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板栗产品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板栗加工中的褐变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板栗分级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板栗破壳新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的特点、实验装置和破壳工艺;阐述了板栗精深加工中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工艺,包括板栗脆片系列产品、低糖板栗果脯系列产品、板栗制蓉、五香板栗、板栗罐头系列产品、板栗奶饮品、天然全板栗饮料、板栗营养粉、板栗酒、板栗花精油、板栗花保健饮品、板栗壳提取色素等。最后对板栗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浅析屏山板栗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 《广东科技》2013,22(6):96-97
屏山街道国土面积308.04km2,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林业局的正确引导下,屏山街道大力发展板栗产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在板栗栽培和管理上取得了好的技术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然而,分户经营模式使屏山街道的板栗生产科技措施不全面,发展不均衡,全镇板栗生产存在面积大、产量低的现状。通过对屏山街道板栗栽培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导致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更换良种、改善水肥条件、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修剪等技术措施,为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促进板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板栗综合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mollisinma)属山毛榉科(Fagaceae),原产我国,既是一种重要木本粮食植物,又是一种广为人民喜食的坚果果品。其经济价值高在我国产区分布很广。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地区,如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均盛产板栗。尤其近年来。因其经济价值高,不少地区纷纷扩种板栗,仅江西省近来就扩种板栗30多万亩。然而由于板栗易霉烂变质、生虫而不耐保存。尽管世界上许多人对板栗保鲜作了大量研究,但致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不但降低了板栗利用率也限制了其经济价值提高。研究板栗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则是提高板栗利用率,增大板栗附加值,使其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的较佳途径。为此我们对板栗综合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板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板栗品种RAPD标记的标准程序,以及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为板栗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板栗品种鉴别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标准方法,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风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对板栗粉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色泽以及复水性的影响,并制定了2种板栗粉的营养标签.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有效地保存了板栗粉中的还原糖、总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板栗粉的色泽相对较浅,板栗风味也略淡,颗粒较细,适合添加到焙烤食品中.而当热风干燥参数选择60℃、8 h时,产品色泽浅黄,有板栗的特殊香气,也保存了大部分营养成分,适合添加到板栗风味食品中.2种方法制备的板栗粉属于蛋白质来源食物和低脂肪食品,均提供较高能量,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6.
冕宁县是板栗老产区,沙坝板栗享誉省内外,但板栗病虫害长期制约着板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挫伤了栗农发展板栗的积极性。课题组通过大量防治技术应用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1999,(11):31-31
板栗保鲜技术的研究,是省科委下达的“八五”攻关课题,1994年1月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国内文献的查新结果表明,该保鲜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板栗为高含水量(约50%)、高呼吸强度的果品。果熟正值高温多湿季节,极易失水风干,造成霉烂变质。国内每年因贮藏保鲜方法不当,有30%左右板栗毁于虫害、霉变,给板栗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板栗常温液膜保鲜技术,是根据板栗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研究出的高效液膜保鲜剂。该保鲜剂可控制板栗贮藏保鲜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抑制和杀灭霉菌,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衰老,抑制发芽,提高板栗保鲜的好果率,保持板栗原有的风味。 板栗经液膜保鲜剂处理后,常温贮藏保鲜150天,好果率达到91%以上。保鲜板栗品质符合FA/WHO规定的食品卫生标,  相似文献   

8.
No:99061 板栗奶粉及其 生产方法 本奶粉由板栗粉、奶粉、白砂糖组成,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板栗粉28%~38%,奶粉25%~35%,白砂糖30%~40%。其生产方法是:将板栗去掉硬皮后加压蒸去掉第二层皮,用恒温箱将板栗仁烤干后放入风机内去掉多余的软皮,将无皮的板栗仁放入打粉机内,搅碎成粉,将板栗粉、奶粉、白砂糖按比例混合搅拌,喷雾烘干即制得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板栗年产量超过 2亿公斤 ,属出口创汇额较高的干果产品之一。我国板栗的产量和品质 ,在世界食用栗中居首位。但由于板栗难以保鲜贮藏 ,每年损失量占板栗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板栗贮藏的特点为“怕热又怕冷 ,怕干又怕湿” ,贮存期间易出现腐烂、生虫、失水、发芽和品质劣变等问题。单项保鲜技术很难取得良好的保鲜效果 ,某些单项保鲜技术配合应用时又容易产生相互矛盾。目前 ,国内外尚无完善有效的板栗综合保鲜技术 ,生产上表现为板栗货架期短和损失严重。本项目系采用综合的技术方法解决板栗的保鲜问题。技术路线采用 60 Coγ射线辐…  相似文献   

10.
板栗加工褐变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板栗加工褐变机理及控制方法的研究状况。引起板栗褐变的原因包括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从酶促褐变的机理、氧化酶性质及其与底物的分布,分析了引起板栗酶促褐变的原因;而Maillard反应、抗坏血酸氧化、酚类物质的自动氧化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导致板栗非酶褐变,但焦糖化反应不是引起板栗非酶褐变的原因。分别从加热处理、降低pH值、加入化学物质等方面对抑制板栗加工褐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颗粒尺寸对板栗粉性质的影响,以京东板栗为材料,试验研究了超微粉碎后不同粒度板栗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板栗粉颗粒粒度的减小,其糊化温度、糊化液的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耐酸性降低,糊化液热稳定性、沉降性能和对蛋白发泡体系的持泡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该项目根据板栗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确定了板栗的冰点范围,提出了板栗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为保鲜贮藏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提出了抑制板栗萌发技术,确定了γ射线处理抑制萌发的最佳辐射剂量;提出了新型板栗低温冷藏工艺技术,确定了板栗低温冷藏的温度为-4℃~-2℃、相对湿度为93%~96%;提出板栗气调贮藏的O2和CO2浓度,为板栗气调贮藏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商品好果率提高5%~10%。  相似文献   

13.
豫南地区是河南省主要的板栗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板栗树结果大小年差异明显.通过对豫南板栗主产区进行调查,分析了引起板栗大小年发生的气候、土壤、品种、树体内部营养激素、栽培管理水平、病虫为害六大影响因素,并对板栗大小年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录了恩施州板栗病害15种,板栗虫害55种。其中湖北省尚未报导的板栗病害7种、板栗虫害47种。对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板栗矿质营养是板栗生长结实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当年板栗树体矿质营养的贮藏对于来年板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施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板栗矿质营养的贮藏;配方施肥+喷肥的施肥时最理想的增加板栗枝条N、P、K贮藏营养的方法。通过此研究对板栗合理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析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浩 《中国西部科技》2012,(5):54+45-54,45
本文阐述了板栗对环境的要求及特性和用途,介绍了板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苗期水肥管理、修枝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板栗种植丰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上甸子村一直以板栗生产为主导产业,其种植面积达2万亩,共有50万余株板栗树,人均板栗220株.而几年前,由于板栗收购市场混乱,一些公司收购条件苛刻,小商小贩压价、压级,致使农民对板栗生产失去信心,管理粗放,造成板栗生产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广东省阳山种苗场广大革命职工,为革命育苗,敢于实践,用板栗根代替砧木嫁接获得成功,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板栗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实践证明,板栗根接繁殖,除了具有一般嫁接法繁殖的生长快、提早结果、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等优点外,还有如下好处:(1)由于不用种子繁育,可以节省大量粮食,降低育苗成本。一亩板栗苗残留下来的根可繁殖八至九亩板栗嫁接苗,就可节约近两千斤板栗种;(2)扩大砧木来源,每株板栗苗出圃后残留下来的根可作五至十五条砧木之用,有利于无种源地区发展板栗生产;(3)由于根部组织比较松软,嫁接成活率比一般嫁接法高,同时可以在室内  相似文献   

19.
板栗在海拔1500-2800米之间适宜生长。选择良种育苗,用优良品种嫁接,采用4×5m、5×6m、塘深宽lm,表土回塘,对板栗苗进行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可以获得板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板栗病虫害是影响板栗丰产优质和制约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板栗主要病虫危害习性和防治技术探究,相信对汉中板栗科学健康发展有所帮助和借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