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促使北极航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北极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并对沿线国家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和可达性理论分析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北极航线开通促使部分节点中心度上升,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北极航线开通促进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的提升,国家间联系逐渐密切;同时北极航线开通后绝大部分西欧国家可达性水平较高,而东北亚国家的可达性水平较低,但东北亚国家可达性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北极航线经济圈相关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为依据,确定其经贸合作网络,基于非对称QRE模型,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作为关键影响变量纳入到北极航线经济圈的经贸合作博弈中来,深入分析自我对支付的敏感度、关于他国对支付敏感度的信念、初始合作者比例、邻居国家的奖励、国际舆论的社会压力对合作的影响,得出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制约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结论,并讨论了促进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优化我国机场群航线网络发展布局,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四大世界级机场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机场群航线客运网络模型,测度航线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指标、中心性指标以及机场群成员间相似系数。结果表明:四大机场群航线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特征;网络中心化程度较高,具有紧密集中趋势,机场间航线分配不均匀,通达性差异大,枢纽机场控制作用突出;长三角机场群成员间航线同质化特征显著,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机场群。  相似文献   

4.
北极海冰的持续融化使得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不断改善,这将对全球海上贸易模式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北极航线经济贸易圈内的国家影响更甚.为探究北极航线的使用对其经济贸易圈内国家的宏观经济影响,该研究运用了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定量评估了北极航线的潜在经济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北极航线带来交通距离的缩短将对多数国家的实际GDP具有积极影响;2)北极航线的使用将不仅可以改善北极航线经济圈内的各国居民福利和贸易条件,也将显著地提升世界其他国家的居民福利和贸易条件;3)北极航线将为其经济贸易圈内国家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效应;4)北极航线经济贸易圈内国家间的到岸价格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其中自然资源、谷物与作物的到岸价格下降最为显著;5)北极航线的使用将为其经济贸易圈内的国家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增进圈内国家间的经贸联系.  相似文献   

5.
将复杂网络分析应用于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发现:在中观层面通过加权优化极值算法和粗粒化过程,得到反映“中心外围”结构的三类国家;而在微观层面根据网络节点中心性所列的国家排名显示,国际农产品贸易是封闭的、非均衡的且向多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此外,还利用改进后的靴襻渗流模型评估了双边贸易关系遭到破坏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传播.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从宏观整体层面分析开源设计网络特征的做法,以某开源设计任务的方案胜出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洞的四项指标对其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协作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方案胜出者在结构洞指标上具有共性,大部分胜出者具备较多的结构洞结构。在协作特征方面,方案胜出者与其邻接节点的协作性质分为"贡献型"、"交互型"、"独立型"三类,其中交互型最能利用开源设计群集智能的特点,提高设计任务的成功率;但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贡献型对社区中的群集智能利用程度中等;但利用效率最高。独立型的利用程度最低。进一步通过对其他十个任务中方案胜出者的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方案胜出者具备较多结构洞结构这一结论也适用于社区中其他任务;(2)在具备较多结构洞结构的方案提出者中,交互型的比例大大超过了贡献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识别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将结构洞理论拓展到模糊社会网络领域,通过计算每个影响因素占据模糊结构洞的个数来判别其重要性.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技术创新的98个影响因素为行动者,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模糊关系,建立模糊技术创新网络.针对模糊社会网络,提出了模糊结构洞的概念,研究了行动者占据模糊结构洞个数的计算方法和模糊结构洞的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模糊技术创新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排在前1~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研究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产业集群程度,其占据模糊结构洞的个数分别为129,85,21,21和21.模糊技术创新网络的这5个影响因素是其他因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枢纽和中介,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北极航线通航问题,对北极航线的航行技术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盲数模型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确定了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安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盲数理论用于航线通航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可行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区域层级的航线网络特征与演变,以汉莎航空和瑞安航空在欧盟区域内的航线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航空公司角度构建航线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不仅对同一航空公司不同时期的网络结构变化进行纵向对比,而且对不同航司之间的网络特征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两家航空公司的运营性质不同导致航线网络的发展变化上有明显差异,航线网络的度分布均服从幂律分布,无标度特性显著,机场覆盖范围都在扩大,相比之下瑞安航空的航线数和机场平均度更高,且注重提高对机场的使用率,而汉莎航空的紧密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都明显高于瑞安航空,个别枢纽机场对整个网络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陆上油气储量的日渐衰减和北冰洋海冰的不断消融,越来越多的国家着手对北极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以北极地区的LNG运输为研究对象,考虑过度分配造成的海运运输航线的拥堵,利用BRP函数产生拥堵成本,以运输成本,拥堵成本及风险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LNG运输航线的交通分配模型.从全部需求量同时分配的角度,以中国政府为决策主体,由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以及北极东北航线构成的海运网络,利用Frank-Wolfe算法进行求解,并用CPLEX软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未来将分担北极资源运出运量36%左右.在油价的下调和苏伊士运河高额通行费用的影响下,好望角航线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将分担全部运量的28%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区域联合发展之前,必须对其内部差异进行充分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计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的威廉森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对武汉城市圈近10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序分析,研究其内部的差异程度和变化过程;用经济区位商分析其内部经济格局的动态变化.发现近10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经历了差异拉大——缩小——再拉大的过程,现处于总体差异继续扩大,两极化分异更趋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从物理学借鉴到经济学的空间、场概念及其理论,正逐步发展成经济空间、经济场理论,问题在于,只有完全弄清空间、场在物理关系体系中的切实作用,才能在研究经济关系时准确、有效地使用它们,探索经济空间、经济场理论目的是剖析现实经济问题,弄清“拿来”理论与剖析现实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量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技术讨论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出口、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主要结论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是引起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中亚五国的经济环境和对外经贸交往的特点,河南省根据自身省情可以以大开发为背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该地区发展经贸合作,在劳务、旅游贸易、农业、油气开发、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与联邦德国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提出浙江省在对外经济和科技合作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建立中介机构的必要性,中对我国和德国经贸、科技合作的情况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将和谐经济理论引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系统中,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合作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进一步增强合作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目前划分城市经济区的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加权Voronoi图几何性质的独特性、在空间分割上的合理性以及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可行性,试图将其应用于城市体系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城市断裂点理论的性质,并应用加权Voronoi图对其扩展,发现了包括传统断裂点在内的城市吸引范围的理论上的准确边界,提出了“断裂弧”的概念.通过构建两种不同形式的加权Voronoi图,提出了确定区域中心城市和划分城市经济区的新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权理论深入分析了长吉图农村合作经济产权制度及其演化,认为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以及理顺土地产权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从而为推进区域性农村合作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提升合作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