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支持与合作。同时,大量存在于中国与东盟边境地区的跨界民族,对该地区的社会稳定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跨界民族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外交中的关系,给中国外交以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此时,在《世界知识》的年终研讨会上,我用一个"反"字总结东南亚形势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年度特点,意为去年的整体形势在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发展。今年的特别之处是在于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起点:一方面是东盟成立50周年,迈入下一个50年。另一方面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整体好转,并且从中共十八大后的对东南亚外交转进到十九大后的对东南亚外交。因此,从较长时段来观察今年的东南亚形势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人们普遍对中国—东盟的经贸关系持乐观态度。中国—东盟的经济贸易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处在较低的经贸水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与东盟各国发展经贸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应该采取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关系,与东盟各国发展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跨国地方关系的发展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基于现实动力与基础条件分析,中国—东盟地方关系发展也有其可行性。中国-东盟发展地方政府关系对于推动国家关系发展、解决跨国公共事务、提升地方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东盟跨国地方关系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但现实中的制约因素仍不可忽视。为此,需要在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机制等方面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正逐步转变成一种稳定、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现阶段,客观、系统的研究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理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调整方向,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研究体系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浅析东盟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地处前往中国的战略要冲,所以无论从传统安全还是从非传统安全来看,东盟都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门户;在经济上,东盟不但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还在中国创建属于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和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外交上看,东盟在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拓展中国的国际影响,从而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8月16日,中国与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三次高官会在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两份重要文件,即"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此次会议是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7月12日出炉后中国与东盟的一次重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未来关系趋向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围绕着南海问题及南海仲裁案,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东南亚疫情的发展,各国的应对也随之改变,影响了政策稳定性,导致企业投资出现不确定性。相应地,各机构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预测也做出了调整。当前,东盟已经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从经济和外交层面看,应重点关注东盟地区。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因此,我们既需要逐步跟踪分析地区经济增长态势,也需要据此分析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走势。  相似文献   

9.
亚太经济崛起中的一个突出动向是东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1 994年是东盟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东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举措:一是调整与各大国的关系,开展平衡外交,并进一步突出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举办东盟地区论坛,构筑亚太安全框架。突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三是扩大自身组织,提出“东南亚十国共同体”构想,突出东盟的国际地位;四是推动“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突出东盟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这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2009年东盟提出加快内部的互联互通以来,我国顺势把加强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支持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作为提高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度和经济一体化水平、夯实中国与东盟关系基础的重要途径,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也成为每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面时必谈的话题之一。中国在2009年设立了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以支持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的几年里,中国  相似文献   

11.
贾庆国 《世界知识》2014,(18):22-23
<正>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任以后,在外交上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从建构新兴大国关系到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从拓展"一路一带"的倡议到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强调"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主张到"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正像有人描述的,中国外交好像也在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这些新的理念既体现出了崛起中的中国对理想世界的思考,也反映出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外部世界关系出现深刻变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与东盟组织和国家正共同打造双方合作的"钻石十年"。如何顺应地区形势和彼此内部发展状态的变化,提升互利合作的水平,排除矛盾分歧的干扰,更好地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融合,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思考的问题。2016年6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世界知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一期周边外交重大问题交流活  相似文献   

13.
<正>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1月7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助力中国—东盟共同打造今后合作的"钻石十年"和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作为战略伙伴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个年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过去的十年是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十年树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新的一年来临,双方将携手开创"钻石合作新十年"。  相似文献   

14.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20~23日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11月21日下午,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说,中国和东盟关系超越双边范畴,日益成为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方始终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将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山水相连,有着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联合体,有了东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就有了"双轨":一是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关系,二是与东盟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位和处理得好,对发展双方的关系至关重要。二战后,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双方的关系都经历了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之所以能与东盟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是战后日本施展各种外交手段和策略的结果:首先通过战争赔偿和直接投资,打开东南亚市场,缓和与东盟的关系;其次以经济援助为武器,稳定日本经济市场,使东盟成为其提高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助选区”;再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东盟政策;以文化外交为手段,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与社会联系,使东盟成为其提高国际政治影响的“后院”;日本还积极参加国际政治与安全方面的合作,使东盟成为其谋求政治大国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张洁 《世界知识》2021,(3):66-67
2021年1月11日~1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访东南亚四国,围绕抗疫合作与复苏经济两大核心议题展开多轮对话,取得丰硕成果。此行正值三个关键性时间点,即中国—东盟战略对话关系逢"而立之年"、美国新政府上任在即以及新冠疫情再次出现反弹。四个国家、两大议题、三个时间点——这种"4+2+3"的组合折射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性。而中国外交则日益以多层次、多手段精细化应对。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一直努力通过深化双边的经济合作,改善双方之间的政治与安全关系。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双方的经贸合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安全领域也开展了功能性合作,尤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南海问题上的对话也在向前推进。但是两者之间的安全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相反东盟对中国在安全方面的疑虑还有所上升。东盟在经济上相对依赖中国、在安全问题上严重依赖美国的二  相似文献   

19.
<正>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建立三年多来,在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等流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乃至中国周边外交的新亮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湄公河国家是东盟重要组成部分,澜湄合作不仅有效平衡了东盟内部发展水平,也有力推动了次区域的多层次、高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澜湄合作见微知著地反映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不断深入的态势,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乌克兰危机久拖未决、西方经济制裁一再延续的背景下,俄罗斯不断拓展"东方外交",以使其突围脱困。2016年,普京政府利用中国进一步崛起和美国战略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东方外交。其在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深化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加快开启对日战略缓和,并谋划着新一轮俄美关系"重启"。东方外交增加了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回旋余地,使俄在承受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