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3,(10):21-21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这么冷的地方有生物吗?这儿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丛灌木,但这儿有苔藓、地衣、菌类,还有开着黄花的南极发草和开着红花的厚叶石竹等。然而,使这块大陆显得生气勃勃的则是这儿的动物世界。早在18世纪,西方探险家就已经发现浩瀚的南极海面上生活着一种小虾,后经生物学家鉴定,命名为南极磷虾。磷虾是南极动物的食物,是南极海洋生物链中  相似文献   

2.
前沿     
<正>中国南极科考队刷新海上最南科考纪录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日前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这是"雪龙"号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多国科学家认为,罗斯海保留着地球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是最有可能揭示南极生命史的地方,更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全球影响的天然理想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1979年以来,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国家海洋和大气协会的南极生态系统研究部的海洋生物学家韦恩·特里维尔皮斯(Wayne Trivelpiece)和他的妻子苏珊,每年都冒着寒冷的气温和平均40km/h的风速,追踪考察南极帽带企鹅(chinstrap penguin)和(上接第191页)研究表明,磷虾的大小是一致的,这暗示着经过数年只有极少数的变得成熟的磷虾可供企鹅食用。卫星数据表明在海冰萎缩的区域磷虾数量随之下降。韦恩.特里维尔皮斯说:看着企鹅的减少越来越严重,最终找出其中的相关性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特里维尔皮斯认为企鹅种群的萎缩是由于企鹅宝宝的死亡。当它们的父母只顾自己去觅食而离开它们时,年幼的企鹅忐忑不安,但为寻找越来越少的磷虾只好冒险跳入海中。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企鹅宝宝很难遇到磷虾,也不知道如何捕获它们。几年中,回来的年幼企鹅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50%下降到只有10%。相比较,巴布亚企鹅(Gentoopenguin)在觅食途中带着年幼企鹅,因而它们的数量下降得没这么严重。弗雷泽说,全球变暖对地球上物种的危害,企鹅是首当其冲。他说:如果过去35年中我们观察到的变化仅仅是发生在地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洋精灵:南极磷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30日,为了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我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智利圣地亚哥,于12月3日与大队人马汇合,4日立骂南下至世界南国边城——蓬塔阿雷纳斯,当日即转空军航班直达乔治王岛。在我们到达南极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让人牵挂与揪心的事,那就是先期到达的我的德国博士生西莫娜10天前就发电子邮件报告说:11月中旬开始,这一带接连发现大量磷虾被海浪冲积上岸,不知何故。所以,一到长城站我就立即沿南海岸往北,踏着冰岔,一路“咔嚓”,所到之处,只见磷虾如血染长滩,惨不忍睹。南极磷虾在南极海洋生态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位,这一环出了问题,可能预示着海洋环境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南极磷虾的研究工作,小小的南极磷虾与我结下了近20年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3,(3):30-30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迄今最长寿的生物,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海洋中的海绵,寿命长达1万多年。此前,人们发现了的寿命最长的生物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生物的进化历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均起源于海洋。海洋不但占据了地球71%的表面积,而且提供了99%的生物可栖息的地方。也许正是由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的原因,历经千万年已经站在生物"进化树"上最顶端的人类,对大海的憧憬和向往仍深深地镌刻在基因里。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上,是海洋和山脉阻隔了物种的迁徙和蔓延,设想一下,如果生物间的地理障碍突然间全部消失,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那肯定是一个纷繁复杂、混乱不堪的世界.事实上,这正是我们正在进入的世界,或者说这样的世界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是一种红色的小虾,它在动物分类中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磷虾在世界各海都有分布,但种类不同。在南极水域的磷虾有11种之多,但数量最多个体最大的一种称之为南极大磷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南极磷虾。它的成年个体通常长5—6厘米,呈半透明的红色,喜欢群居,而且属于嗜冷水性动物。大  相似文献   

9.
牛乐耕 《科学之友》1997,(10):16-16
磷虾同企鹅一样,都是南极的象征。磷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种类约有80余种,其中少数种类属深海磷虾科,多数种类能发光,在其眼柄上和第二、第七对胸足基部有发光器,磷虾体型较小,体长一般10毫米~20毫米,较大的南极磷虾(又称超型磷虾)体长70毫  相似文献   

10.
<正>极者,顶也。本指屋栋的顶点,有顶端、最高点之意。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一片神奇大陆,遥远、神秘,为皑皑冰雪所覆盖,充满着自然的野性,吸引着人类好奇的目光。南极是平均海拔最高、淡水储量最丰富、蕴藏矿物最多样的大陆;磷虾、海豹、企鹅、鲸鱼,在那片海域自由游弋,世代栖息繁衍;冰架、冰山、冰河,构建了千年不化的白色王国,编织着冰洁世界的神话。南极,从来不缺少刺激探索者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三极"指的是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暖正给地球三极地区的环境和生物带来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天气的科学家也许在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突破。他们确信: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并影响到地球的未来。他们也确信:如果他们不和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一些从不同方面研究地球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去探索地球作为一个大气、海洋、地质和生物联合体是怎样运行的话,他们将不能够了解这种变化的发生,或去预测它们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辽阔的地球上,生存着另一种人们一般看不到的微生物大家族,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然而,其中一些微生物的出现,却让世人迷惑难解,惊恐不已。三年前,南极科考人员在南极永久冻土带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致命病毒,目前在地球上尚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对这种病毒具有免疫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加剧,一旦这种病毒复苏扩散,地球上将没有哪种生物可以幸免于难。这是美国科学家于2003年1月发出的警告。据悉,地球温室效应导致南极冰川融化,以前人们担心的仅仅是海平面会上升,淹没许多陆地,但美国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根本不需要等…  相似文献   

14.
诱人的南极磷虾磷虾主要分布在南大洋季节性的冰带,密集区多出现在陆波、冰缘和不同水系的交汇带。如接近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大西洋区沿南设得兰群岛──象岛──南奥克尼群岛──南桑德维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地带,是目前磷虾渔业的主要渔场。此外,中国南极中山站以西的...  相似文献   

15.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立广 《自然杂志》2006,28(3):150-154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是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这两个新兴科学前沿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是在第四纪全新世地质学和生态地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以粪土层为过去生态环境信息的载体,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微观的生物地球化学记录来探索极地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主题,并区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艘经过改装的“迷你型’潜水艇在南极 洲海冰的边缘地带执行考察任务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数量巨大的有“南极海域天然食品储藏库”之称的磷虾群。磷虾大都喜成群结队浮游于海面,但此次发现 的虾群聚集于深海,且数量巨大。两者矛盾的原因到底是气候变迁导致磷虾习性上的改变还是以前认识上的误差,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孙立广 《科学》2006,58(4):17-21
900年前,诗人苏东坡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在地球科学家的眼中:浪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类的活动、南极企鹅、海豹的活动都在自然界留下了蛛丝马迹。寻找破译这些历史遗存的密码.恢复生命活动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关联的历史记录,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将为人类抉择自己今天和未来的行为提供理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海冰不断融化,冰山刮擦南极洲海床的频率正在显著增加。这种割擦将会摧毁生活在海面500m以下的动植物。这是第一次有科学家研究沭山刮擦作用与冬季海冰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说,尽管这种现象确实为海洋动物鱼造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但太多刮擦可能会改交重要物种的分布,影响生活在南极海域生物奇弋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7,(11):2-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在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假如有人间你,与人类前途命运最息息相关的动物是什么?想必你不太可能想到是企鹅。企鹅是地球生物的幸存者,它以顽强的毅力与智慧已经在超级严寒中繁衍生息了几千万年!"小企鹅,生南极,一年四季穿黑衣。"对许多人而言,虽然与南极相距甚远,但企鹅身披黑白羽毛摇摇晃晃行走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大陆上的可爱画面,却早已随着童谣深植于我们心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