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20
近年来,离子液体是全新的绿色溶剂体系被称为"未来的绿色设计者溶剂"。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相平衡等热力学数据缺乏。叙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的相平衡,总结了这些混合物相行为的基本热力学规律以及对萃取分离过程的指导作用。结合研究工作,概述了相平衡与离子液体的关系,意在为离子液体的应用提供信息和数据。同时,对离子液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研究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某些性质也可以进行调节,同时,它形成的纳米聚集体微环境能够增溶某些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2],所以,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在纳米材料制备、分离科学、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 相似文献
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4-78
基于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平衡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提出了"动态参数"模拟的概念,以体系在298.2K、308.2K和323.2K温度下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神经网络关联模型,经比较,其精度优于文献中的Othmer-Tobias/Bancroft方程.此外,模型对实验数据的依赖性较弱,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对体系相平衡组成进行直接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正>微乳液是由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均一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在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分离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2],尤其是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性质也可以进行调控,比如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利用热、光、pH值以及磁性的变化来调节其某些性质的变化,使这些离子液体相关体系具有某种特殊的用途.磁性离子液体(Magnetic Ionic Liquids,MIL)就 相似文献
5.
<正>离子液体双水相是Rogers等[1]在200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双水相体系.与传统的双水相相比,离子液体双水相具有粘度低、分相快、不易乳化、萃取效率高,离子液体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从而受到学术和工业界的重视.然而,文献中所使用的离子液体均为咪唑类、吡啶类离子液体,这些离子液体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因此设计合成生物相容性离子液体成为当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苯-乙醇-水体系汽液和液液相平衡综合分析研究,对乙醇脱水恒沸蒸馏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流程组织、进料和馏出物板位置确定、分层回流温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生产、设计的改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基于[C4mim]Br/K3C6H5O7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平衡的特征,提出了"子网络"的概念和"实验数据放大适当倍数"的策略,将体系在278.15 K、298.15 K和318.15 K温度下的相平衡数据分为训练和检验样本,建立了相应的神经网络数据模型.模型对实验测量的依赖性较低,且计算精度优于文献中的Setschenowtype方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体系的相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拟合季膦类、咪唑类离子液体中无限稀释的苯和醇类等溶质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离子液体中[TRP][BF4]等7种新主基团的UNIFAC(universal functional activity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基于该参数,预测了乙醇和甲醇在离子液体[EMIM][ES]和[BMIM][C5H12O6S]中的气液相平衡,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之间吻合较好,这表明本文中仅使用无限稀释溶液活度系数回归出的UNIFAC模型参数仍然是可靠的。最后,对4种离子液体在甲苯/苯-乙醇/甲醇体系中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筛选,发现[BMIM][C5H12O6S]在甲苯/苯-醇类体系的萃取选择性最高,达到15: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