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拖网渔业作为东海区主要的捕捞作业方式,对浙江目前大多数拖网渔船正在使用的大网目单船底拖网进行网具优化试验,设计了调整长周比、上下纲长度比、网身全长比的三因子正交试验,选出较好的配合型式(验证网)进行水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在2.5~3.5 kn拖速下,验证网的能耗系数相对最小、扫海面积最大、网口垂直扩张高度优势明显。采用高强度聚乙烯网线的拖网和普通聚乙烯网线的拖网相比较,网线材料方面可以节约34%左右,产值方面提高35%左右,从投入产出来看,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搭建单船中层拖网系统仿真平台,通过在航海模拟器平台上加入渔船运动模型、拖网曳纲和网板模型及网具系统模型,建立单船中层拖网系统的水动力模型,并利用三维图形引擎OSG(Open Scene Graph)实现渔捞模块三维可视化.整个拖网仿真平台包括教练员站、GMDSS通信单元、海图机单元、雷达单元、综合信息显示、渔捞模块等.平台测试表明,仿真效果和实时性满足模拟器视景系统的要求,系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拖网网袖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侧重对拖网网袖的力学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揭示出网袖网衣对整顶拖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供拖网设计者作理论参考。作者认为,增大网袖网目、减少网袖网衣用量或采用无袖结构,均能明显地降低整顶拖网的水阻力。适当缩短网袖长度可有效地提高网口垂直扩张高度。在外海及远洋作业中,若按实验结果改进网袖设计,以推进网具大型化实现轻网快拖捕捞中上层快速游泳鱼类。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对柔性网板实现网口扩张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就一典型单拖网具提出了配置柔性网板的设计方案。通过水槽模型试验,获得了柔性网板拖网的水平扩张及网具受力方面的实验数据,并就柔性网板的实用性提出了看法,以期为从事渔具渔法研究和海洋捕捞生产的同行们提供在单拖渔具改革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飞  黄国樑  邓德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6):1055-1058,1063
为分析拖缆和海底的相互作用,研究了水下拖缆和海底有接触时的运动响应.首先,基于集中质量法给出了三维非均匀拖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其次,将海底视为三维不规则连续的刚性曲面,其中海底对拖揽的作用力包括法向反作用力和切向摩擦阻力两部分,并计入了带速着底时的冲击响应,藉此考虑了它们对拖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由仿真计算给出拖揽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响应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阻力和冲击对拖揽动力学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疏目拖网在我市推广后,对促进上层鱼开发起到了很大作用。但1993年从山东引进的网具,网身狭小,阻力较小,比较适宜于马跤的捕捞,而对东海区始、鱼等集群性较大的鱼类捕捞,往往因网身过小,鱼类落袋困难,从而影响产量。因此,我们对原疏目拖网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改善网型、优化网具、船网匹配,提高捕捞效率。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网模进行了水池实验,并与原疏目拖网的网模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本试验以改革后网具,即60目x5m和46目x8m的无天井齐口疏目拖网网具为主。为了进行对比,选取…  相似文献   

7.
桁杆虾拖网作业是东海区海洋捕捞中的主要作业方式。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虾拖网的主要构件桁杆、叉纲进行理论力学分析,从而求得桁杆所受的弯矩、剪力、轴力及叉纲的拉力,桁杆与虾拖网下纲相连的吊纲和上纲网片对桁杆的张力。还进一步探索了弯矩和剪力沿桁杆的分布规律,最大拖速时桁杆所受最大拉压应力情况。为今后虾拖网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双船底拖网是目前我国海洋渔业中主要的生产作业方式,作业时渔船通过曳纲曳引网具,搞清楚曳纲的形状和张力,并提出适当的计算和设计方法,显然和配置网具、渔船乃至渔获效率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是根据东、黄海区作业的双船底拖网渔轮的生产特点,从曳纲进行力学分析着手,建立曳纲在运动时的微分方程,并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解。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海油气田水下生产运输设施设计需要,专门研制了一种针对海底以上10~20 m的底流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底流观测系统。研制过程中通过对系统受力分析和姿态计算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在保证计算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系统设计计算过程。已在南海北部陆坡区1 300 m深海域应用该系统完成2次观测任务,获取了高质量的底层海流数据,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对钢丝索流体动力性能的测试,过去大多是在风洞中进行,本文中所述的实验是根据生产中拖网曳纲的特点,将目前双船拖网中用的钢丝索曳纲在循环水槽内进行水动力性能的测试,测试是在流速矢量不正好处于钢丝索原来所在的铅垂平面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实验所求得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分别用统计学的方法归纳成数学公式,同时将这些公式与有关文献中所记载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渤海某项目受环境因素制约,海底电缆铺设要求深埋达到3.5 m。由于原有的海底电缆的埋设工艺和设备只能满足常规的1.5 m埋深,不能满足该项目的需求。通过研发改进铺缆设备、完善铺缆工艺,成功完成了3.5 m埋深的海底电缆工程,填补了国内深埋海缆施工技术空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海底电缆深埋技术开创了海底电缆海上施工的新思路,为未来的海缆深埋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镇城底矿8~#煤层顶板两带发育高度情况,以28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三下采煤规程》中的相关经验公式对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两带高度进行预计,利用FLAC~(3D)计算机软件模拟井下施工过程中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应用井下仰孔压水试验法实际探测工作面的两带发育高度。通过三种方法的综合比对分析,确定镇城底矿28107工作面垮落带发育高度范围为15.90~20.95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范围为53.82~58.85 m,对该矿防治水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宽幅公路沥青路面力学响应,以指导该区域宽幅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路基填挖形式及高度选择。将基于欧拉描述的大变形固结理论应用于冻土融化固结分析,研究融沉作用下路基高度、路面结构形式、宽度、厚度及模量对宽幅公路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多目标规划理念,提出以沥青层底拉应变及路表差异沉降量综合最小为目标的力学响应综合评价指标P,用以评价路面综合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随路表差异沉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倒装式、半刚性及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则随其呈线性增大趋势;融沉作用下,ATB-25层底横向拉应变小于不考虑冻土融沉作用时;年均气温为-3.5℃、-4.5℃时,半刚性底基层横向拉应力显著大于不考虑冻土融沉作用时;P均值随路面宽度增大而增大,且22.5m时增大最显著;填方路基P均值随填方高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高度为1m时最大,2m时最小,此后逐渐增大;挖方路基P均值随挖方高度增大而增大,高度为1m时最小,2m时显著增大。从路面力学响应角度,建议多年冻土区宽幅公路应尽量减小路面宽度,不宜大于17.5m;路基填方高度不宜小于2m,挖方高度宜为1m以下;对于年均气温-3.5℃、-4.5℃地区,路面结构形式宜选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PPTA纤维(芳纶1414)高速纺丝新工艺。着重从纺丝速度、纺丝拉伸比、空气层高度、凝固条件及新型纺丝装置对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以纺速为400m/min,空气层高度为12mm,剧烈的凝固条件及较高的拉伸倍数等条件下进行纺丝,这些条件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若提高纺速并施加张力销将可进一步增加纤维的拉伸模量。实践表明:较短的纺丝管和适当的稳流层高度对纤维的成形及增加纺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搅拌槽中的固液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转速下固液相的分布规律,并得到固体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转速。结果表明,对于平直叶涡轮式搅拌器,当安装高度为100 mm时,随着涡轮式搅拌器转速的逐渐增大,槽底的中心沉积区逐渐减小,固体颗粒在300 r/min的转速下达到完全离底悬浮;对于斜叶涡轮式搅拌器,固体颗粒在250 r/min的转速下达到完全离底悬浮。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认为CFD方法能够较好地还原搅拌过程。此外,通过改变搅拌器叶片的角度以及搅拌器的安装位置,明确了斜叶涡轮式搅拌器更适合固液混合体系,并且在安装高度为直径的0.5~0.8倍时,能够在较低的临界转速下,使固体颗粒达到完全离底悬浮,明显降低搅拌功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中山西环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进行了桩径和扩径比对扩底桩工程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扩径比(D/d)为1.5~2.5、桩径为1.2~1.6 m时,桩体尺寸对其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明显,随着桩径或扩径比的增加,竖向承载力提升幅度较大;当扩径比为1.5~2.0、桩径为1.2~1.6 m时,桩体尺寸对扩底桩抗拔承载性能影响较大;当扩径比为1.0~2.0、桩径为1.0~1.4 m时,扩底桩桩顶沉降变化较快。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深海重力活塞取样器取样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取样器冲击取样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软件对取样管下落接触海底沉积物表面的冲击取样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海底沉积物的坡度、取样管壁厚、取样器自由下落高度、取样器配重以及海底沉积物类型对深海重力活塞取样器取样管冲击应力的影响,为深海重力活塞取样器取样管的稳定性分析、评估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姜信安 《科技资讯》2007,(32):70-71
在底框抗震设计时,应注意楼房的总层数、总高度、底层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问题,对剪力墙的布置要"均匀、对称、周边、分散",对开洞口的剪力墙在结构计算输入时,要根据开洞率的大小确定输入方式,通过构造措施调整刚度比;侧移刚度比小于1.0时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对底框结构还要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海域进行的春季定点底拖网调查,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南黄海低营养层次鱼类中的代表性种类,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和赤鼻稜鳀(Thrissa kammalensis)摄食的食物组成、相似指数及二者对食物竞争的激烈程度.结果显示:1)>900 μm浮游动物、500~900 μm浮游动物和仔稚鱼3种饵料为南黄海鳀鱼和赤鼻稜鳀的主要摄食对象;2)二者所摄食的食物组成高度相似,相似指数为65.97%;3)在81~100 mm叉长组内的食物平均重叠系数为97.95%,101~105 mm内为77.96%,116~120 mm内为7.28%,表明南黄海鳀鱼与赤鼻稜鳀在一定环境下对食物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非接触磁应力检测已在各类型管道进行有效应用,但由于管道沿线埋深不同,管道沿线磁检测结果受提离高度影响不能准确反映管道应力异常情况。基于中缅长输管道4处开挖管段的非接触磁应力检测数据,确定了非接触磁应力检测的有效检测范围。在有效范围内,根据8组现场X80天然气管道磁感应强度随提离高度变化的检测数据,拟合得到了管道本体和环焊缝处磁梯度模量和检测高度的量化关系公式。采用量化关系公式,将某开挖管段0.8 m处磁感应强度检测数据统一转化到1.0 m高度下,转化后磁感应强度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两者误差小于10%。后续非接触磁检测可采用拟合的定量关系公式统一不同检测高度的磁梯度模量数据,克服非接触磁应力检测沿线检测高度不一致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