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养老思想和制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精华值得我们保留并且传承下去,同时也有不尽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加以批判,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形成谈起,论述其发展的历程,总结分析其利弊,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是研究漏刻随刻改箭之最重要文献,自清人黄丕烈以来,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宋代,而其价值亦为今人所忽视。该书附有珍贵的25支漏箭图,序言记载了几漏的制作缘起,漏壶的保养,以及长期被前人忽略的问题——漏刻连续计时的运作方式。漏刻之随刻改箭,依据历书所载昼夜长短数值,据此证明该书参照《授时历》,当成书于元代,作者孙逢吉为浙江人士。  相似文献   

3.
4.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规程,又叫仕进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自三代到明清,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供今人借鉴,亦可从中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三、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5.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规程,又叫仕进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自三代到明清,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供今人借鉴,亦可从中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三、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7.
牟莹 《科技信息》2012,(24):243-243,245
中国古代结婚制度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分析和探究我国古代结婚制度的历史演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古代男女间社会关系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在研制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试验台时选用合适的制冷量作为设计参数,可降低量热器漏热量,以提高试验台测试精度。经过试验验证,理论和实际测量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开口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开口箭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获得开口箭挥发油成分,运用GC-MS联用仪检测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通过计算机检索,参照NBS图谱,GC-MS联用仪检测出29种成分.开口箭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烃的衍生物、烃和甾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则是隋唐以来中国的一个创造。它从肇始至废除历经1300年,为隋唐以来的中国封建王朝提供了大量具有良好的儒学素养的高素质后备官员,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一制度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文章通过对科举考试发展演变历程的追溯,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影响,指出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采矿方法选择的优化系统,构造与建立了采矿方法库和采矿方法优选决策系统库。系统总结了现行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采矿方法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建立优选数学模型,以实现采矿方法选择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哲学认为,在“混沌”或“太一”中创生了阴阳,衍生出天地万物。老子与孔子形成天道观的时候,都受到了远古历法的影响。古代流行的盖天说与浑天说都受到远古六龙历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六龙历也是《周易》形成的天学背景。立足于古代地心说的左旋说与右旋说的争论,涉及到唯物主义经验论导向的历学家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导向的儒学家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足球起源甚早,唐代开始的马球竞赛也曾盛极一时,球赛时球场上都有音乐伴奏,伴奏的乐器主要是鼓.鼓乐是古代的重要器乐,有振奋士气,激励进取的作用.古代许多具有军事性的体育竞赛,如拔河、龙舟竞渡、相扑,也都有鼓乐助威.汉代另一种表演性足球,伴奏的乐器除鼓之外还有吹奏乐,到了宋代便是鼓和笛.汉乐府中的鞠歌,是球场边的伴唱,唐宋时是七言诗,元曲中有套曲.《事林广记》中有一首《圆里圆》套曲,是以足球“隐语”写成,词意轻薄,只能在球场边唱给踢球子弟听.由古代球场音乐及伴唱可见古代体育场上的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异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缠足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缠足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几百年,而最初只是一种人体妆饰。当缠足使女性在精神上、心理上乃至肉体上受到伤害的时候,缠足不再包含审美的情趣,而逐渐成为一种封建陋俗。由于男尊女卑等原因,缠足在中国历史时弥久,直到建国后,才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5.
古代锡汞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是中国先民认识最早的几种金属之一,汞在春秋时期也开始使用,但锡汞齐最早大概于战国时期出现.炼丹术兴起以后,锡汞齐得到炼丹家较多研究与应用,被用于制造药银、炼制轻粉与粉霜、磨镜等用途.除此之外,锡汞齐还被用于医学补牙、手工业焊补铜器等.  相似文献   

16.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方寸”不是指心,而是指面积小,可知宗炳的话不是关于心物关系而是关于绘画透视的议论;张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关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最具有辩证色彩的观点,它与西方的歌德遥相呼应;画与诗,中国古代画论多倾向于论述二者的共性,而西方理论界侧重于分析二者的差异;庄子的“解衣般礴”说是关于艺术创作心境的卓越见解,这一见解对后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古代中国的衣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的衣料,主要为皮革、麻布和绢帛三种。最早被古人穿用的是动物的毛皮;紧接着,古人又发明了利用植物的内皮纤维纺纱织布;最近在五千多年前,古人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礼仪是发生在世俗世界的神圣叙事,在仪式的背后,隐匿着潜在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礼仪中的神灵观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按照神话思维建构的关于时空、关于世界构成及宇宙秩序是礼仪当中存在的秩序法则的原型;礼仪中的崇尚古朴、报本反始是回归神圣的需要。统治者和权力话语集团倚重仪式并利用其中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来为等级分层和既定秩序服务,并根据现实需要适时地对其作出修补变通,甚至人为地将祖先、历史、行为、物件等等对象神圣化,以达到使自己的统治变得神圣、变得合法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它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自秦始皇统一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两千多年里,“大一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乡村是国家的细胞,是王权是否巩固的基础。同时,乡村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为了维系王权,封建国家采取“官民共治”的形式,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从而实现“摄取乡村资源”和“降低治理成本”的统一。而“官民共治理”的“乡里制度”是乡村治理的政治基础,它直接决定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以血缘为前提的有限自治。本文追溯了乡里制度和官民共治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乡村政治文化特点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赎刑最本源的意思是指犯人缴纳一定数量的财产而赎免其刑罚.它作为一种刑罚替代方式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虽然对赎刑制度存废的争论古已有之,但是赎刑制度在中国古代法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其具有的价值光芒仍然值得当代借鉴.为避免赎刑制度造成“贫富异刑”,需要对其进行平等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