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尝试从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遥感数据、核算参数数据对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现状进行核算,阐述其空间分布格局,并对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同时对河北省区域尺度的沿海碳汇研究数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本文采用遥感观测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的面积、碳储量、固碳量和固碳价值进行了调查。结论如下:河北省现有的沿海碳汇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沧州地区。总的碳储量约在2.23×106 t~49.63×106 t之间,其中盐沼碳储量超过50%;从行政区划角度分析,唐山市碳储量最大,其次为沧州和秦皇岛。海岸带碳汇碳封存量均值为6.38×104 t/a,盐沼湿地碳封存量达到4.12×104 t/a,占比64.58%。海岸带碳汇年固碳价值为0.121×108 USD/a,其中盐沼湿地固碳价值最高。通过比较分析,三种碳汇生境固碳能力规律如下:盐沼>海草床>河口。土地利用变化、蓝碳生态系统与海水养殖的不协调发展、生物入侵、富营养化是影响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的重要因素。最后就河北省海...  相似文献   

2.
介绍球形MCM-41和球形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通过XRD、N2吸附-脱附、SEM和TEM 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具有与经典方法合成的样品相似的特征参数,合成的球形MCM-41和球形SBA-15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 107 m2·g-1和583 m2·g-1,比孔容分别为0.69 cm3·g-1和1.27 cm3·g-1,平均孔径分别为2.5 nm和7.4 nm;合成的MCM-41和SBA-15均具有很好的球形外貌;湿磨基本上不影响MCM-41的球形外貌,而SBA-15的球形外貌却很容易被破坏;合成的球形SBA-15颗粒尺寸大,需经过湿磨才能观测到其内部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退耕还林(草)背景下黄土高原不同坡度退耕地的固碳效应及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坡度碳储量的变化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方法】基于2000—2020年黄土高原固碳数据和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近20年黄土高原固碳量的时空变化,以及不同坡度退耕地的碳汇效应。【结果】2000—2020年黄土高原固碳量前期增幅较大,后期增幅较平缓,固碳量变化与森林覆盖面的走向基本一致,呈现南高北低的现象;2000—2015年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耕地显著减少,林、草地覆盖率增长至56.42%,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固碳量呈增加态势,林地单位面积上固碳量最多;此外,坡度15°~25°林地单位面积上固碳量最大,约716.93 g/m2,8°~15°草地的单位面积固碳量最大,约748.65 g/m2。【结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碳汇效应,不同坡度林、草地的固碳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缓坡度地带草地固碳能力最强,中高坡度地带林地固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CO2匮缺与低风速是温室存在的普遍现象,即使在温室通风状态下也不例外。在温室通风时,为减少CO2逸散、提高CO2利用效率,采用零浓度差CO2施肥法同时进行室内送风,并对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内番茄冠层净光合速率、CO2利用效率、番茄冠层蒸腾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太阳辐射强度从383.5 W·m-2增加到940.1 W·m-2时,试验温室番茄冠层净光合速率从1.9 g·m-2·h-1升高到5.3 g·m-2·h-1,比对照温室番茄冠层净光合速率高出1.3~1.6 倍;而试验温室番茄冠层蒸腾速率从0.17kg·m-2·h-1升高到0.56 kg·m-2·h-1,比对照温室番茄冠层蒸腾速率高出1.2~1.4 倍;CO2利用效率近似于1。研究表明,在温室通风状态下采用零浓度差CO2施肥法同时进行室内送风是设施栽培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公司完成了2×600 MW燃煤机组布袋除尘器改造为低低温电除尘器,实现了超低排放,通过协同优化三相电源低低温电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同步实现SO2和颗粒物的超低排放,针对本燃煤机组工况特点以及原布袋除尘器本体大小,通过对电除尘器本体选型、流场优化、三相电源等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完成布袋除尘器改造电除尘器。结果表明:在电除尘器比集尘面积为83.5 m2/(m3·s)、入口烟尘质量浓度为35.8 g/m3的条件下,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总质量浓度在9.93~14.69 mg/m3,其中PM2.5排放质量浓度不高于1.58 mg/m3。三相电源低低温电除尘集成湿法脱硫可满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焦作市PM2.5及其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数据,分析了观测期间焦作市PM2.5化学组分特征及潜在源。结果显示:1)焦作市PM2.5主要由NO3-、NH4+、SO42-、OC(Organic Carbon,有机碳)和EC(Elemental Carbon,元素碳)组成,观测期间平均浓度分别为30.26μg/m3、17.86μg/m3、16.47μg/m3、17.44μg/m3和4.27μg/m3,在PM2.5中占比75.1%;2)焦作市冬季污染天NO2和SO2的二次转化程度更高且OC和EC的来源更为相似;3)本地源是焦作市冬季PM2.5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周...  相似文献   

7.
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了污损生物麦秆虫Caprella sp.在不同温度时的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排泄特征.活性磷酸盐和氨氮的排泄率分别可表示为0.019 1W-0.236 81.065T和0.009 8W-0.077 01.120 1T.2种营养盐的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体重增加而降低.低于10.0 ℃,活性磷酸盐排泄会受低温的限制;在15.0,20.0 ℃,活性磷酸盐的排泄率分别是3.566 5 和4.892 6 μg·g-1·h-1;麦秆虫附着的养殖设施在夏、秋季节对水体活性磷酸盐的贡献可达14 565.17和1 635.94 mg·m-2.在0,5.0,10.0,15.0,20.0 ℃,氨氮排泄率分别为0.009 3,0.059 3,1.148 4,2.143 4,2.782 7 μg·g-1·h-1;麦秆虫附着的养殖设施在夏、秋季节对水体氨氮的贡献可达到8 283.93,1 302.05 mg·m-2.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洪泽湖水位夏低冬高的独特水文特点对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简称碳通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涡度相关及土壤水热监测系统,对洪泽湖湿地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3 a(2016—2018年)的观测,分析月尺度上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洪泽湖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的NEE值具有明显“V”形变化曲线,白天表现为碳吸收,夜间表现为碳释放,日均碳汇时间为10 h;②研究期间各旬NEE值在2018年的2月上旬最高(7.117 g/m2),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的7月中旬(-212.256 g/m2);3年间年均NEE值为-1 413.403 g/m2;③在洪泽湖开闸时期(5—8月)水位低,土壤含水率和风速是影响NEE的主要因素,关闸时期(9月至翌年4月)水位高,NEE主要受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影响。【结论】夏季对洪泽湖开闸放水,有利于河湖交汇区杨树生长及碳汇增加,冬季蓄水地下水位抬高,对杨树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开沟筑垄来消除,进而有利于区域杨树人工林全年碳汇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页岩气作为一种资源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原地成藏”的特征,其储层致密、开采难度大、气井投产后“初产高,递减快,长期低产”的特点明显。综述了全球页岩气的储量、开发技术及意义,介绍了目前中国页岩气的开发现状。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地质资源量134.42×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25.08×1012 m3,“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是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基本模式,目前在长宁-威远、昭通和涪陵3个南方海相页岩气示范区实现了初步规模开发,已经具备了年产气97亿m3的生产能力。分析表明,合理高效地开发页岩气,对于缓解中国能源供需矛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强国际天然气定价影响力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年观测研究,南海CO2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南海海盆是大气CO2的弱源区,年均海-气CO2通量为2.1±0.3 mmol·m-2·d-1;而南海北部陆架是碳汇区,年均CO2通量为-2.2±3.5 mmol·m-2·d-1;南海总体上每年向大气释放的碳量为1330万±1880万t。由于南海位于陆地-大洋交界带,存在多个界面过程,根据物质交换发生的不同界面,可将南海海盆和北部陆架视为大洋主控型边缘海(OceMar)和河流主控型陆架海(RiOMar)。这两类系统分别接受大洋和河流输入的外源无机碳和营养盐,经由一系列动力过程进入真光层后同时被生物消耗,无机碳和营养盐之间的“竞争”最终决定CO2源汇格局。在南海海盆,无机碳相对过剩,部分以CO2形式向大气释放,即为源;而在南海北部陆架,无机碳相对不足,系统需从大气补充CO2,即为汇。南海碳循环机理及其框架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其他陆架边缘海系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用于Web服务合成过程建模的不确定性事件代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服务合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Web服务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Web服务合成过程模型用以描述Web服务合成中各服务组件应该满足的语义约束信息,是自动服务发现及合成的基础.以事件代数作为支撑理论,旨在为Web服务合成过程建模提供一种支持语义表示及推理的形式化方法.针对Web服务合成的特点及合成过程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首先基于统计学习的思想对传统事件代数进行不确定性扩展,给出Web服务不确定事件代数(WSUEA)的定义、操作及语义,进而对服务合成中的顺序、分支及并行等基本情形分别给出其WSUEA表达式、以及相应的概率计算方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考虑重子八重态{n,p,Λ,Σ-,Σ0+-0}, 研究了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对超子星转变密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考虑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 当xρΣ分别取2,1,2/3时, 超子星的转变密度逐渐降低; 当重子数密度取为超子星转变密度时, Λ和Ξ-超子对超子星转变密度贡献最大, 二者之和约占总超子数的80%;  Ξ-超子的数量随xρΣ的减小而降低,  Λ超子的数量分别占总超子数的34.2%,35.8%和33.8%.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适当的测试函数,估计单位球空间S~(n+p)(n≥3)中n维闭的k-极值子流形(k≥1)M~n上Schrdinger型算子L=-Δ-k(2-1/p)(S-nH~2)的第一特征值的上界,并基于特征值给出子流形M~n的特征,其中H和S分别为M~n的平均曲率和第二基本型模长平方,Δ为M~n上的Laplace算子.  相似文献   

14.
应用算子论方法研究Banach空间X中p(1i}i∈I, 定义了有界线性算子Tf: X*→lp, 建立了从全体p阶Bessel列组成的Banach空间BpX(I)到算子空间B(X*,lp)上的等距线性同构α: f→Tf, 并给出了p阶Bessel列的扰动定理.  相似文献   

15.
刻画具有完全正则的广义圈乘半群的环. 证明了环R
有一个广义圈乘半群R是群之并当且仅当R同构于一个Morita context M
(S,T,U,V)的由E11诱导的广义圈乘半群, 其中S是广义根环, T是强正则环,
VU=0, 并且对于S的任意幂等元e, 都有eU=Ve=0.  相似文献   

16.
用单位球面的球调和分解方法, 得到一类带变量核的奇异积分算子T与相应的伴随算子T*、 伪伴随算子T#及其分数次微分算子Dγ在加权Morrey-Herz空间上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17.
设(Mr,T)是一个带有光滑对合T的r维光滑闭流形,考虑当对合的不动点集为F=RP1 (2m) ∪RP2 (2m) ∪RP(2n+1)(m≥1)时对合的协边分类.通过构造合适的对称多项式和计算示性数,证明了若r >2m +2n +2,则每个以F为不动点集的对合(Mr,T)协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环的广义多项式恒等式理论研究满足一定微分恒等式的环. 证明了: 设R是特征不为2的素环, L是R的非中心Lie理想, d是R上的导子,
如果对任意的u,v,w∈L, 有ul(d(v) ° v)mwn=0, 其中l,m,n是固定的正整数, 则d=0.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非限域单体和水环境下亮氨酸(Leu)分子的手性转变机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各极值点的结构,绘制水环境下Leu分子的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水环境下S型Leu分子手性C原子上的H原子以羧基上的O原子为桥梁,转移至手性C原子的另一侧,实现了从S型到R型Leu分子的手性转变;水环境下该路径有4个中间体和5个过渡态,来源于第一个过渡态TS1-S-Leu1H_2O-1的最大反应能垒为57.235 9kJ/mol,单体Leu分子手性转变第一个过渡态TS1-S-Leu的最大反应能垒为145.452 7kJ/mol.即单个水分子作为H转移桥梁可降低反应能垒.  相似文献   

20.
运用活动标架法和Bochner技巧, 研究复射影空间CP(n+p)/2中拟全实极小子流形曲率与几何特征的关系, 得到了截面曲率和Ricci曲率的刚性定理. 证明了: 若Mn的截面曲率处处不小于(n+3)/2(n+1)或Ricci曲率处处不小于n+1-3p/n+12p/n2(n≥4), 3n/4+2(n≤4), 则p=n,M=R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