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海的蓝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境内,海拔1503米,面积11.46万亩。为完成《高原湖泊本底调查及保护利用》课题,我们于1984年4月—1985年1月,对程海的藻类植物以及湖水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程海的生态环境、藻类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其它云南高原湖泊迥然不同,蓝藻数量巨大,资源极为丰富。 藻类标本及水样是按季节、定点,分层采集。鉴定出藻类植物125种及变种,其中硅藻  相似文献   

2.
巢湖周年先后共出现浮游藻类27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8门85属。依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动,均以绿藻门的属,种最多,其次为蓝藻、硅藻,而金藻、黄藻、隐藻、甲藻均极少;从种群数量分析,除冬季外,则均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占巢湖浮游藻类年平均总数的99.58%,其中微囊藻和鱼腥藻是引起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常见群落.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共有9门、11纲、22目、31科、59属、11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4种生态类群和8个常见藻类群落.主要类群中以绿藻门最多,共计49种,占保护区藻类总种数的4 1.2%;其次是硅藻门,31种(含1变种)占26.1%;再次是蓝藻门,22种(含1个变型)占18.5%.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藻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蓝藻水华现象在城市湖库中普遍存在,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实验通过采取沈阳市北陵公园北运河、荷花湖、大湖三个湖的水样作为对比,模拟蓝藻生长条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培养蓝藻,主要探讨不同氮磷含量对蓝藻形成速度的影响,以及蓝藻水华爆发后,氮磷、COD、pH和浊度的变化;同时采用硅藻土复合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除藻实验,通过观察及测定上清液叶绿素含量和浊度,探讨不同投加方式(搅拌、加滤纸、加PET无纺布)对蓝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含量相对较高的北运河在15天后最先长出蓝藻,其次为荷花湖20天,大湖26天.蓝藻水华后,氮磷含量下降,COD、pH和浊度升高.当硅藻土投加量为40 mg/L,PAC为15 mg/L时,搅拌方式蓝藻絮凝效果最快,3小时开始絮凝沉降.加滤纸和PET无纺布18小时开始有明显絮凝沉降效果,且蓝藻附着在滤纸和PET无纺布下部.搅拌处理后的水体叶绿素含量和浊度降低程度略优于加滤纸和无纺布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人工湖的浮游藻类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湖中的固体污染物、人群活动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湖共有浮游藻类植物37 属,隶属于7 个门,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 13 属35 种,占该湖浮游藻类总属数的35.14%;蓝藻门(Cyanophyta)有10属15种,占总属数的27.03%;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 属占16.22%;黄藻门(Xanthophyta)有4 属,占10.81%,绿藻和蓝藻类是人工湖中的主要优势藻类.按照浮游植物组成特点划分,两个人工湖均属于绿藻-蓝藻型湖泊,多样性指数(Margalef)显示,整个湖区已处于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 两湖持续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最初的设计不当导致湖水自净能力差,且周边植物的大量落叶在水中分解导致水体营养过剩造成的. 建议通过防渗整修、 有规律地轮换湖水、湖岸浅水区建立人工湿地及在湖中投放人工浮岛等措施,来降低或彻底改变人工湖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6.
以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人工湖为对象,对湖中的浮游藻类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湖中的固体污染物、人群活动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湖共有浮游藻类植物37属,隶属于7个门,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13属35种,占该湖浮游藻类总属数的35.14%;蓝藻门(Cyanophyta)有10属15种,占总属数的27·03%;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属占16·22%;黄藻门(Xanthophyta)有4属,占10.81%,绿藻和蓝藻类是人工湖中的主要优势藻类.按照浮游植物组成特点划分,2个人工湖均属于绿藻-蓝藻型湖泊,多样性指数(Margalef)显示,整个湖区已处于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分析了导致人工湖富营养化的原因.建议通过防渗整修、有规律地轮换湖水、湖岸浅水区建立人工湿地及在湖中投放人工浮岛等措施,来降低或彻底改变人工湖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7.
宁夏鹤泉湖浮湖植物现状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除冰封期外 ) ,对宁夏永宁鹤泉湖浮游植物及水化学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采得浮游植物 8门 10纲 16目 34科 5 8属 117种 4变种 ,其中绿藻门 2 5属 48种 1变种 ,硅藻门 16属 36种 3变种 ,蓝藻门 7属 17种 ,黄藻门和隐藻门最少 ,各 1属 2种 .优势种为硅藻、绿藻、蓝藻型 .鹤泉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均在 5月份 ,平均值分别为 2 774.7× 10 4 个 /L和 6 .5 99mg/L ;3月份细胞密度最小 ,平均值为 6 16 .6× 10 4 个 /L ;7月份生物量最小 ,平均值为 2 .5 5 6mg/L ;春、夏、秋三季COD均值为 15 .5mg/L ,溶解氧均值为 8.4mg/L ,总磷均值为 0 .0 36mg/L ,总氮均值为 1.2 2 2mg/L .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sindex)为 2 .6 13~ 4.2 0 2 .鹤泉湖水质在 1999年 8月 ,11月和 2 0 0 0年 3月为轻污染 ,其余各月清洁 ,属富营养化湖泊 .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运城硝池中的藻类植物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藻类6门,25科,50属,102种(包含两个变种).其中蓝藻门6科16属32种,绿藻门10科20属35种,硅藻门6科9属21种,裸藻门1科3属11种,隐藻门1科1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大部分为喜盐种类和随遇种类.优势种类多为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  相似文献   

9.
滇池的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于2001年9月~2002年7月对滇池水华蓝藻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中形成水华的是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tz.)和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Morr.).水华蓝藻总数为3 445 000~1 080 800 000 L-1,年平均为130 866 603 L-1,占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66.44%~90.66%.微囊藻属的数量为3 445 000~1 030 800 000 L-1,年平均为125 174 582 L-1,占浮游植物总数的35.69%~87.97%,是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单优势属.束丝藻属的数量为0~50 950 000 L-1,年平均为5 692 021 L-1,占浮游植物细胞总数的0.46%~30.75%.水华蓝藻数量的时空分布与微囊藻属一致,7月最高,1月最低;近岸带高于湖心,湖北部高于湖中部高于南部.束丝藻属的数量3月最高,1月最低;湖北部高于南部高于中部.微囊藻水华全年可见,束丝藻属仅在3月形成零星的小面积水华.  相似文献   

10.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藻类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百里杜鹃林2007年5月的藻类植物初步鉴定,共检出藻类植物61种(含变种及变型),分属4门,6纲,14目,24科,34属。其中蓝藻有30种,占总种数的44.12%,其次是硅藻,有22种占36.07%,表明百里杜鹃林藻类植物以蓝藻和硅藻的种类居多;水生环境中的种类以硅藻占多数,亚气生环境中以蓝藻种类占多数。但在树皮上形成优势种常为绿藻中的土生绿球藻。土生绿球藻、小球藻、颗粒粘球藻、铜绿粘球藻、瑞士色球藻等是构成地衣的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11.
红枫湖浮游植物分布(1995~1996)与水质污染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逐月采样,对红枫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季节变化、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藻商、绿藻指数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查清了红枫湖浮游植物的分布现状;选用生物指示法、藻类综合指数、绿藻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红枫湖已受到重污染,属蓝———绿藻型富营养湖泊。  相似文献   

12.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百花湖1995-4 ~1996-6  1 个水文年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对百花湖的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百花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绿—蓝藻型,细胞密度年平均47-62 ×106 个/L( 或个体数年平均22-55 ×106 个/L)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比1980 年增长23 倍。藻类综合指数为3-6 ~9-0 ,绿藻指数1-3 ~5-5 ,R.Marglef 多样性指数为0-91 ~2-06 ,Shannon -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0-587 ~1-221 ,均匀度指数为0-197 ~0-373 。各项藻类指标均指示百花湖已受到重污染,水体属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包河浮游植物群落调查,1987年共检出163种,分隶于67属、8门;藻总量年平均达42678.7×10~4个/升(细胞数,或个体数为38071.9×10~4个/升);以绿藻占绝对优势,在湖区各样点群落组成中均居各类群之首,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spp.)为优势种;其次为蓝藻,其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可为亚优势种。根据藻类数量、生物量及指示种评价,该水体已受到α—中度污染,属绿藻、蓝藻型α—富营养型湖泊,与理化指标评价结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并总结近年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做法和效果.经过近5年的持续努力,太湖水环境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蓝藻暴发减弱,湖体水质得到改善,湖泛基本消失.实践证明,目前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采取的控源治污、打捞蓝藻、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对于太湖这样的浅水型湖泊污染治理,控源是基本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生态清淤是有效措施,促进河湖良性互动是必要途径,正确把握湖泊的生命规律是重要课题;由于太湖污染的长期积累,太湖已形成的“藻型生境条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加之现有的入湖污染仍远超湖体允许的纳污能力,一旦温度、水流、光照等外部条件适宜,太湖蓝藻生态危害仍然可能大规模暴发,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5.
澄江抚仙湖藻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抚仙湖共有藻类植物7门,53属,66种,个体数量平均为87236个/L.群落结构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三门的种类数占全湖总数的76%,个体数为总量的90%.在对藻类种类、数量、叶绿素、初级生产力、生物量等进一步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藻类区系和种群数量方面对湖泊的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和预测,提出了防止富营养化的措施,对如何保护利用藻类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云台山蓝藻植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区──阳河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保护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蓝藻植物有3纲6目11科53属228种(含变种),有丰富的适钙蓝藻及岩溶蓝藻,蓝藻群落主要以石生群落为主,气生、亚气生种类居优,水生种类贫乏。  相似文献   

17.
蓝藻沼气发酵产甲烷潜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蓝藻——作为污染的产物和二次污染的始作俑者正越来越成为滇池污染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如果能够将这一污染物变废为宝,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加以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研究主要测定了将蓝藻用于沼气发酵的产甲烷潜力,结果表明:滇池蓝藻可以被用做沼气发酵原料加以利用,而且产气周期较长,产气稳定,经测定偈(总固体)产气率为345mL/g TS,VS(挥发份)产期率为366mL/g VS。  相似文献   

18.
程海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海底泥中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进行调查。方法:采集云南丽江程海底泥128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捕食线虫真菌7种: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多环单顶孢(Monacresporium polybrochum)、秀丽单顸孢(M.elegans)、奇妙单项孢(M.thaumasium)、云南单顶孢(M.yunnanense)、中间隔指孢(Dactylella intermedia)和云南隔指孢(D.yunnanensis),检出率分别为9%、5%、1%、6%、14%、4%和3%,其中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和云南单顶孢(M.yunnanense)为优势种。结论:程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种类较少,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水体氮素对藻类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铵(NH4NO3)对山西农业大学人工湖水样进行处理,研究水体氮素对藻类植物的影响,用血球计数板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处理过的水样的主要藻类的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测定,与未经处理过的水样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N浓度的升高,各种藻类的生产力先升后降,当TN浓度为500mg/L时生产力达到最高;小球藻是该实验水体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类,栅藻属数量最低;团藻属和小球藻属较硅藻属、栅藻属更能抵抗恶劣环境;实验所观察的4种藻类在TN:6000mg/L的状态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