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视角的选择以及哈克视角与小说人物性格,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的关系,评述了作者对哈克视角的成功运用对小说成为马克·吐温颠峰之作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足球课中增加"球感"练习课时对基本技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足球教学中,通过增加"球感"练习课时对基本技术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球感"练习课时,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快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足球比赛能力,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不仅是一部史学名,同时也是以辞见长的优秀学作品,在我国古代学发展中外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作在谋篇布局时善于巧妙地蕴伏笔于记言和叙事中,并 通过占卜、梦境和天象、童谣等方式在前中埋下伏笔,前伏后应,用以 预示社会变化、时事动态以及个人命运的发展,使得整部作品脉络清晰、结构谨严,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多元函数极限的一种求法"[1]一文把多元函数极限的判断及求法转化为一元函数极限的判断及求法。给出了定理及相应的推论,并给予了证明。但其定理和推论的(1)都是错误的。为防止对读者造成误导,特予指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诸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乡地区,出现了日益增多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的积极影响表现为对外来人口容纳所起的社会减震器作用和对本地村民转型所起的社会保障作用,消极影响表现为脏乱差的物质形态带来了安全隐患、破坏了城市形象,村民寄生型的精神状态导致自甘堕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混乱的社会治安的外部效应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激化了与周边地区的矛盾。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对城中村问题的反思主要从"快速城市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与"效率和公平"两个角度展开,认为目前城市化应该小步快走,不应该大步前进,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对城中村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通过牺牲公平来获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